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侄子贺麓成:一生从未见过毛主席,奋斗30年终成导弹专家

原创2021-07-18 19:36·罗敷媚

毛主席是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人,他本人一生为革命呕心沥血,很多名亲人也追随他投身革命,有的壮烈牺牲,英勇捐躯,令人肃然起敬。

即便是毛主席那些没有牺牲的亲人,也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父亲是毛主席的亲弟弟毛泽覃,母亲是贺子珍的亲妹妹贺怡,因为毛主席和贺子珍是夫妻,他与毛主席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既是毛主席的侄子,也是毛主席的外甥,跟毛主席可谓亲上加亲。

他的一生堪称传奇,他出生3个月时,父亲毛泽覃便壮烈牺牲,终生未见父亲一面;他随母亲贺怡姓贺,由贺家抚养长大,却因遭遇一场车祸险些丧命;他在“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麾下,潜心研究导弹技术,奋斗30年,终成我国第一代自主培养的导弹技术专家。

尽管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他没有沾“毛主席侄子”这个身份的一点光。

他,就是我国导弹技术专家贺麓成,又名毛楚成,毛岸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麓成(左)

1935年2月1日,这一天正是农历春节前夕,一个男婴在赣南山区的崇山峻岭中呱呱坠地,他便是毛泽覃和贺怡的第三个儿子,按照毛家辈分,取名叫毛岸成,也就是贺麓成。

贺麓成的出生是毛泽覃和贺怡爱情的见证,两人在井冈山的革命之火中相识相爱,1931年7月20日结为伉俪。毛泽覃是毛主席的亲弟弟,贺怡则是贺子珍的亲妹妹,亲姊妹嫁给亲兄弟,两对革命伴侣,都是郎才女貌,在当时被誉为一段佳话。

毛泽覃和贺怡所处的年代正是革命斗争最艰苦的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进行疯狂围剿,中央苏区和红军面临的军事压力极大,加上“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影响,毛泽覃和贺怡都遭到过错误的批判。

但蒙受不白之冤,毛泽覃和贺怡仍然无怨无悔,坚持为党工作,坚持革命斗争。

1934年8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毛主席和贺子珍是要参加长征,毛泽民、毛泽覃则被决定留在苏区打游击。

当时,毛主席和贺子珍有一个儿子叫毛岸红,小名毛毛,刚刚2周岁,因为年龄小,没办法跟着一起长征,夫妻俩很为难。这个时候,贺怡主动提出把毛毛留下,由自己和毛泽覃照顾,就这样毛毛被留在了苏区。

其实,贺怡当时已经怀孕6个多月了,丈夫毛泽覃带领部队在外打仗,根本照料不上,贺怡一个人本来就很困难,还要再照顾2岁的毛毛,压力可想而知,但血浓于水,坚强的贺怡果断承担起了这个重任。

贺子珍与贺怡

1934年12月,毛泽覃被任命为红军独立师师长,奉命率军转战闽赣边界,而贺怡因为身怀六甲,无法随毛泽覃一起行动,被组织派往江西赣州任赣州县委书记。

这一次,两人的工作地点都由红区变成了国民党统治的白区,形势更加危险,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他们决定暂时把毛毛寄放在当地的老乡家中。

随后,毛泽覃在会昌县白鹅洲码头与贺怡夫妻分手,一个北上赣州,一个南下闽赣边界。他们相约坚守信仰,艰苦奋斗,有朝一日,夫妻重逢,共庆胜利。

谁都没有想到,码头一别,竟是他们的永诀!

