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宗还开示一个故事,在历史记载中,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次子李贤为太子。在历史上都说李贤是被武则天逼死的,但事实上不是 武则天逼他的,李贤自身有祂的问题。

当然,祂的问题现在看来是完全不存在什么问题的,但在当时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李贤作为一个皇子、储君,平时的所作所为有一点恃才傲物。而且持着他的这个官位,有些事情是做了不够妥当,考虑得不够仔细的。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平时留意李贤的一举一动。

有一次,李贤被人告密了,说李贤准备武装谋反。这个罪名不小的,所以 武则天马上派了祂的警卫队去搜查了李贤的后院,搜查的结果是什么呢?果然是查出了几十套的盔甲,这个几十套的盔甲就成为了一个罪名。

但现在看来,李贤作为一个太子,为了自身的安全,这个还是需要的,算不了什么大罪。但是因为告密,因此,就有了 武则天的这一个行动。

作为太子李贤,从他的后宫中搜查出了二三十副武士们所穿的铠甲,所以这就成就了李贤的一个罪名,同时,也成就了帝师 武则天的一个罪名。

因为李贤有这些铠甲,正好中了诬告者的诡计,成了谋反的重罪。而作为帝师 武则天,一个女性的皇帝,自己的儿子要谋反,家丑不可外扬啊,但是在这个时候不得不外扬了,不得不公布他的罪状,然后把他流放。

但克实而言,李贤是没有谋反的意思,他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因此,他是被冤枉的,就好像我们经常在讲的冤假错案,这是一个错案。

那么,当时谋反之罪对于老百姓来说,或者其他的大臣来说,是一定要处以死刑的,但这是个太子,是一个储君,怎么办呢? 武则天就把他流放了。

流放时期,到了四川有一个叫旺苍县木门镇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木门寺,木门寺到今天还有一个历史古迹,这个古迹名字叫晒经石。晒经石的典故是怎么样来的呢?

相传在公元682年时,李贤被流放到巴州的路上,途经旺苍县木门寺时,留宿了数天。因当时 武则天已经把佛教尊奉到很高的地位,所以李贤流放途中住宿的地方就是这些寺院,木门寺也就暂时成为祂流放途中的一个客栈。

因为四川有的时候时晴时雨,在这种情况下,李贤所带的行李都被打湿了,但祂没有首先考虑自己身上的衣服湿了,首先考虑的是他身上带的这本经书湿了。

因为 武则天是要把这一部《大云经》作为教导祂孩子的经典,因此,李贤把祂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李保存好,可惜被雨打湿了,所以祂便和木门寺的住持一起,在这块石头上翻晒经典。因此,这一块石头就出名了,称为“晒经石”。

当时,李贤心情非常的沉重,所以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怎么说呢?祂说:“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晒经古剎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

这个意思是什么呢?祂说,我现在受到了皇上的处罚而成为一个老百姓,成为一个罪犯,到了巴州,但是身上所带的其他没有重要的东西,最珍贵的就是这本《大云经》。

《大云经》有五万多字,是不容易读的一本经,没有专门的导师疏教是看不懂的。

第三句话“晒经古剎顺母意”,祂说,我其他的东西都不重要,就是这部经非常的重要,在这古老的寺院里,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晒这部经,把被大雨淋湿的这部经晒干。这完全是遵循了母亲的旨意,我还是妈妈的乖孩子。

最后一句话是“堪叹神龙云不逢”,因为《大云经》的第一卷就写了将近三十类的宇宙中的神明。

这句诗的意思是,经中的神龙,我受冤啊,你们为什么不来救救我啊?

李贤叹息自己生命中的不幸,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祂的孝心。

这一首诗,恰恰是证明了这部长达五万字的佛经,李贤宁舍生命也要保存好。即使是成为囚犯,还是没有忘了母亲的教导,因为这是一本 武则天用来教育子女们宇宙知识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最喜爱的佛经,也是皇子们必修的佛门经典。

李贤的这首诗写于682年,此时在历史中被称为“写伪经”的薛怀义,还没有登上 武则天所安排的历史舞台。所以,诗里提到的“大云”,刚好佐证了《大云经》在 武则天时代前就已经存在了。

因此,史称《大云经》是武则天授意薛怀义在白马寺伪造之说,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由是, 圣宗的这一开示,我相信,祂既是宗下的开示,又是有历史依据的。(待续)

( 薄伽梵 智及维摩诘 宗师于2021年9月26日佛法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