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提到这样一件事:因为废太子复立的事情,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也作胤祯,本文为行文方便称胤禵)打架,胤禵还当面顶撞康熙,康熙气得拔出侍卫的腰刀砍他。四阿哥胤禛用手死死抓住刀刃,鲜血直流。康熙随后晕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德妃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胤禛和胤禵去给康熙请罪,康熙突然晋升德妃为皇贵妃。以后胤禵当上大将军王,胤禛做皇帝,与康熙的这个举动不无关系。生母的地位提高,让这兄弟俩获得这样的地位更显得顺理成章,这也是电视剧情节中一个重要的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里强调电视剧情节,那是因为这个情节实际上是杜撰的,雍正的生母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被封为皇贵妃。一直到康熙去世,雍正的生母乌雅氏都是“妃”。清朝后宫的等级在康熙朝趋于稳定,一共有8级,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这八级。大家知道,皇后只有一位,其实皇贵妃也只有一位,贵妃稍微多一点,也就两位。坑少萝卜多,除非位置空出来了,而且领导也有提拔的意愿,否则无法升迁,这和职场是一样的。

雍正的母亲乌雅氏是满洲正黄旗包衣家庭出身,参加内务府的选秀成为宫女。那么乌雅氏为什么不能参加选秀直接成为嫔妃呢?这是因为清代八旗每个旗都有自己的包衣,所以清代习惯上将普通的旗人称为“外八旗”,而将包衣旗人称为“内八旗”。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电影里看到的选秀那指的是“外八旗”选秀,选中了可以直接当“主子”的。而“内八旗”的包衣旗人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奴仆,包衣旗人其实是专门服务高等皇族的一种特殊旗人,而其他旗人无论门第多高,家中也没有包衣旗人。

包衣旗人在户籍上属于“旗人”,拥有自己的独立户口,可以科举,更可以当官,清代包衣旗人出身的官员也是很多的。至于选秀,只有“内八旗”中的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包衣家庭可以参加,因为他们服务的高等皇族对象就是皇帝本人。这里的选秀就是内务府主办的选秀,与外八旗的八旗选秀主要为了选出后宫主位不同,上三旗包衣的内务府选秀主要是为了选出后宫的宫女。雍正的母亲乌雅氏就是这么进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雅氏在还是宫女时生下雍正。由于自己的出身低,因此胤禛被送给皇后抚养。乌雅氏肚子争气,一共给康熙生了三子三女(最终只有胤禛和胤禵走完了整个康熙朝,其他均早夭),她本人也一路升到德妃,时年21岁。但再往上一步,就是难上加难。不只是她,《康熙微服私访记》里的宜妃郭络罗氏,“圣祖甚爱之”,也只能止步于妃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妃,到贵妃,到皇贵妃,最后到皇后,康熙朝只有一个人完全走了一遍,她就是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也就是雍正的养母。可惜的是她在皇贵妃的位置上服务了8年,最后病重,康熙册封她为皇后,头天册封,第二天就去世了。与她同时入宫的她的前任,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23岁入宫为妃,24岁被册封为皇后,不到一年的时间,病死在坤宁宫。这一位虽然是连升三级,还是命薄。唯一做得长久的皇后就是康熙的元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做了9年,不过去世时年仅21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是由于皇后的位置实在是“太难做(坐)”,康熙后来不再立后,只封过两位贵妃。分别是钮祜禄氏,第二任皇后之妹,但康熙33年就去世了,后来又封了第三任皇后的妹妹佟佳氏为贵妃,这一位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去世。可见,能当贵妃,出身要高贵才行。雍正的生母乌雅氏是不满足条件了。从贵妃到皇贵妃,那更是难,这里涉及到诸多复杂问题。

康熙朝后期诸子争位,如果这时候提升一位皇贵妃,鉴于皇贵妃的位子只有一个,皇后空缺,皇贵妃会代行皇后职权,统管后宫,有孝懿仁皇后的先例,从皇贵妃升皇后也不是不可能。就算只能当一天,那么他的儿子也会具有了嫡子身份,这对竞争储位,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无论提升谁为皇贵妃,对康熙诸子来说,无疑是传递了一个信号,太子要换人了,这让刚复位的太子胤礽怎么想。如果康熙想要保护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那么此举就是把真正的人选暴露于众矢之的。电视剧中德妃被提升为皇贵妃,这还会让胤禛兄弟产生嫌隙,毕竟他俩都有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作为一个有数十年权谋经验的成熟帝王,不可能不清楚这里面的利弊,历史上他也确实没有这样做过。所以,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这个封皇贵妃的剧情,看似合理,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这只能解释为电视剧为了突出重点人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