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作为年度最重要的电影档期之一,今年国庆档被寄予厚望。十余部国产大片集结,家庭观影也是重要的票房贡献点。青春喜剧片《五个扑水的少年》和5部儿童题材影片填补类型空白,国庆档形成了反常的“2+6”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电影陷入内卷-

动画电影,尤其是亲子类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户结构相对稳定的类型,随着看电影的普及,已经成为了较大档期中的刚需。国庆档也从17、18年的由喜剧影片为主要供给,转变成了与节日情绪更加紧密连接的档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国庆档多达5部儿童片同档竞争。除了《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之外,其他都是动画电影。与去年国庆期间热度惊人的动画电影《姜子牙》不同,这些动画电影都是小成本、低幼向,究竟能“卷”起多高的票房,业内外都很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单从今年“十一”电影档上线的几部动画电影来看,《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老鹰抓小鸡》《大耳朵图图之霸王龙在行动》《探探猫人鱼公主》《拯救甜甜圈:时空大营救》都是瞄准了亲子向观影,但其中几部电影因为相似的套路,低幼化的情节,票房确是“卷”起来了,但部分家长和孩子并不买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近几年的国产儿童电影市场,我们也能从中看出动画片占比过高,而其他类型主要集中于战争题材、现实题材及奇幻题材的问题,国产儿童电影的低幼化倾向,导致电影类型单调失衡。虽然今年国庆档儿童电影扎堆,但整体翻看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排名前二十的没有专为儿童拍摄的电影,可以带孩子看的不超过10部,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也就三四部,儿童电影的占比可谓是“少得可怜”,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电影的观众定位有几个年龄层,1岁至3岁,4岁至8岁,9岁至12岁,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观看,大多有家长陪同,所以合家欢类型的儿童电影是非常受欢迎的。但近年来,中国儿童电影偏重于单一性,以低幼儿童观看为主,但从儿童电影市场长远发展来看,还应该以多元性为主。毕竟电影是艺术的表达,不同于电视播放的儿童科教片,让孩子们从小通过电影语汇的表达了解世界,成熟思维,建立起孩子与成人之间的共同价值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作儿童电影要找准定位-

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国产儿童电影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近几年的票房大片《捉妖记》《美人鱼》虽然票房口碑双丰收,但里面含有的暴力情节仍让部分家长望而却步,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到底什么电影适合孩子看,从少年儿童到孩子家长都在渴望着符合“儿童本位”的电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儿童电影”,近日,国家实施“双减”政策后,少年儿童的美育教育得到更多关注。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如何拍摄出更多既符合少年儿童特点,又能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优秀儿童影片,是新时代电影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作者面临的新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市场化之后,票房成为评价一部电影的重要依据,儿童电影恰恰是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合家欢电影带来的票房是一般电影不具备的叠加值,但真正想要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最关键的还是电影内容本身:什么类型、什么题材最适合儿童成长,如何通过娱乐手段达到愉悦心灵,构建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国产儿童电影创作不但要充分考量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增强影片想象力、互动性和参与感,也需要开发杂糅类型,尽力避免陷入低幼化陷阱。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新时代、新生代儿童观众的特点,努力搭建儿童电影全媒体平台,敏锐捕捉时代变化气息与当下儿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拓展影片探索儿童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索IP长链价值-

随着动画电影市场这块“蛋糕”不断被做大。动画IP长链运营、通过IP衍生品变现商业化成为了一个解题思路。当然,国创动画未来在保证优质内容的稳定输出之后,需要构建更健康宏大的IP生态, 类似于迪士尼或环球影城,持续开发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长链IP作品,将线上内容最后落到线下。在多个业务模块之间形成协同效应,把IP产业链延展到极致,构建相互承接的产业链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美国、日本等比较成熟的动画市场,目前非票房收入已经占到整个IP收入的60%以上,在全球动画电影大力发展和中国动画电影市场逐年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动画电影不仅在票房上再创佳绩,也正在通过IP授权、线下场景融合以及其它衍生形式创造出更多的非票房收入,占比逐渐提高,这是国创动画崛起的必经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动画电影内容开发的独特性,针对动画电影进行IP运作和衍生产品的开发,相对于传统的真人电影来说更具有优势,因此围绕动画电影IP产业链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中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IP为线下场景赋能,线下场景反过来也对IP提供了更多的消费体验和触点,这些触点又会进一步地为IP增加更长久的生命力,长链生态是一个相互赋能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国漫崛起始于内容,但一定不止于内容。从单一的“内容消费”模式,升级为“IP+内容+新消费新场景”的长链模式,中国动画电影才能不断进行产业升级,赋予IP长久生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 IP 为核心的全产业链长线运营,将成为动画产业融合新时代的消费与场景 的必由之路 ,中国动画将以更多方式走入观众的生活之中。当然,这也为未来的动画电影市场提出了更高、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漫的真正崛起之路才刚刚开始,有一天我们不再提 “ 国漫崛起 ” 这个词的时候,国漫可能就真正崛起了。但愿这一天可以早一点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相关热文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