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这是百篇【亲子教练日记】的第二十八篇,我会秉承【直指人心,只说真话】的原则,从家庭教育具体问题切入,聊聊青春期的孩子教养中,身为父母的各种教育盲区。今天的主题是《以帮助孩子为名,越急着解决问题,越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做父母最重要的是维护好亲子关系,这是世人皆知的道理。

越急着解决孩子问题,越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反而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是维护亲子关系过程中不变的事实。

— 01 —

越急着解决问题 越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发现,在教养的过程中,很多父母跟孩子的亲子关系,让孩子跟自己的关系变得很差劲!因为他们漠视了孩子内在真正的感觉、内在真正的想法、内在真正的需求。

孩子如果没有获得良好的亲子关系,他就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动力与生活自律能力。

于是,孩子就会出现不符合父母头脑中标准的行为,比如:晚睡、不写作业、赖床、不想念书、沉迷手机、早恋、不愿沟通……

孩子身上的问题让父母觉得痛苦,烦恼萦绕,不想整日为孩子问题而痛苦,面对痛苦想着如何消除、摆脱、远离、逃避,自然就会整个心思聚焦在问题上面。

但是,事与愿违,当我们越用力追究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不仅孩子的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孩子的各种新问题不断涌现,最终,你会感到身心疲惫,越来越迷惘焦虑。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你不够努力?还是你的方法错了?

其实,这里面的奥妙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的“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是同样的。

我拿“孩子不愿写作业”这个常见的具体问题为例子,根据多年来家长跟我倾诉的经验,简单说明一下这里面的因果关系:

A(事实):孩子不愿写作业
B(情绪):我感觉很焦虑、很无奈
C(想法):孩子认真读书才有好的未来
D(期待):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不需要大人的提醒
E(需求):我该怎么说,怎么做,孩子才能对学习自动自发

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思考过程,看似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为什么总是达不到想要的目标呢?

你有没有想过,问题的根源或真相在哪里?

答案很简单——孩子行为呈现,映照出你跟自己的关系!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

因为,面对孩子不写作业这个结果,感觉到痛苦的人是家长,而不是孩子!

如果我家孩子放学后不愿写作业,这里至少有三个层次可以观察。(见下图表示)

1、最明显的当然就是“孩子不写作业”这件事;
2、就是身为家长的“我”;
3、“我”如何看待“孩子不写作业”这件事的关系。

“孩子不写作业”是事实(右圆),从过往的家庭生活中可以得出,大多是过去式,但也可能是现在式。但“我”(左圆)跟“孩子不写作业”这件事的关系(连接两圆的线条),就有多种可能与发展了。例如,我认为:

(1)孩子读书不用功(评价)→家长失望与生气(情绪)→催促他赶快写作业(行为)

(2)孩子学习没有内驱力(评价)→家长害怕与放弃(情绪)→害怕冲突、放任不管(行为)

(3)写作业很重要,无论再多再难也要完成(评价)→家长焦虑(情绪)→放学后送去补习严格监控(行为)

(4)怎么可以这样呢,我小时候写作业很自觉(评价)→家长愤怒(情绪)→指责孩子玩手机或看电视(行为)

(5)老师布置的作业实在太多了,他老爸小时候贪玩不写作业(评价)→家长放轻松(情绪)→跟孩子开玩笑,顺其自然发展(行为)

(6)孩子是不是学校遭遇什么不快乐的事情(好奇)→家长内在平和稳定(情绪)→询问孩子是否现在学习有很大的压力(行为)

这里可以发展出更多不同的关系,左圆所采取的关系,直接作用在右圆,这里的右圆可以填入孩子的任何状态,例如:晚睡、抑郁、成绩下滑、总是迟到、闭门不出……

简而言之,就是任何占据你心思,让你痛苦烦恼的人、事、物已经呈现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你主观的评价、想法。

如果你一门心思放在右圆上,一味地想改变或消除右圆,不管我们花了多少的精神、力气或资源,不是无效的举动就是会产生副作用或反作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从对右圆(事实)的专注,调整到对线条(关系)的觉察与反思上,也就是从事实的关注调整到对关系的探索,真正地在意并关照当下孩子所呈现的状态,那么亲子关系原有紧绷、对立的状态会得到松动、缓解。

因为真正会产生影响的,其实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上面图示中线条的部分。

那么这个关系由谁来决定?由谁来选择呢?