长征难,留下打游击更难。1935年,是白区工作最困难的一年,由于敌人的封锁和围剿,党组织无法在赣州立足,贺怡不得不撤出赣州,转移到赣南山区,坚持党的秘密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就是在这年2月1日,贺怡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生下了毛岸成。

尽管环境艰苦,但毛岸成的到来,还是为贺怡增添了些许的幸福感。

遗憾的是,这种幸福感没能持续太长时间。

1935年4月26日,在闽赣边界率队打游击的毛泽覃被国民党军包围,为了掩护队员突围,毛泽覃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噩耗传来,贺怡悲痛欲绝,而在襁褓中的毛岸成却还不知道悲痛——这个时候的他只有3个月,他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覃

毛泽覃牺牲后,为了避免暴露真实身份,贺怡把毛岸成的名字改为贺麓成,同时为了孩子的安全,她决定把毛岸成交给亲戚贺调元夫妇抚养。

贺是贺怡的姓氏,“麓”是湖南岳麓山之意,表示对故乡的怀念,“成”是革命事业必定成功之意。在此后的漫长人生中,“贺麓成”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他成长,即便后来革命成功,贺麓成也从未改回“毛岸成”、“毛楚成”的本名。

将孩子送给贺调元抚养后,贺怡继续留在白区坚持艰苦斗争,一度被敌人逮捕,倍受酷刑折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而她的儿子贺麓成则一直在贺调元家中生活,由于身份掩饰得很好,加上贺调元家境宽裕,贺麓成过着平和安定的生活。

在整个少年时代,贺麓成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他一直称呼贺调元夫妇为爷爷奶奶,也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哪里,只是隐隐约约记得,“爷爷”会不时接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信,问候家中的情况,后来他才知道那是母亲贺怡寄来的问候信。

就这样,贺麓成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迎来了革命胜利,也迎来了母亲贺怡。

1949年8月,贺怡被组织派遣到江西工作,她第一时间赶到江西永新,来到贺调元家中,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儿子贺麓成。此时,她的身份是中共吉安地委组织部副部长,而贺麓成已经是一个在读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爷爷”贺调元向贺麓成说出了他的身世,14岁的贺麓成才明白眼前这个叫贺怡的女领导干部,竟然就是他的亲生母亲,是他14年未曾谋面的母亲!

这一天,村里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贺怡牵着贺麓成的手走进会场当众宣布,贺麓成是她的亲生儿子,全村为之轰动,贺麓成原来是毛主席弟弟毛泽覃烈士的儿子!

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贺怡领着贺麓成一起向贺调元夫妇深深鞠了一躬,如果不是他们在最艰难的岁月,冒着生命危险收养贺麓成,自己的儿子或许会像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儿子毛毛一样不知所踪。

这样的大恩大德,贺怡无以为报,只能深鞠一躬,表达无限的感激之情。

经过14年的漫长等待,贺麓成终于等来了母亲,他离开了抚养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离开了自己长大的花汀村,和母亲来到吉安生活在一起。

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母亲团聚的时刻是幸福的,但谁都想不到的是,这种幸福时光持续了只有3个月。

1949年11月21日,贺怡、贺麓成母子一起乘车外出,在那个汽车还很少的年代,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降临到这对母子身上,惨烈的车祸一下子夺去了贺怡的生命,贺麓成也被压在车下,身受重伤,昏迷过去。

当贺麓成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回想起昏迷前的猛烈撞击,贺麓成第一时间想到了母亲的安危,他发现母亲就躺在他旁边的病床上,医生告诉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他的母亲贺怡医治无效,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任他如何哭喊也叫不醒母亲了……

出生3个月便与母亲分离,等待14年才与母亲重聚,重聚3个月后母子再次分离,而这一次分离是真正的永别,如果人生是一本日记,这一天注定是贺麓成最悲痛的日子。

从未见过父亲一面,只和母亲一起3个月,贺麓成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在失去双亲后,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没人再能照顾他们,他也不知该投靠谁。

这个时候,一个女性向她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她便是贺怡的姐姐贺子珍。

建国之后,贺子珍担任上海任虹口区组织部长,当她得知妹妹贺怡蒙难后,决心把贺麓成培养成才,于是派人把贺麓成及其妹妹贺海峰接到了上海。

当时,贺子珍的女儿李敏跟毛主席一起在北京生活,所以她一个人在上海很孤单,贺麓成的到来让贺子珍感到很亲切,当她听说贺麓成腿疼不已的时候,亲自带贺麓成到上海的几家大医院看病,经X光透视后,贺子珍才吃惊地发现,贺麓成的左腿腿骨已经骨折断成3截,因为表面上看不出来,贺麓成以为没有大碍,就一直忍着。

