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学学习,历来讲究的是方法和策略,这主要是受学科特点所决定,如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系统性等鲜明特点,这些数学品质不仅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难度,也让其变得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等数学课程,很多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做题解题,而这样的“刷题模式”让很多人感到非常痛苦,究竟要做多少题才能学好数学呢?其实,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因为数学学习≠做题。

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直白,但很多人总是会绕进去,走不出来。因为解题做题,更多的是帮助大家理解消化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并不是说你多做题,就一定能提高分数。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感到疑问,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就是提高分数,这话没错,但并不是绝对。举个例子,每次考试结束之后,很多人总会感觉试卷上一些题目都事先做过,但在解题时总是想不到方法,甚至做错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在于平时训练的时候,只顾刷题,却忽视方法的积累。

简单地说,很多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只顾刷题,却对审题和解题反思毫不重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如果只单纯在乎解题的数量,不去考虑问题本身的所蕴含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不去反思命题者的出题思路,那么就会大大降低解题效率。

审题和理解题意是解题的第一步,完全弄清题干所给条件,读懂和准确把握所给的问题,必要时还要适当画出图形,结合相关知识定理和性质,形成题目脉络,从而达到准确解题的目的。

如数学学习是如此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我们更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把条理脉络弄得清清楚楚,形成知识网络,那么之后的学习只要顺着脉络去走,我们就很容易抓住整个数学学习节奏,从而实现成绩的进步。

俗话说的好: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

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 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

解题反思是对整个解题过程的反思,包括对题干理解的反思、解题涉及知识点的反思、解题思维程序的反思、解题结果表述的反思、解题所用方法规律和技巧的反思以及解题失误的反思等。

解题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解题学习的一般性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数学解题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从中达到解决一类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抓住解题反思这些重要学习环节,时间一久,慢慢的让自己的数学学习陷入“题海战术”之中,越陷越深,加上逻辑思维等能力没有得到很好锻炼,就影响了整个数学成绩的进步。

值得一提的就是一个人对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是有时效性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反思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就失去宝贵的思想方法训练机会,失去从学习反思上升到学习方法、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机会,这是教学和学习上的一种最大浪费。

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出现滑落,或暂时没取得进步,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础不扎实,基础不过关,如没有熟记知识定理,计算粗心大意等;二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欠缺,面对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就无从下手,大题成了失分重灾区,特别是一遇到压轴题就畏手畏脚等。

因此,面对数学学习,我们先要做的不是害怕,而是学会分析自己,对自身进行一个反思和总结,看看自己的薄弱环节究竟在哪里。

找到问题所在,你才能顺利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解决,这样你的数学成绩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要想学好数学,确实不容易,要想考出一个高分成绩,更加不容易。不过“不容易≠不可能”,关键在于看你如何对待怎么学,怎么做题,怎么反思等学习环节上面。

遇题不会,不要死磕题目,看看知识定理是否都清楚了;

成绩低落,不要心灰意冷,想想方法技巧是否都熟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