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是新中国的生日,也是他们的生日。在举国同庆的节日里,“国庆”们是如何度过的?又有哪些话要向祖国表白?

医生张国庆:“参加抗疫让我更深地体会到自己名字的分量”

越是节假日,人员流动越频繁,张国庆的工作就越紧张。在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点,记者见到中心实验室主任张国庆时,她正坐在轮椅上和检测人员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庆正在进行检测。(资料照片)

“送检测报告时着急了,踩在台阶边角上崴了脚,有点骨裂,实在不好意思。”张国庆的右脚打了石膏,穿不上鞋,只能套两层鞋套。

医院楼顶上的中心实验室并不大,但防护严密。张国庆工作时,必须身着全套防护服,检验前后都要消杀。“一份痰标本,其中细菌、病毒的含量是病人表面病毒的几千到几十万倍,现在的技术手段已大大提升,但危险性依然不小。”张国庆说。

2020年春节刚过,张国庆就被抽调到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她决定去时很痛快,却用了做一锅红烧肉的时间想如何跟家人说,最后还是假装轻描淡写的一句“我要去支援了,你照顾好孩子”,算作对丈夫的交代,却没敢让母亲知道。她说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什么杂念都放下了,也忘记了恐惧。

张国庆正在穿防护服。(资料图片)

“其实每个医务人员,都会准备随时冲上去。不管叫‘国庆’‘建国’还是‘强国’,只要穿上了这件白衣服,就意味着责任与使命。”张国庆说。

矿工李国庆:“我见证了智能化煤矿的诞生”

换上矿工服,随身携带定位卡、氧气自救器、5G矿用防爆手机等装备,记者跟随煤矿工人李国庆,乘坐无轨胶轮车,驶入地下400多米的矿井深处,开始了一次全新的“地心之旅”。

当前全国煤炭供应紧张,这个国庆假期,李国庆和其他矿工兄弟一道坚守在岗位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增产增供。

“我出生后,大姑说10月1日出生多难得啊,就叫‘国庆’吧。如今,我参加工作都十多年了。”1983年出生的李国庆,如今是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运输二队的技术主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国庆正在进行巡检(资料图片)。

谈起煤矿的变化,李国庆说:“刚参加工作时,矿山智能化程度低,一条3500米长的运输皮带,从头到尾巡检一遍要1个多小时,工作量大、环境差;现在井下安装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同样的皮带只用15分钟就能检查完,而且设备温度、周边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都能准确监测。”

除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塔山煤矿实现了5G网络覆盖,矿工在井下可以实时视频通话,进出井时像叫网约车一样预约“井下出租车”,黑黝黝的矿井被科技赋予新的活力。

井下工作一夜后,李国庆升井、洗澡、换衣服、吃早饭,然后开车回家。家中,饭菜的香味已经萦绕在屋内,一家人在厨房里忙着,黄米油糕和白面条分别下锅,腾起团团热气,孩子们抢先拆开了生日蛋糕盒……

李国庆在塔山煤矿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工作。(资料照片)

“作为一名当代矿工,我有幸见证了智能化煤矿的诞生。随着技术的发展,希望未来所有的矿工兄弟工作越来越好干,祝愿祖国在科技上取得更多突破,越来越强大。”李国庆说。

脱贫户王国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太行山深处,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在山西省平顺县一条名为车厢沟的山沟内,连日阴雨后刚刚放晴,50岁的脱贫户王国庆就赶去田里,查看柴胡、党参的长势。今年中药材市场行情好,前不久采摘了自家半亩青翘,外加上山采药,王国庆挣了5000多元。

七年前,王国庆的母亲身患偏瘫,两个子女正在上学。为照看家人,他无处打工,只靠6亩玉米地维生,日子过得十分窘迫。愁云惨淡之际,通过精准识别,他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2015年底王国庆一家就实现了脱贫。

在平顺县同兴苑小区,王国庆(中)一家人在移民搬迁的新房子里吃午饭。(新华社记者柴婷 摄)

走在田间地头,王国庆一边察看着药材长势,一边给记者讲解柴胡、党参、苦榆等药材的特点,一副行家里手的模样。五年前,他调整了种植结构,学习种植中药材,尽管比种玉米辛苦,但收入不错。

如今,两个子女都已工作,母亲看病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村里土窑洞尚在,王国庆还在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有了一套楼房,平时在县城就近打工,农忙时回村务农,王国庆肩上的负担小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国庆(左二)和妻子(右一)在小区里的健身器材馆运动。(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国庆节前夕,新派驻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杨柳青上门走访。王国庆说,他打算赶在下一场秋雨前,抢收完地里的庄稼和中药材,再修缮一下老窑洞,今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记者梁晓飞、许雄、赵阳、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