医院大夫告诉贺子珍,贺麓成这种情况必须手术,马上把骨头接上,时间一长就没办法了,贺子珍立即决定接受手术。手术之后,贺麓成下半身打着石膏,躺在床上不能动弹,贺子珍就像母亲一样守在医院照顾他,给他洗脸洗手,端屎端尿,毫不嫌弃。

一个月后,贺麓成出院了,但他仍然拄着拐杖,不能自由行走,贺子珍一如既往地精心照料,一直到贺麓成的腿伤痊愈,她才欣慰地笑了。

贺麓成伤愈后,贺子珍决定让贺麓成留在上海上学,接受最好的教育,就这样,贺麓成来到了上海最好的学校上海中学读书。一开始,从江西过来的贺麓成不太适应上海中学的环境,成绩有些跟不上,贺麓成心里一度打起“退堂鼓”,跟贺子珍商量想去参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舅舅贺敏学得知此事后,语重心长地对贺麓成说:“你还是好好念书吧,别去参军,也别去参干。我们贺家都是革命军人、革命干部,缺的是教授。现在国家需要建设,需要知识分子,就应该专心于学习。”

在舅舅的鼓励下,贺麓成决定塌下心来,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知识分子。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很快跃入了班级前三名,让全校师生都刮目相看。

1952年,贺麓成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力系。

在大学学习期间,各种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对大学校园产生了很大冲击,舅舅贺敏学担心贺麓成被这些运动分心,多次告诫贺麓成说:“别管那些运动,好好读你的书。我希望你将来在专业上有所作为,做一个优秀的专家,为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贺子珍也语重心长地告诫贺麓成说,“你虽然是烈士的孩子,但不要背父辈的牌子,要像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在别人面前,不要讲自己是什么人的孩子。你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努力为国家做贡献,才对得起你的父母亲。”

对舅舅和姨妈的教导,贺麓成牢牢记在了心里,一心扑在学习上,学业十分优秀。而且,贺麓成十分低调,他在填写各种表格时,但凡有家庭成员的地方,他不写父亲母亲的名字,只写“父母早已亡故”,大学的老师同学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世。

1956年夏,贺麓成大学毕业,他没有直接参加工作,而是报考了当时最难的留苏研究生并被顺利录取,他想要继续出国深造,学到真正的本领报效祖国,但就在他努力学习俄语时,由于中苏交恶,贺麓成没能出国读书,直接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由聂荣臻担任院长(后来是钱学森),主要从事“两弹一星”工程中的导弹研究,贺麓成就在钱学森等专家领导下,参与了“地对地导弹”项目,成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导弹工程师,为导弹研究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4年6月2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飞成功,而这枚导弹最关键的研制方案正是由贺麓成和另外一名专家王太楚一起合作提出的,由此确立了贺麓成在我国导弹研制工作中的权威地位。

消息传来,毛主席欣喜万分,但是他并不知道他的亲侄子贺麓成正是取得这一成功的重大功臣。事实上,说出来可能有些令人难以置信,长期在北京工作、生活的贺麓成,作为毛主席亲侄子的贺麓成,一生之中竟然连毛主席的面都没有见过,一次都没有。

1959年8月29日,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和孔令华结婚,毛主席提议邀请贺麓成到中南海参加李敏的婚礼——这显然是对贺子珍的一种安慰,但是因为国防五院属于高度机密部门,李敏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没能联系到贺麓成,贺麓成就这样失去了见毛主席的机会。