肯定是作为家长的“我”,具体来讲,我是如何看待当下自己的想法、情绪、期待、需求等,这是孩子行为真正的“因”,而孩子的行为是“果”。

我们不在“因”上努力,难道还要在“果”上下功夫吗?我想这个答案,大家心里都不言而喻。

已经呈现的出来的结果,是过往的累积,而关系则处于当下,过往无从改变,当下却可以选择。

如果,你发现跟自己的关系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惯性,这只说明,自己内在的心逐渐僵化,经常被自己、被孩子、被别人情绪勒索,导致自我行为的固化,难以变通而已。

我的经验是,你可以暂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如何照顾好现在的自己?我想跟自己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当下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什么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什么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 02 —

以帮助孩子为名 映照出内心脆弱与恐惧

明明是我跟自己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导致孩子呈现出各种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很多家长表达的却是——我该如何帮助孩子?

这种念头是怎么来的?你有没有反思过呢?

其实,这种以帮助孩子为名的念头,表面分析是父母无意识地想控制孩子的行为,想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掌握孩子的未来,是对孩子会天然健康成长地不信任。

如果敢于扪心自问,你会发现其根源还是在于自己内心深处:害怕孩子教不好,自己会觉得丢脸,恐惧放任不管孩子,自己晚年得不到幸福。

简单一句话概括——以帮助孩子为名,映照出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恐惧。

为什么你经常会有“帮助孩子”这样的想法呢?

因为,你的底层价值观“父母永远是对的”禁锢了自己,也就是,类似对与错、好与坏、善与恶这样的二元对立信念,常常驱使你用“帮助孩子”作为借口,以来逃避内心的脆弱与恐惧。

所以,我们就会理直气壮地认为管教孩子,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其出发点都是对的,哪怕明明是错的,也是对的,也是为了孩子好,只是教养方式、方法没有及时调整而已。

这里,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

既然你都是对的,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按照你的意思去做呢?

一个自认为对的道理,孩子都不按照你说的做,有什么用?

老是纠结孩子的对错,不断评价他的好坏,对与错有什么意义?

这么问的缘由,是想让大家面对管教过程中的结果,始终没有正向结果的行为,哪怕理由多充分,道理多么高大上,还是属于无意义的行为。

我经常说,人不要总是在事情的对错上纠结,万事万物都有其正面意义,不要用力刻意追求事情的正确无误!

所以,我提倡父母应该更关注孩子这个人当下的身心状态,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多照顾孩子当下的心情,多倾听孩子当下内心的想法与需求,即使跟你的标准不一样。

可是,很多家长尝试后,就发现痛苦就来了,烦恼就来了——往往当孩子真实说出内心想法与需求后,父母就开始焦虑了。

为什么我们面对孩子不同的想法会焦虑呢?

因为,我们内心深处不允许孩子跟自己不同,无论是想法、行为、情绪,我们希望孩子是跟自己一样的,不一样就意味着不对、意味着会变坏、意味着会犯错!

这种内心深处的不允许又是怎么来的?

根源就来自于成长历程,我们从小就被父母与老师要求:不要害怕,要勇敢面对;不要脆弱,要坚强下去;不要怕苦,要笑着坚持;不要犯错,要听话懂事;

当我们偶尔出现不符合这些标准的行为时,就会被他们的权威惩罚,比如:辱骂、殴打、体罚、不准吃饭、写保证书等,惩罚行为带来的伤害不断强化着这样的二元对立信念。

于是,我们从小养成假装坚强、假装勇敢、假装听话等,慢慢习惯性的压抑或忽略真实感受,惯性就变成了自己活着的面具,内心真实感受没有出口,内在另一个自己不被承认。

比如,某位妈妈的孩子节假日总是喜欢呆在家里玩游戏,妈妈希望孩子能够节假日不要总是在家玩游戏,能够外出运动或者旅游散心,在国庆假期即将来临前,妈妈想问问孩子是否有意愿去旅游。

这是母子俩关于国庆假期安排的沟通片段:

妈妈:儿子,国庆节你是否想去旅游啊?
孩子:不想出去。
妈妈:你不想出去,总是呆在家里,你不怕闷坏自己吗?
孩子:不怕啊,呆在家里挺好的。
妈妈:你是不是就是想趁着假期,多玩些游戏?这么沉迷游戏对你的身体不好啊!
孩子:不用你管,这是我的事!

