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接南沙和市区的地铁十八号线今日开通啦!登上这辆最高时速160公里的“湾区蓝”列车,你不但能在半小时内抵达副中心南沙,还能……找到最早的广州人。最早的广州人,不在老城区越秀,不在中心城区荔湾海珠天河,竟然在南沙?

今天我们将从“南沙人”说起,聊聊最早的广州人是怎么发现的,长什么样;以前的广州人吃什么,穿什么,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今天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和数千年前的先民有什么关系。

“南沙人”惊现记

2001年3月初的一个清晨,南沙鹿颈村的考古工地正常开工,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据广州市考古所的张强禄老师回忆,在一个探方内突然挖出了人头骨。当地村民都不敢相信这块祖祖辈辈耕作了几百年的土地下居然埋着人骨,有人将信将疑,还用手铲去敲打刚刚出露的额骨。考古人员最初也难以置信,头骨出露处地势低洼,分布有墓葬的可能性很低。恢复正常的发掘秩序后,考古人员仔细分析了墓葬的堆积状态和叠压打破关系,认定这是一处打破商时期文化层的遗迹单位。知道是埋着人骨的墓葬,聘请的工人怎么也不愿意继续清理了。考古队员亲自上阵,用了一天的时间把这位沉睡地下的“南沙人”完完整整地清理出来。

出土时,“南沙人”保存基本完整,下额骨、盆骨、肢骨有缺损。骨架为仰身直肢葬,双臂并拢,右手放置在腹部,左手压在臀下,右腿斜依左腿,留出空间放置四件随葬陶器,头朝东南方向。考古专家现场对骨骼做了加固,之后又联合体质人类学专家进行观察和测量等全面的科学鉴定,最终得出一张“南沙人”的身份名片:

人种:南亚蒙古人种,蒙古人种(俗称“黄种人”)主要支系之一

性别:男

年龄:推测终年45-50岁,在当时可算长寿者

身高:推测生前身高约1.70米,在今天看来个子也不低

年代:距今约3500年前,接近商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沙人”墓葬平剖面图

鉴定结果显示,“南沙人”骨架是目前已知广州地区保存最为完整、时代最早的人体骨骼标本,堪称为最早的广州人。根据体质人类学测量的数据,结合当地现有人种的体质特征,考古学家制作了“南沙人”的复原像,有面部短宽,低阔鼻型,较宽颧骨等南方人典型的面部特征。结合佛山河宕遗址、香港马湾东湾仔北遗址、东莞蚝岗遗址等珠三角地区出土的完整史前人类骨架来看,他们具有非常相似的、比黄河流域史前居民更富有类似热带种族的一些特征,反映珠三角和环珠江口古代居民在体质形态上,可能具有同类性质和共同的种族形成史,为研究百越族人的体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贵资料。

香港男性“马湾人”复原像

香港女性“马湾人”复原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蚝岗人”复原像

“南沙人”复原像

3500年前的“南沙人”骨架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古代墓葬人体骨架的保存相当不易。常识告诉我们,人体骨架埋上几十年,往往都腐朽成渣了,这是物质演变的普遍规律。其次是保存环境,珠三角的土质酸性,对骨质的腐蚀性较强。第三是历代人类活动的侵扰,“南沙人”出土地点原来为一处高丘,只是被历年的土地平整所夷平了,附近还发现了一截保存基本完好的肢骨,显示这里原来不止一处墓葬,很可能是数千年前先民们的一片墓地,猜测这截肢骨的主人埋藏深度比较浅,其余部位被人类活动破坏了。

那么,3500年前的“南沙人”骨架为什么能基本完好地保存下来呢?除了埋藏较深幸免于人类扰动以外,“南沙人”所处的地层中包含数量众多的贝壳等有机物,富含钙质,对人体骨骼有保护、防腐和固化作用,骨骼因钙化而变硬变结实,所以得以保存至今。

从性质上看,南沙鹿颈遗址属于珠三角地区两种典型的史前文化遗存——沙丘遗址和贝丘遗址的交错分布。沙丘遗址主要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海滨或海岛的海湾地带,比如香港、澳门、珠海、深圳、中山南部等地,如香港马湾遗址,“马湾人”就出土于纯沙堆积中的墓葬。贝丘遗址,以地层中有先民食用后遗弃的大量贝壳堆积物为特征,集中在三角洲中北部的佛山、三水、高要、东莞和增城等地,如东莞蚝岗遗址和佛山河宕遗址。南沙鹿颈遗址早期为沙丘遗址,第二期为贝丘遗址,“南沙人”墓葬正好侵入了贝丘堆积的地层之中。“蚝岗人”和“河宕人”能保存下来,应当也与贝丘遗址的特点密切相关。

