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文约2700字,浏览大约需要5分钟)

▲ 武汉江汉关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极简武汉建城史

有文献记载的城镇历史从东汉末年开始,吴黄武二年,孙权在武昌的黄鹄矶上修筑瞭望塔,后取名黄鹤楼,同期刘表部将黄祖在江对面的鲁山西北坡筑郤月城,建设了官船码头,在老鹦鹉洲修建军港。

隋朝在武昌设江夏县,在长江对岸鲁山城设汉阳县,分别为武昌和汉阳的县治所。

唐朝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所。

元朝至元十八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所。

明朝成化年间,汉口镇形成;嘉靖以后,武昌码头重地刘公洲渐遭江水冲没,为汉口汉水边的码头取代。汉口虽然出现最晚,但发展极速,到明末清初,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天下“四大名镇”。

春天的武汉东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请横屏观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何以未能成为中国古都?

武汉地处九省通衢,地理位置绝佳,但却从未成为中国的古都。

原来,武汉地处长江和汉水冲积平原,是古云梦泽的边缘。这里地势低洼,河网众多,江湖演变剧烈,洪涝灾害频繁,难守易攻。没有哪个城市像武汉一样,受江湖演变影响如此之大。

三镇成为统一城市仅有94年历史

武汉三镇长期分治,作为统一城市的武汉仅有94年的历史,在我国省会城市中算是“年轻”的。1927年初,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将汉口、武昌两市划为京兆区,武汉一时成为国民政府首都,从此才形成三镇一体的武汉市。

▲ 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汉阳设立湖北炼铁厂 图片来源:FOTOE

武昌源于鄂州

武昌古城是在宋、元时鄂州旧城的基础上于明初洪武年修建的,向蛇山(黄鹄山)两侧展开,南北向大约4里,东西向约3里,城区东起双峰山、长春观,西至黄鹄矶头临长江;南起鲇鱼套口,北至塘角下新河岸,大小与袁公堤范围时的汉口相当。武昌城外原有一道水面深阔的护城河,河围长达11千米,其西面濒临长江,城北面形态受到沙湖、汤逊湖等天然湖泊影响呈现不规则曲线形态,城市东南面受到蛇山等山脉的影响也呈现出不规则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湖广图经志书》中的武昌古城 制图/李浩

老汉口不一样

老汉口是顺应着汉水走向呈现出带状线性发展,其形态是“上狭下宽,形如卧帚,后无座山。”不像中国传统城市那样横平竖直、方向感极强,也没有“方九里,旁三门”传统城市形态,因此汉口人没有“东南西北”的方向感,房屋多是沿河沿江而做,不特别强调“坐北朝南”。市民多用“往上走”或“往下走”来表示方位,而这里的“上”、“下”代表的是汉水、长江的流向。

▲ 武汉户部巷小吃街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重点说说汉口

汉口的城市面貌是如何炼成的呢?时间要追溯到1466年。

1466年,汉水入江主河道改由汉阳郭茨口,经龟山北麓入长江,汉水将汉阳一分为二,北岸因是汉水入江之口,故称为“汉口”,从地理上与汉阳分离,但其行政上一直隶属于汉阳县管理。

由于汉口三面环水,不仅取水方便,而且汉水新水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刷,港深水阔,水流平缓,形成天然的避风港,往来长江和汉水的商船纷纷在此停泊。久而久之,四方的人口、货物逐渐在此汇集,但由于汉口三面环水,地势低洼,经常遭受洪水侵入,明清期间,先后有四次较大规模的堤防修建,每一次都给汉口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袁公堤造就了最繁华的汉正街

