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选择这样的碳水化物,血糖会更稳!

碳水化合物一直是减肥人士与高血糖人群绕不开的一个心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碳水化合物对于饮食结构的重要性,但如何让其更合理就成为了目前关注、探讨的一个热点,在今年刚开始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 (EASD) 年会上,又有不少专家分享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其中,意大利的Davide Romeres Padova教授分享了“2 型糖尿病患者食用复合碳水化合物餐后改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机制”。

揭秘复合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更友好的机制

在Davide Romeres Padova教授和既往发表的一些研究中都提示,复合碳水化合物比简单碳水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和 β 细胞反应性。

为了更好的了解背后的机制,他们利用新的同位素稀释法,通过谷物中13C多糖自然富集来估算人们的餐后碳水化合物代谢。研究共纳入了7名2型糖尿病患者 [ T2D组:2位女性,年龄 = 65±7岁;BMI = 33±3 k g/m2;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6. 8%] 和6名无糖尿病的受试者 (ND组:3位女性,年龄 56±10 岁;HbA1c 5.6%,BMI 30±4 kg/m2) 两个队列,进行了复合碳水化合物 (CC) 与简单碳水化合物 (SC) 饮食的比较 (图1)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分组以及检测方法

检测了对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 C 肽浓度,胰岛素敏感性 (SI) 、β 细胞对葡萄糖 (Φ) 的反应性和简单与葡萄糖处置指数 (DI) 。使用双同位素示踪剂-示踪物方法计算膳食葡萄糖出现率 (MRa) 、葡萄糖消失率 (Rd) 和内源性葡萄糖产生率 (EGP) 。

结果发现,在两个队列中,摄入 CC 后的空腹和餐后血糖波动 (iAUC) 与 SC 相比明显更低 (p<0.03)(图2) 。

图2

两个队列中 ,CC饮食的餐后葡萄糖出现速率 (MRa) 和葡萄糖消失速率 (Rd) 均显著低于 SC 饮食 (p < 0.001) ,而内源性葡萄糖产生速度 (EGP) 两种饮食趋向于相似两个队列中,CC 饮食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SI) ,膳食期间葡萄糖处置指数 (DI) 显著高于 SC 饮食组 (p<0.05) ,而且在无糖尿病人群中的差异幅度更大。两组的 SC 和 CC 之间的胰岛素分泌指数 (Φ) 相似 (图3)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可见,无论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复合碳水化合物饮食比简单碳水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胰岛素敏感性和 β 细胞反应性,CC饮食可以降低血糖波动,改善餐后糖耐量和β细胞功能,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生活中哪些属于复合碳水化物?哪些又属于简单碳水化合物呢?

复合碳水化合物vs 简单碳水化合物,食物列表大pk

单糖里的葡萄糖和果糖低聚糖里的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属于简单碳水化合物,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常见的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主要在下列食物当中大量存在:

精白米饭、面食、白面馒头;

红糖、白糖、砂糖、黄糖、糖果、巧克力等;

果汁,糖浆,蜂蜜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含糖饮料,包括可乐 雪碧 汽水、橙汁等;

精致糕点:饼干、蛋糕 面包等。

多糖最主要的淀粉和纤维素就属于复合碳水化合物,常存在于加工程度较低的食物当中,如:

全谷物,包括糙米、燕麦、杂粮馒头、全麦面包;

薯类,包括土豆、红薯、山药、芋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类,包括豌豆、蚕豆、鹰嘴豆等;

可见,看似复杂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其实多数是日常中加工程度更低的食物。

参考资料:

[1]Davide Romeres Padova.Charlotte Andriessen.Mechanisms of improvement in glucose toleranc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fter complex carbohydrate meal in type 2 diabetes.EASD 2021.

[2]Basu R, Schiavon M, Petterson XM, et al. A novel natural tracer method to measure complex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19;317(3):E483-E493. doi:10.1152/ajpendo.00133.2019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嘭嘭 责任编辑丨曹前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 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