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实验室写了“双减”中英语启蒙的新思考后,引发了不少争议。梳理一下,我们的核心观点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将来要出国的,随便学。别怕不合算,你肯定付得起。

· 小学开始读写后,不管哪条赛道都可以抓英语,集中效率就好。

· 但如果孩子一不出国,二家里也没有持续烧钱的准备,小学之前主攻英语,可能会变成一把双刃剑。

这样听起来,难道不走体制外,家里没矿的孩子,就输在起点了吗?

当然不。而这就是胡萝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一些家庭,放着孩子思维中现成的金山不挖,却一定要把英语之类拼爹赛道当成华山一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到工作中,其实大家都明白,一个普娃要脱颖而出,往往靠的不是在国内自学成才的英语,孩子再努力,又怎么跟从小就在英美新加坡读书的同僚相比。

大多数不靠拼爹的成功者,都是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有深入的观察、持续的思考、独到分析的能力。

当然啦,培养英语牛蛙的路径有现成的一二三四,容易普及;但什么深入思考,独立分析,可就太虚无缥缈了,让人怎么下手?

然而,在今年的暑假,胡萝卜有了一段难以忘怀的体验,靠两本书的相互穿插,和孩子一起提问、实验、思考,在层层推进中,仿佛体会到了大师思维的星火相传。

有趣的是,如果从原作时间来看,这两本书之间,相差了近200年的时光,却奇妙地联系在了一起。‘

希望这个故事,能回答大家“孩子小时候不拼英语,还能干什么”的疑惑。

第一本,是来自东瀛的儿童思维网红节目——《像乌鸦一样思考》的原创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另一本,源于一位从贫寒中逆袭的伟大科学家——法拉第,书名是《蜡烛的科学》

两本书中,迫不及待先读的,当然是《像乌鸦一样思考》,毕竟许多家长应该都和胡萝卜一样,早听说过日本NHK电视台出品的同名科普节目,因此,发现它出了图书版之后,真是超级期待。

一谈到科普,我们的印象总是高大上、术语爆炸、密不透风。但《像乌鸦一样思考》却向来是一股清流。

它关注的,总是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疑问。而展现的方式,更是带有几分禅意的宁静。

同时,节目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留出大量的空白,让孩子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思考。

如果说有一点遗憾,那就是TV版节目简约到了极致,如果孩子对相关的科普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很难独立得出答案。对家长的引导,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但图书版就丰富多啦,不仅有题目,还列出了精选读者的拓展思考,年龄层次从小、中、大学生,到社会人,都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系列言之有据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错是非,则留给读者们自行判断。

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给出正确答案呢?

给答案,那就像初学下棋一样,直接背棋谱1234,真是太简单了,好像瞬间就成了高手。但是,万一你走1的时候,对手走了4呢?

不仅要知道什么是对,还要知道错的为什么错,学得通透明白,才是正道。

真的呢,在读到第一个故事——长的蜡烛和短的蜡烛谁先熄灭,分析其中的一个错误答案时,我就遇到了知识上的盲点。

读者分析时提到:“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上升、扩散、下沉,也许是因为蜡烛燃烧产生的CO2上升了”。

然后我陷入了一个瓶颈——这白烟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翻开了今天谈到的第二本书,一本把蜡烛实验讲得炉火纯青的著作——法拉第著作《蜡烛的科学》。

然后才发现,这本书把《像乌鸦一样思考》里的问题讲得真是入木三分。别提白烟,在法拉第面前,原来我对“什么是蜡烛”都一无所知啊……

在瀚如星辰的大师群体中,法拉第是格外特别的一位,在当时的欧洲,出自法拉第这种教育背景的科学家,简直屈指可数。

法拉第

别提出生就有爵位要继承的卡文迪许、德布罗意,大多数科学家至少来自一个吃穿不愁、读书自由的中产家庭。而法拉第可能是出身最低,接受基础教育最少的一位科学家——

法拉第生在一个贫寒又多子女的铁匠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就辍学。13岁,开始在订书店里当学徒,从此开始自学。

当他20岁时,前来印刷厂的一位音乐家威廉·当斯看到他自学的笔记,为这个年轻人的贫困、刻苦和天才大为感动,送给了法拉第4张著名科学家戴维的演讲票。

法拉第的伯乐恩师——戴维

法拉第聆听后,记录了300多页的笔记,寄给了戴维本人,从而成为戴维的助手。由此才开始他的科学生涯。

小时候,我们其实都读过这个励志故事,但在语文课上,大多只是把他作为一个“刻苦的天才”简单粗暴地归类为一个作文案例。而法拉第的独特之处究竟在哪里?