明崇祯八年,也即汉水改道169年以后,汉阳府通判袁焻组织民众从汉口硚口至民权路,修建了长约9里的堤防,后人称之为袁公堤。袁公堤修筑之后,人们开始在堤上居住,既安全,又方便取水和交通。袁公堤的修筑使汉口街市从汉水边向内陆纵深发展,堤内居民筑基建屋,逐渐形成从汉水到袁公堤“码头-河街(沿河大道)-(汉)正街-(大)夹街-(长)堤街”的南北向道路排列顺序,其中汉正街300多年来一直是汉口最繁华的街道。修建袁公堤时,因在堤外侧就近取土,形成了一道约两丈宽的沿堤濠沟,称为“玉带河”,跨越玉带河修建了31座石桥或者木桥,方便堤内外居民交通。从空间来看,汉正街像一条大鱼的“鱼骨”,而从桥道穿越街道、通向汉水的横街巷道就像“鱼刺”,从此,汉口沿汉水上游(窄)向下游河口(宽)发展起来。

▲ 三镇分治时的武汉(1890) 制图:李浩

汉口第一次成为有城墙的中国城市

清同治三年,为防卫捻军攻击,汉阳知府钟谦钧组织修筑了一道上起硚口,下至沙包(现在一元路附近),环抱汉口镇长约6.6 千米的城垣,名为汉口堡。这使汉口第一次与武昌、汉阳一样,成为有城墙保护的传统中国城市。汉口堡虽然是一道军事上的防线,但也是汉口免受水患之苦的屏障,具有抵挡来自府河和后湖方向的水患的功能。修建以后,堡内洼地逐渐被填为居民区,使汉口城区面积扩大了2.3倍,堡内城区面积超过汉阳和武昌,城区中心也逐渐从汉水边向沿长江边发展。

为了联系城内外的交通,汉口堡共开辟了玉带门、居仁门、由义门、循礼门、大智门、通济门在内的6个堡门以及东西两个便门,据《武汉文史资料》记载:“堡垣外处处是水,一到夏天水涨,就把城门关闭起来,不然,水就要流入城内,一关就是好几个月”,由此可见,汉口到了夏季几乎处于孤城的状态。

武汉汉口江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请横屏观看

江堤的修建,

让汉口汛期水位高于城市地面

1861年汉口开埠后,英、德、俄、法、日各国相继在汉口建立租界。由于老汉口都是在地势相对高些的汉水边发展,那里人口密集,租界只能选择低洼的长江边,当时那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地,经常遭受洪水的侵袭,因此,租界区建设的第一要务就是修建沿江堤防,也正是因为江堤的修建,使汉口汛期水位开始高于城市地面,使汛期防洪成为汉口必须面对的问题。

英租界最早修建沿江堤防,其他四国则集中于19世纪末分别修建,堤防和洋码头几乎同时修建,码头与租界区相辅相成。到1926年,汉口长江边的“洋码头”共有87座,从江汉关一直延伸到丹水池、谌家矶一带,汉口的码头文化也随之形成。租界区街道的建设不论是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远超老汉口,街区也仿照西方的街块(Block)式,整齐划一。汉口从地势相对高的汉水边向低洼的长江边发展,也使汉口的防洪形势日趋严峻。

张公堤拓展了汉口的空间

清光绪三十年八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治理水患组织修筑了后湖长堤,该堤东起汉口堤角,西至汉水边的舵落口,全长23 千米,堤高6 米,堤顶宽8 米,到1905年完工,因堤外环后湖,故当时称为“后湖堤”,后来为纪念张之洞改称“张公堤”。

张公堤的修建,使得汉口城区面积扩大了22倍,堤内湖泊面积逐渐幅萎缩或者消失。张公堤建成后,之前修建的汉口堡于1907年拆除,墙基改建成后城马路,即现在的中山大道,该马路很快成为汉口新的主干道。张公堤的修建,极大地拓展了汉口的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武汉堤防位置示意图 制图:李浩

武汉未来向何处去?

随着汉口空间的扩大,早年的袁公堤变成了现在的长堤街,汉口堡变成了现在的中山大道,卢汉铁路堤变成了现在的京汉大道,而张公堤则演变成武汉北三环线的一部分。

江汉朝宗是武汉的地理标签,修堤治水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当江堤也阻断了江湖联系,增加了防洪压力,影响了水环境。武汉应该适应江湖洲滩的演变,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和文化的传承。

▲ 武汉夜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文字编辑:任红 王旭辉

图片编辑:孙钰芳

栏花设计:崔玮

美编:熊鑫

来源:《中国三峡》202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