女性“马湾人”墓葬平面图

图中1-9为贝壳

总体而言,沙丘遗址相对靠南而贝丘遗址相对靠北,但实际上二者往往紧密相连,而且食物都主要从水中获得,都能发现为数不少的贝壳等遗存,这大概是二者都有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出土的原因。根据碳十四测定,“蚝岗人”约5000岁,“马湾人”和“河宕人”约4000岁,相比之下3500岁的“南沙人”算是这个大湾区史前天团的小鲜肉了。

史前“南沙人”是怎样生活的

南沙鹿颈遗址三面环山,北面向海,有山有水,对捕捞、采集、狩猎等人类原始活动非常有利。考古工作者在“南沙人”出土区域发现了房址活动面、灰坑(古人利用凹坑倾倒垃圾形成的遗迹)等先民的生活遗迹和丰富的堆积,为我们展现了一幅3000-4000年前广州先民的生活图景。

生产工具方面,有石斧、石锛、石凿等用于砍伐打凿的器物,其中有肩石器、有段石锛是中国南方地区的典型石器,踪迹播及我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并自岭南向东南亚、南亚乃至环太平地区等地区传播。有一种观点认为,石锛是用来制作独木舟的工具。

有肩有段石锛

“有肩”指石器肩部突起

“有段”指石锛背部有横脊、凹槽或台阶,形成上下两部分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当时南沙人的狩猎工具有矛、戈、箭镞等,较大的进步和跨越还在于大量用动物肢骨、鹿角、蚌壳等物质来制作箭镞、镖、锥等远射或远投工具。考古出土了不少保存得相当完整的水鹿角,显然当时这里活跃着水鹿。用于捕捞的石网坠数量不少,结网系网坠的捕捞方式在当时也许很流行。保存下来的鱼鳖类动物骨头很多,甚至还有鳄鱼骨,以蚌为代表的各种贝壳更是不计其数,吃得一点也不差。看来,今天广州人爱吃海鲜、河鲜、野味的传统,可以远溯到数千年前。

当时的人们穿什么?推测他们穿的主要是用树皮纤维加工而成的衣服,遗址中出土的大量陶纺轮大概就是捻线的工具了。谈到纺织物,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南方地区的一个文化特征——印纹陶,有一种说法是它的诞生和纺织物、编织物密切相关,因为最初的印纹多为编织纹、席纹、绳纹等。据说,印纹陶可能推动了原始青瓷的产生,还影响过中原地区青铜器的纹饰风格,其踪迹远及东南亚、南亚等地。南沙鹿颈遗址就出土了不少印纹陶,其纹路丰富多样,十分精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出土陶器的纹饰

有证据显示礼仪制度在逐渐产生。遗址出土了一件磨制精细的有领玉环残件和一件上部残断的石璋,带有较强的商文化因素。除此以外,环珠江口区域如香港马湾遗址等也有类似器物出土,表明来自中原的商文化和礼仪制度逐渐向南浸润传播。

石璋

有领玉环

由此可见,南沙鹿颈遗址不但对了解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面貌、生态环境、动植物分布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岭南文化外向性和包容性的一个侧影。我们可以想象,数千年前的广州先民,也许曾以原始的方式连接和接纳相隔遥远的其他文明。如今地区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南沙作为大湾区的几何中心,交通网络的构建和腾飞,让一幅更广远的发展图景徐徐展开。

参考文献:

张强禄:《史前惊醒“南沙人”》

韩康信:《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出土人骨鉴定》

邹兴华:《香港马湾岛东湾仔北史前遗址发掘简报》

麦英豪:《(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的范例》

《铢积寸累——广州考古十年出土文物选粹》

《广州文物考古集——广州考古五十年文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南沙人复原头像展示于广州博物馆,南沙人骨架则被整体保存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仓库。要探寻最早广州人的足迹,除了乘十八号线,来镇海楼,一样可以满足你~

参观贴士

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主馆址镇海楼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概”,是明清以来“羊城八景”之一。广州博物馆现除镇海楼展区外,另有仲元楼展区,并下辖两个分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文中提及的部分文物在镇海楼内的常设展览“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二楼展厅展出展出。

参观防疫要求

防疫期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进馆出示预约码并现场扫通行码,显示为“绿码”方可通行。请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现象,请您及时就医;游客需全程佩戴口罩参观,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感谢您对广州博物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关于我们

ABOUT US

扫码获取更多

FOLLOW US

购票及预约信息

TICKET INFOMATION

撰文 | 李明晖

排版 | 梁颖妍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