不如先谈一下这本《蜡烛的科学》从何而来吧:它源于1860-1861年,法拉第在大不列颠皇家研究院举办的6场科普讲座,演讲对象正是对科学有好奇心的青少年们。

但事实上,演讲大受欢迎,据说当时下至8岁,上到80岁的听众,都蜂拥而至。

本书则是日本筑波大学博士尾岛好美的编译本,保留原书精华的同时,特别图文并茂,讲解了讲座中一系列可以动手重现的实验,审订人是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白川英树。

是的,读这本书,本来只想找到“白烟”的答案。但书的开头立刻提出了一系列我从未想过的问题——

· 为什么油灯的火焰,碰到灯油时,不会烧得更旺,反而会熄灭?

· 为什么蜡烛的火焰总是悬在灯芯上,从不落下?

· 蜡烛燃烧的凹槽从何而来?

· 蜡烛火焰的热量在平面上是怎么分布的?

当然啦,原书要有趣得多,普罗大众看到这些问题时,或许都有一知半解、只鳞片羽的答案。但法拉第的眼光,却胜在了细腻、透彻、系统。

面对一根小小的蜡烛时,他不断发现别人忽视的细节;在寻找答案时,也从不会妥协于“理所当然”。

还记得吗,法拉第命运的转折点,是在听戴维的4场讲座时,记了300页的笔记。这300页从何而来?能让当时欧洲科学巨匠戴维点头的,难道是靠一字不落的速记吗?

法拉第聆听时,思路是多么细致、精微,又是怎样准确、深入地复现戴维的理论,可见一斑。

所以,如果我们在那个时代发问,一个不能拼爹,不能去贵族学校从小学法语拉丁文的孩子,怎么可能和那些公爵、侯爵、皇家科学院二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我想,这世界上最公平的一条起跑线,就是法拉第在书中,不断强调的“科学的思考方式”——

“提出疑问、坚持思考、探究原因”。把一个问题,推进到极致。

在这个假期,胡萝卜和自家的小朋友一起,按这本书的指引,做了不知多少次蜡烛实验,看到了她无数的惊讶、喜悦和“再来一次”。

这种喜悦,让我可以为假期的“躺平”释然。此前,我送孩子去试听过以贵出名的科学机构夏令营,但不知为何,最后还是有了一丝顾虑——

孩子们的科学思考,真的是靠一节课一个新主题,蜻蜓点水的闪光就可以培养吗?

我记得在日本时,儿童馆里做的自然记录,是手摸尺量,从春到秋,用漫长的时光写就。而一个孩子对各种植物一眼辨认的熟识,也来自他们从每一颗新芽诞生开始,天天探访,直到枝叶衰颓。

法拉第本人,也是在23岁时,以科学家戴维的仆人的身份,随行欧洲各国,学会了法语和意大利语,在思维和内驱力面前,语言从不是障碍。

所以,也许我们偶尔提出一些违反“奇迹”的理论,都只是出于类似的理由——

在儿童时期,最重要的,

是学会长期专注观察、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而不是记住许多答案。

正如《像乌鸦一样思考》里,为了找到一个答案,要孩子有那么多耐心,看着光影的变化,直到日色西沉。

正如我们爱水面闪烁的粼粼波光,而法拉第心中的科学并非这么疏影清浅。

《蜡烛的科学》来自法拉第的讲座,但著作者是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当时才28岁,风华正茂。他在序言中热情洋溢地写道——

“历史上有许多人都思考过为什么燃烧会产生火焰,正因为有这些人的思考,我们才慢慢积累了与燃烧有关的知识,并最终解开了火焰的谜团。

“我相信,本书的读者中一定有将来可以为科学作出贡献的人。科学的火焰一定要熊熊燃烧。燃烧吧,火焰!

就在这一年,克鲁克斯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铊。

原创目录

胡萝卜还写过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