其实,贺麓成要见毛主席并不难,他是毛主席的亲侄子,只要他开口,请李敏帮忙捎带一个口信给毛主席,毛主席即便在百忙之中也一定会见见这个亲侄子。

但是贺麓成始终牢记着贺子珍的教诲,不打父辈的牌子,不跟别人提起自己的身世,整个国防五院知道贺麓成真实身份的人极少,贺麓成也没有主动提出去见毛主席,也从未给毛主席写过一封信,只是一个人默默工作。

时间进入60、70年代,贺麓成埋头导弹技术研究,小心翼翼地远离各种运动,但他仍然受到了大形势的影响,甚至一度牵连受到“隔离审查”,但他仍然选择了默默承受,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亮出“毛主席亲侄子”这张王牌来消弥灾祸。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病逝,治丧委员会在拟订亲属守灵名单时,以为贺麓成和贺怡同时殉职了,没有列他的名字,直到李敏提及,贺麓成才被列入了亲属守灵名单。

贺麓成终于亲眼见到了毛主席,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大伯——紧闭双眼,静静躺在那里,接受哀悼和送别——虽然几乎从未谋面,贺麓成的心中仍然涌起巨大的悲痛,毛主席既是全国人民的领袖,也是自己至亲的大伯。

1980年,国防部五院开始评定高级职称,贺麓成被评定为高级工程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系统第一个被评上高级职称的人,他的职称证书上印着鲜明的“第001号”。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贺麓成终于成为新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导弹专家中最顶尖的领军人才。

直到这个时候,贺麓成对我国导弹研制事业做出的贡献才开始为外人所知,但是他作为毛主席亲侄子的身份,仍然不为人知。这充分说明,一切都是贺麓成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获得的荣誉,没有沾上“毛主席侄子”这个身份的一点光。

1983年,民政部向毛泽覃发放烈士证书,贺麓成作为毛泽覃的儿子,应当去领取这个证书。由于联系不到毛泽覃本人,中共中央组织部只得通过贺麓成单位通知他去领取,这个时候同事们才知道,这个低调的导弹专家竟是毛泽覃的儿子、毛主席的亲侄子。

1994年,贺麓成退休了,他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全军科技一等奖,荣誉满身。

功成名就后,贺麓成继续担任了几家高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在经营企业上也取得了不凡成就,但他没有忘记自己是烈士的孩子,是革命老区的儿女,他念念不忘曾抚养自己长大的革命老区,将公司盈利的一部分用于支援革命老区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麓成为江西永新中学设立了奖学金,把自己获得的很多奖金捐献给永新的中小学校,还从个人积蓄中拿出5万元帮助永新人民发展黑梨种植产业,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其实,早在贺麓成还没有工作时,他就从自己领取的每月22元抚恤金中节省出5元钱,寄给抚养自己长大的贺调元夫妇,答谢他们的养育之恩,被贺子珍称赞为“不忘本”。

不管是导弹专家,还是成功企业家,贺麓成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60年代时,国防部五院按照营级干部标准,分给贺麓成一套30平米的房子,房子里没有煤气,贺麓成不得不烧煤炉做饭取暖,一家四口挤在小房子里,一住就是20年。

后来,贺麓成的级别越来越高,官至副师级,他的生活依然艰苦朴素,他的为人仍然低调谦虚,即便是大家都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贺麓成仍然不提自己是毛泽覃的儿子、毛主席的侄子,他诚恳地说:“父辈是父辈,我是我,我不沾父辈的光。”

和李敏、李讷一样,贺麓成终身姓贺,没有改回毛姓,他没有忘记自己是毛家的后人,但更没有忘记贺家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贺怡生了自己,是贺调元养育了自己,是贺子珍、贺敏学培养教导了自己……这些恩情,他永生难忘!

不过,贺麓成还是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将恢复本姓——毛,以此纪念父亲毛泽覃、大伯毛泽东。但是,不管毛家还是贺家,都为革命牺牲了太多;不管姓毛还是姓贺,贺麓成都用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功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便作为伟人家族的后裔,只要自己独立自主,努力拼搏,也能走出的家族光环,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