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国共全面内战爆发。在战争爆发之初,国共双方实力悬殊。此时中共在解放区的总兵力是127万,而国民党军在内战初期有430万大军,中共如何在短短三年多时间,便击败军力比自己强大很多的执政党国民党的呢?是中共人心所向还是善于打仗呢?本文列举了三大核心原因,现在笔者来为您一一揭晓。

第一、中共的土地改革,团结了解放区广大的人民群众

一个政党,要想获得政权,首先得有民意基础。中共在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造,刚开始是减租减息政策,即在不动摇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地主降低地租和借款利息,农民必须交租交息。抗战胜利后,改成以清算等方式实行实际上的耕者有其田制度。清算,即通过计算地主、汉奸、恶霸在过去对农民的各种剥削数量,使地主的土地在偿还积债、交纳罚款、退还霸占、赔偿损失等合法名义下,转移到农民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成功让中共争取到了中国最大的阶层—农民阶层。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利益,自然会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以至于中共在解放区群众基础极好,这大大有利于中共在国共内战中获得物资、兵员等的补充。如在淮海战役期间,苏、鲁、豫、皖、冀五省动员的随军民工22万,二线转运民工131万,后方临时民工391万。在两个多月内,共转运伤员11万人,送达前线粮食5.7亿斤,弹药物资330万吨。另外,这些民工的战争勤务工作,还包括挖战壕、架电线、抢修交通线、清理战场、搬运缴获物资等。陈毅曾动情地指出:“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而反观国统区,苛捐杂税多,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贪污腐败横行,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民众对国民党政府自然就没什么支持力度。

第二、中共拥有强大的信仰与组织能力

对于现在很多国人来讲,真正接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可能还得是在中学及大学阶段,学得好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过了这个时期,就很少提及了。

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深深印在血液中的信仰。这个信仰,支撑着中共早期党员们,发动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多的敌人时,在面对极端艰苦的环境时,依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只为了心中的那个信仰。

由于有信仰优势,中国共产党能团结一心,抛弃个人荣辱,一切以大局为重,全党全军上下能拧成一股绳,向国民党打出整齐划一的拳头。

反观国民党这边,由于缺乏信仰,国民党官员更多的是考虑自己个人利益得失,热衷于在官场上争权夺利,升官发财。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有蒋介石的中央军,地方上则有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阎锡山的晋军、龙云卢汉的滇军以及西北三马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桂系李宗仁

各个派系之间互不信任。国民党中央对地方军阀虽然有名义上的领导关系,但对于地方派系军队的调动能力较弱,每次需要协同作战的时候,总会发生中央军因为偏见与傲慢,不配合杂牌军行动,或杂牌军坐看中央军被围殴而不救援的情况。国民党中央在背后的想法是既想赢得战争,又想消耗地方派系的实力。而地方派系想坐山观虎斗,然后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国民党军这边无法形成合力,对解放军就是有利的,可以各个击破。所谓堡垒往往从内部被瓦解,国民党各个派系没有大局观,反而陷入内耗,这是他们失败的重要原因。

图:国民党中央军

第三、中国共产党拥有更出色的领导层与党员。

中共在解放战争各个时期,总能制定正确的作战思路。前期故意放国民党进入解放区,然后依托解放区高效的人力物力,集中优势兵力取得前期局部战场的胜利。且为了避其锋芒,放弃一些城镇,让国民党占领这些城镇,从而导致进攻的国军兵力被分散,而共产党军队则收缩兵力,在运动战中消灭国军有生力量,从而达到削弱国军实力的目的。如此五次三番,中共军队取得了许多战果。1947年6月,中共中央看准时机,让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将战火引向国统区,有效减轻了解放区的战争消耗,分散了国军的注意力,减轻了其他战区的压力。尔后,中共通过三大战役出色的战役指挥,彻底将国共军事实力对比反转。

在正面战场激战正酣的时候,地下情报活动也是可圈可点。如国民党中央军大佬胡宗南的机要秘书是熊向晖,而熊向晖是中共的地下党员,熊心向中共,每次胡宗南有什么军事动向,中共总能及时获悉情报,在这种明牌的情况下,国军自然很难有什么战果。而这样的地下情报人员还有很多,且不乏在国民党中身居要职者。

图:熊向晖

综合以上分析,一个得民心、有信仰、有战略眼光的政党,自然是能打败一个内耗不断、缺乏信仰、频频犯战场错误的政党,因此,国民党的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