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项背肌筋膜炎作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一种,如今己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其定义为局部肌肉或筋膜因多种原因致损所产生的一种无菌性炎症。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主流医生才逐步对此类疾病有了相对明确的认知和系统的认识,并将此类肌筋膜疾病赋予了更多的名字,如: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纤维炎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项背肌筋膜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疼痛疾病之一,常常困扰着患者与医者

1、流行现状

项背肌筋膜炎的发生或可以伴有局部水肿、肌痉挛、液体渗出、双上肢麻木、项背部活动不利等表现,常常因肩胛区肌肉运动而伴随症状的加重乃至被动体位的发生。项背肌筋膜炎的概念虽于1942年,但此疾病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出现在诸多需要长期弯腰屈颈的工人身上。

而在电子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各类电子产品的需求与依赖与日俱增,这也导致了无论是在工作上,亦或是在生活中,人们保持低头屈颈的不良坐姿时间大大增加,也使得肌筋膜炎成为21世纪临床最为常见疼痛疾病之一,由于目前临床上对于项背肌筋膜炎的疗效不甚显著且易趋复发,常常困扰着患者与医者,这也使得对于该疾病的有效治疗的需求也逐日增加。

2、病因和发病机制

筋膜这一概念其涵盖面较广,通常是指广泛遍布于周身的结缔组织结构。位于肌肉表面的筋膜是肌筋膜,是一层薄薄的半透明致密物,其将骨骼肌组织裹束并与其构成一个整体,这样复杂的结构也决定了其容易劳损并产生炎症的特点,也导致了项背肌筋膜炎发生的普遍性。

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又称“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当前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学说。项背肌筋膜炎的原发因素包括局部的急性损伤后遗、慢性劳损以及全身性的一些未知因素三大部分组成。

这些因素导致了骨骼肌、筋膜、韧带、骨膜、脂肪垫等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而位于软组织骨骼附着处的神经末梢受到无菌性炎症反应的化学刺激从而形成疼痛感。疼痛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进一步激发反射性(保护性)肌痉挛,使得缺血坏死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导致更重的炎症反应。

但是较长时间的肌痉挛,导致肌肉和筋膜本身因供血不足和新陈代谢障碍,受损部位会因此发生粘连、挛缩,此时我们在皮下可以扪及索状物和筋结,并伴有压痛,常被称为为“激痛点”或“扳机点”,也可统称为阳性点,长期疼痛反复发作可以导致机体运动功能的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维持整体的平衡性,与患肌相对应的正常肌肉的肌纤维张力代偿性增高,待其失代偿后,便会引起肌肉的疼痛,且常会伴随周边组织的水肿、充血、局部缺血、乃至组织液渗出以及局部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导致局部组织及关节力线的改变。

现代医学认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以扳机点起病,引起患肌产生急性疼痛或慢性疼痛症状的一类疾病。当对此疾病进行解剖学研究时,常可以发现一些条带样分布的疼痛紧张带位于患肌肌腱与筋膜之上。

02

患者应该如何治疗疾病?非留体抗炎药可进一步对环氧化酶进行抑制

1、非甾体抗炎药

包括阿司匹林、扶他林、布洛芬、消炎痛、二氟尼柳、双水杨酯、舒林酸、痛灭定等,这类药品均有消炎镇痛退热的功效。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变细胞质分裂以及影响某些超氧化基团及其产物而产生作用,并且这类药物具有影响中性粒细胞的数目以及其粘附力、改变中性粒细胞细胞膜活力的作用。

且非留体抗炎药可以进一步对环氧化酶进行抑制,从而中断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中间介质的转变过程,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同时,前列腺素的产生常常来源于受损组织的水肿细胞,是引起机体痛觉的主要炎症介质。

所以简而言之,非留体抗炎药的作用机理是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阻止炎症的发生,进而削弱机体的疼痛感。但这类药物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最常见的就是会引起胃肠道溃疡、出血并且会延长出血时间,部分会引起肝肾及骨髓的毒性反应,甚至重者会出血低血压、休克的状况。

2、甾体抗炎药

包括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去炎松、可的松、氣化可的松、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等。留体抗炎药主要是在炎症开始发生时,如局部毛细血管开始出现扩张,出现有白细胞附着于血管壁之上,炎症细胞数量开始增加且释放出大量降解酶以及大量炎症介质,并伴有胞质分裂等病理现象的发生时,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

并且抑制纤维组织以及毛细血管增生,减少胶原的合成,以此来改变损害组织的修复和愈合速度;同时其将会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必须物质的新陈代谢产生影响,并并且改变机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同为甾体抗炎药,其之间作用也有所差异,在抗炎作用方面,地塞米松强于去炎松并更强于氢化可的松。但甾体抗炎药的毒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局部注射可以引起全身或者局部的并发症。

包括糖尿病病人暂时性的高血压及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以及骨坏死,局部并发症则可出现皮下脂肪的坏死、肌腱破裂、骨质溶解加速关节退变等。并且长期口服甾体抗炎药将会引起水电解质的紊乱、高血压、肌腱破裂、骨坏死、抑制儿童生长发育以及一系列消化道疾病。

3、肌肉松驰剂

肌肉松弛剂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根据其治疗方法分类为神经肌肉松弛制剂以及解痉剂。其中神经肌肉松弛制剂(苯二氮平类药物)主要透过干扰神经肌肉末端的神经传导,而解痉剂(氯唑沙宗)则用于减缓骨骼肌疼痛以及痉挛的症状。然而其中的一些药物具有成瘾性,长期服用会让患者产生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项背肌筋膜炎在临床上的物理治疗方法通常包括热疗、光疗、中低频电疗、理疗、牵引等方法。热疗通常采用热水袋、蜡袋进行治疗,其主要作用机理为减轻肌肉拘急收缩引起的疼痛。而中低频治疗仪是通过采用中低频电流,对神经肌肉产生刺激,加速深层组织周围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减少肌纤维组织间的肿胀,对于项背肌筋膜炎的急性疼痛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