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关于询问“成人高考专升本毕业之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登上了部分媒体热搜,教育部也作出了相关的回答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即,没有所谓的第一学历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是教育部第一次回应“第一学历”问题了,在2014年的时候,教育部就这一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答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学历称谓的由来

之前我们讲过,国家教育部官方并没有第一学历的说法,通常所说的学历,一般是指个人获得的最高学历或者最后的学历。

所谓的第一学历、第二学历是在经济计划时代下的产物,第一学历在人们观念中指第一教育局颁发的学历,是全日制的最高学历;相对的,第二学历是指非全日制的学历。如果非要强调第一、第二学历,那么小学、初中也可以说是第一学历。

在旧观念的时代,第一学历是“铁饭碗”,基本不用愁的,但在1999年教育改革扩招后,就没有第一学历的说法了,也就更没有必要区分,什么是第一学历,什么是第二学历了。

诚然,细心的人们也发现了,在2010年之前,教育部的一些通知或新闻中出现过“第一学历”的字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2010年之后,相关的通知或新闻中出现的“第一学历”字眼的更多是在互动类文章,即我们常说的咨询中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在社会上为什么还会流传有“第一学历”的说法,更多的是和相关的招聘条件上面显示出来,在企业招聘上尤其明显,尤其是那些名企,之前我们在《学历和能力哪个重要?》一文中也讲过: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不断地增加,企业很难通过一场简单的面试就筛选出合适的人选,因此企业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以供选择,为了更有效率获取人才,同时也为了减少相应的招聘成本,企业只能收缩招聘范围,从整体的角度考虑,学历就成了聚焦的对象,毕竟,优秀群体中出现优秀个人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

高学历更吃香

在之前教育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再有条件的地方,教师招聘的学历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也就是说,学历越高,在未来会越来越吃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看看当前的考公岗位,留给专科学历人群的 岗位真的不多了,且大多数都是比较偏远、比较累的岗位,而这些岗位除了专科学历的考生可以报考,本科层次的考生同样也可以报考,而专科学历层次的考试不能报考本科学历层次的岗位,可想而知,专科层次的考生如果想考公的话,其难度是很大的。

另外,各大企业招聘的时候更多的是以本科学历层次为主,专科学历早已不再吃香,现在的社会没有一本本科学历在手,很多工作工位你都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应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没有了第一、第二学历之分,意味着不论是全日制的毕业文凭还是非全日制的毕业文凭,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两者间的社会地位差距会缩小。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社会上一下子就能全部认可,因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学历、名校、全日制等光环在企事业招聘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同时,教育部强调: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不得发布“院校、学习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等(第一学历)歧视性信息,以歧视性招聘信息博取眼球的用人单位,应当有所处理。

既然没有了所谓的第一、第二学历以及全日制、非全日制和性别等限制应聘者,那么学历越高,往往会更吃香。照此看来,提升学历可以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绝对正确的倾向。本科学历比专科学历更吃得开,专科学历比高中及以下学历社会认可度更好,这是有目共睹的。既然无法再脱产回到学校读书,选择成人教育也会是你的一个好选项,在职后提升学历其实没有想象中困难。

很多人踏入社会后,基本没时间学习复习,更不可能说回去复读,然而现实社会很多又要求学历,这使得很多的社会在职人员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或和在职人士相关政策进行提升:

初中(含以下)、中专、高中学历毕业考生想要全日制大专学历的可以考虑下二元制、高职扩招、高职分类招考等政策;

初中(含以下)、中专、高中学历毕业考生无缘拿全日制大专学历的可以考虑自学考试、成考(函授)、网教等提升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科、本科学历想要提升到学历的可以考虑考研来获取相应的硕士文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