这位妈妈的困惑是,她尝试着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可是孩子为什么不但不领情,还要与其对抗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引导这位妈妈以第三者的身份去观察这个沟通过程中,自己当时的身心状态与内心活动,具体过程演变与发展如下:

(1)沟通前,感觉自己身体紧绷,胸口堵得慌(身体感觉)

(2)过往的节假日孩子都在玩手机不愿外出(过去的事实)

(3)国庆节孩子会不会也像过去一样啊(对未来的假设)

(4)有些焦虑,想跟孩子好好聊聊(情绪与想法)

(5)希望孩子这次能够听我的外出旅游(想法)

(6)但是孩子不愿意听我的该怎么办,担心涌上心头(想法与情绪)

(7)压抑住焦虑与担心,小心翼翼开始沟通(压抑感受)

(8)沟通中,孩子的回答被判断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想法)

(9)身体越来越紧绷,呼吸急促,肩膀僵硬(身体感觉)

(10)愤怒涌上来随即压抑,忍不住开始说教或反驳(压抑感受与惯性行为)

当我帮这位妈妈回看了这段过程后,问她这样的沟通结果是自己想要的吗?对孩子当时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对孩子这个人又是怎么看的呢?

这位妈妈的回答是,不想要这样无效的结果,不理解孩子宅在家中的想法及行为,认为现在的孩子太难管教了,一点都不听话,都不知道体谅父母的用心良苦!

我告诉这位妈妈,在这个沟通中我看到了她内心深处许多的不行、不懂、不要、不想、不能、不要。这些“不”不仅有对自己的,更多是对孩子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当面对上述各种“不”时,父母内心深处感到强烈的排斥,习惯性的反应是一边压抑忽略真实感受(好像“没事”般),另一边是扩大膨胀(强化那些“不”)。

如果你看明白了这点,你自然会认同:

父母常说的“对孩子负责任或无私付出”基本就是条件交换,当亲子沟通中无意识地去强化上述那些“不”,亲子关系最终就演变成一种情绪勒索与控制。

所以,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要打着“帮助孩子”的旗帜,试图摆脱自己内心的恐惧与脆弱,先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痛苦,才能看到亲子关系冲突背后的正面意义。

— 03 —

保持身心平衡 才能好好解决问题

我不仅是一名亲子沟通教练,同时也是两枚青春期孩子的父亲。教养当中,我常遇到自己跟孩子冲突的情景,我也会因为内心的恐惧与脆弱导致自己痛苦。

当感觉痛苦时,我会先关照好自己的身体,而不会像大部分人习惯先处理“心”,不论是想法或情绪,我都会先放到一旁。

比如,每当发现自己很疲惫时,我会利用工作闲余空当,进行观呼吸练习,或者回家后先躺10-20分钟做身体扫描,小憩片刻。这些简单的练习,让我疲惫的身体重获能量,就不会容易迁怒于家人。

为什么要先关照好自己的身体呢?

因为,当痛苦的想法在脑海中浮现后,我们的心通常很乱,胡思乱想,可能比平常更不受控制。

或者,此时的心可能会突然变得僵硬,过度理性,底层信念完全支配了想法,心中只有事情没有心情,所有真实感受与觉察能力完全被压抑住。

所以,如果从心入手,会比较麻烦,不是太紊乱很难整理,就是太坚硬打不开,或者过度自以为是而不自知。

这时候最容易处理的是其实是“身”,因为身体只活在当下,不会跑到过去、未来或想象。

身体的感觉忠实地反映着当下的真实心情,并且身与心是高度关联的,如果身体获得关照,重新恢复平衡后,比较容易在当下安顿好心。

身心一旦获得平衡,大脑的思考就不会太紊乱或太过于处于单一信念角度,在处理事情时更能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本质、起因等,这样解决问题就更有机会抓对方向。

我经常开玩笑说,很多家长解决孩子问题束手无策时,才去无奈地“静待花开”,而我一直是“自管花开”,前者的花是指孩子的改变,而我的花是指自己的内心成长。

我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我只管这朵花开得漂亮,只想用身教的效能散发自己的光、热和香气。

如果发现孩子竟然还要被言语说服,那就只能证明我内心这朵花散发的“香气”还不够。

没关系,这不是孩子的错,这是我的错。我会继续努力。

我继续迎着烈日骄阳,风吹雨打,不断向内探索,让自己不断地看见内心中另外一个自己,争取我的“花香”有一天能够吸引到他。

我这朵花,只管自己盛开。

当我觉得亲子关系紧绷时,就对自己说:花香不够。

我,始终不倦怠,也不苟且,继续努力!

【作者】壹心大哥,叛逆期亲子沟通教练,父母心灵成长顾问,1对1指导叛逆厌学的孩子父母,在家庭教育与自我成长方面,厘清父母痛苦真相,发现教养问题本质,掌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