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由陈凯歌、徐克、林超贤联合执导的电影《长津湖》同日上映。据猫眼专业平台数据显示,《长津湖》首日票房破6亿,同时该片并得以打破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战争片单日票房纪录、中国影史国庆档影片首映日场次纪录等8项影史纪录,并登上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真的完全看不够!”“太震撼了!将近三个小时看得我太感动了!”“三位大导演通力合作,贡献了一部绝无仅有的作品。”“史诗级作品,历史战争片天花板,深度还原了抗美援朝东线战争场面,无论动作戏还是战争戏都是顶级制作……”综观观众的评价,演员演技、场景调度、特效,都得到了肯定。作为一部战争片,《长津湖》带来的远不止于视觉的震撼,更有精神上超越时空的共情。影片中血与火的画面,情与义的交融,无不在告诉观众英烈之伟大,和平之不易,当下幸福之难得。

从制作规模和视效呈现来看,《长津湖》已经是中国工业大片的天花板,也是国产战争片的里程碑。该片打破的五项纪录分别是:影史历史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影史战争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影史国庆档影片战争片首映日票房纪录、影史国庆档影片首映日场次纪录、影史国庆档影片历史片累计票房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实的长津湖战役,你了解吗?

影片《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但是,说到抗美援朝,大多数人熟悉的是上甘岭战役,对长津湖战役并不太了解。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二次战役,也是一次极其艰苦的战役。在战史上,长津湖战役被称为“立国之战”,是为改变战争进程而在酷寒之地进行的厮杀,是“钢铁人”与“钢铁部队”的较量,创造了中方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狼林山脉的高山峻岭蜿蜒在长津湖的东西两侧,汇合着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和风雪。

1950年冬天,鹅毛大雪笼罩整个大地,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因朝鲜东线战事紧迫,很多南方官兵来不及准备御寒冬衣,穿着华东的薄棉服紧急入朝作战。15万衣着单薄的志愿军官兵翻山越岭昼伏夜行,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悄无声息抵达了预设战场,将美军精锐部队在长津湖地区分割包围。直至战斗打响前,少则两天多至九天,志愿军战士没有吃上一顿热饭,仅靠冰雪充饥,因冻伤减员已过半。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3个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王牌部队进行了直接较量,在极寒天气下苦战20余天,重创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也迫使这支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让麦克阿瑟宣称,将会结束朝鲜战争的“圣诞节攻势”,变成了圣诞节失败。

艰苦卓绝遭遇朝鲜50年间最冷冬天

71年前,当一群热血青年跨过鸭绿江,准备入朝对抗美军侵略时,他们不会意识到,这场战争会比他们预想中的更为艰难。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他们的装备显得有些简陋。

只穿着华南温带冬装的9兵团15万人,从江南水乡紧急入朝……每个班十几人共用一两床棉被,而这样极度寒冷的夜晚,战士们不得不将棉被摊在雪地上,然后大家睡在一起搂抱着相互抵御严寒,根本谈不上暖和,只求不被冻僵。

1950年的冬天,是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白天气温最高也只有零下20摄氏度,而长津湖战场位于朝鲜北部的高寒山区,海拔在1000米到2000米之间,夜间温度甚至低于零下40摄氏度以下。

长津湖之战,这群年轻人所在的第9兵团面对的是美军主力第10军,这支部队除了有早已修筑的战场工事,还有舰队的炮火支援,极寒的天气让这场战斗更为艰难。据后来一位名叫“切斯特·莱森”的美军少校军医描述:“所有的东西都被冻住了,血浆冻住了,瓶子冻裂了……”由此可见,当时的气温有多么低。

即使如此,志愿军战士没有退后半步,迎着风雪而上。

“热雪”长津湖零下四十度铸就“冰雕连”

1950年11月27日夜,在冰雪中埋伏了6天的第9兵团第20军、第27军的8个师突然向长津湖地区的美军发起猛烈攻击。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里,志愿军战士披着白布从树林里冲出来,由于裤腿被冻住无法弯曲,他们跑得很慢,在美军眼中就像是“原木在移动”。美军的坦克、火炮和机枪一齐射向他们,他们像原木一样一排排倒下去,后面的又像原木一样一排排涌上来。

我志愿军神出鬼没地出现在美军面前,他们冒着大雪和密集火网进行顽强地战斗。长津湖战役后,朝鲜战争局势向有利于我志愿军的方向发展,但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9兵团共歼灭敌军13916人,据统计,9兵团战亡19202人,冻伤减员28954人,直接冻死近1000人,冻伤后救治无效身亡者又有3000余人。

后来经过核实,在长津湖地区,这样的“冰雕连”一共有三个,分别是:20军59师177团6连、20军60师180团2连,27军80师242团5连,连队整建制被冻成“永远的丰碑”,他们至死保持着战斗状态。

在死鹰岭高地,我志愿军第20军59师117团二营六连的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了冰雪阵地上面,武器与士兵冻在了一起,人生最后的姿势,仍然是战斗的姿态。仿佛待冰雪融化之后,他们就要冲出战壕,向敌人发起进攻……

其实“冰雕连”并非特指某一个连,而是长津湖战役中,在风雪中备战,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所有战士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歼“北极熊”团美军残部靠航母掩护溃逃

在长津湖战役中,美军的“北极熊”团被我志愿军全歼,他们的团旗,也成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志愿军战利品。在此战最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母的掩护之下,才侥幸利用海路脱离了长津湖战场。

美国军事史学家蒙特罗斯后来记述道:“陆战队的坦克、大炮、迫击炮和机关枪大显身手,但是中国人仍然源源而来,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令陆战队肃然起敬。”美军陆战一师作战处长鲍泽在对当年逃离长津湖的那一幕还心有余悸,他说道:“我相信,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军队不顾伤亡的狠命攻击,是每一个陆战队员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1952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9兵团从朝鲜回国,在路过鸭绿江时,担任长津湖之战指挥的宋时轮让司机停车。他望着长津湖的方向伫立许久,然后脱下军帽,朝长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待抬起头来时,这位有着几十年戎马生涯,经历大大小小战事,见过无数伤亡牺牲的将军,泪流满面。

正是无数次这样的生死度外、前仆后继、有勇有谋,才最终赢得了这场立国之战的胜利,大写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诠释了以“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抗美援朝精神。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看《长津湖》?

“战争从何而来?我们为何会胜利?”今天人们生活在和平的中国,还需要思考这些问题吗?答案是肯定的。电影《长津湖》用176分钟对那场惨烈战争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为观众提供一重视角进行深刻思考。正如人民网评所写:大众对电影上映的普遍期待,展现出人们对触摸真实历史的强烈渴望与共情。许多影迷在近三小时的观影后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表示《长津湖》打开了一个“让人精神上扬的通道”。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一周年。9月3日,第八批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全社会呼唤“英雄可归矣”;同日,抗美援朝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上映,让观众感叹自己“眼中常含泪水”……每一个值得纪念与致敬的日子、每一种珍贵且深刻的历史记录方式,都频频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注入力量。

大众对《长津湖》的期待,已不只因为电影是一种兼具艺术与情感的表达方式,还因为我们越发认识到,一场电影、一个角色所能引领人们看到的,往往仅是冰山一角,还有无数未名的铁血深情依旧潜藏在战争的历史尘埃中,亟待人们挖掘和擦拭。

71年前,一群热血青年跨过鸭绿江,入朝对抗美军侵略,鏖战百万“联合国军”。在长津湖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战场,用生命铸就了“冰雕连”神话。

71年后,那些关于长津湖“热雪”的记忆又被唤醒,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赤胆忠魂永远不会被遗忘。如今,这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想!

最后,让我们来读一读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牺牲前写的这段话:

我爱亲人和祖国!

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

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注:1950年11月28日,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二天,志愿军第20军第59师第177团1营6连,奉命攻击柳潭里以南9公里的死鹰岭,阻击美军陆战1师南逃。然而在零下40摄氏度的极端严寒下,全连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死鹰岭阵地上,后来清理战场时在6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这首绝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