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青岛市崂山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党的百年辉煌征程中汲取勇气和力量,跟着群众学,带着群众干,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坚持把有没有提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的本领,有没有提高治国理政、破解难题的能力水平,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履职清单”,梳理确定由区级领导推进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78项、各街道和部门承担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389项、全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清单11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研究推出一批新的惠民新政,解决好了一批群众急盼的民生难题,确保学习教育纵深推进、取得实效,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和获得感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僵尸车”不再“僵”下去

日前,崂山区数字城管07号采集员刘广海在巡查时发现,位于新锦路与新利路交口东侧停放一辆疑似“僵尸车”。他立即拿出手机进行拍照,填报相关信息,通过城管通终端智信系统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数字城管平台收到信息后,快速立案,10分钟内,就将任务分发到责任单位中韩街道办事处。次日,中韩街道办事处上传清理“僵尸车”完成后图片信息,平台核查完毕后结案。事件成功处置的背后,得益于崂山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单位部门相互学史力行,真抓实干,共同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不懈努力。

“僵尸车”既占据着原本十分紧缺的车位或公共空间,又严重影响着周边的环境与卫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群众反映强烈。为此,崂山区按照从群众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大力推进解决民生实事突出问题,将“僵尸车”清理整治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清单,开展了“僵尸车”集中清理整治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思路。

截至目前,崂山区清理整治“僵尸车”223辆,出动人员521人次,搜查道路233 条,宣传教育80次,整治成效明显。

顶格推进,形成合力。崂山区将“僵尸车”清理整治工作列为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清单,由区委主要领导主动认领,亲自挂帅推动。制定《“僵尸车”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整治区域、整治对象、整治时限及责任分工,压紧压实整治任务。每周进行工作调度,更新清理统计数据,加强日常摸排并建立工作台账。同时,定期梳理制发《“僵尸车”集中清理整治专报》,阶段性总结前期工作,形成有重点、有步骤、有目标、系统性的问题解决经验及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

畅通渠道,抓好落实。广泛收集听取群众反映意见,通过“12319”城管热线,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崂山融媒“创城民眼”等民众沟通渠道,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同步开展违章停车整治、道路交通整治,优化道路交通出行环境。同时,在“12319” 热线中设置崂山“僵尸车”治理专场,由崂山区城市管理局、综合执法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等做客上线,听取群众对崂山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方面反映的问题和诉求。目前,已开展多期专场整治,形成了“僵尸车”治理的崂山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充分发挥“三长一站”(楼院长、街巷长、区片长+城市治理服务站)基层治理优势,结合社会治理中心和各街道办事处网格员、区城市管理局数字化采集员巡查作用,发动群众参与治理,及时发现身边问题,形成“群众有呼,部门有应”的城市治理新格局。对于滁州路与劲松五路(崂山区界)桥下存量“僵尸车”问题,彻底清理之后,城管部门结合清理工作,对桥下空间进行综合整治,栽植金边黄杨、金森女贞苗木约 900 平方米,铺设人行道 100 余平方米,切实改善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科技赋能,让城市管理更“聪明”。在“僵尸车”清理过程中,数字城管采集员、社会治理网格员等采集力量,对巡查发现问题车辆后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由数字城管平台设立问题整改时限,派遣至责任单位。责任单位清理“僵尸车”完成后,平台核对后结案,若发现整改不彻底或未整改现象,平台系统将不予结案退回责任单位重新办理。对在市政道路上存在的“僵尸车”及机动车违章停放情况,数字化平台确定责任单位的唯一性,两分钟之内自动派遣至交警部门,进一步提高案件办理效能。从多措并举的“会治理”到数据比对的“慧治理”,崂山区不断查问题堵漏洞,实现城市道路内的“僵尸车”动态清零。

下一步,崂山区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效。对已清理的“僵尸车”建立台账, 重点巡查,并持续做好已发现但未处理的难点“僵尸车” 清理工作,防止回潮。利用“12319”和“12345” 服务热线、“点·靓青岛”微信小程序等拓宽群众反映渠道,研究探索有奖举报,及时高效发现和处理“僵尸车”,不断巩固整治成效,最大限度还道于车、还道于民。

串改并化解“问题产权”

“盼了这么多年,在家门口拿到了房产证,真是太高兴了!”9月24日,崂山区东盛花园业主王先生从崂山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不动产权证,难掩激动的神情,连连感慨。日前,青岛市崂山区解决了困扰东盛花园群众多年的“拿证”难题,为东盛花园小区2513户业主现场办理不动产权证。据介绍,这是青岛市首例进社区为“问题产权”项目集中办证。

东盛花园商品房属于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为让老百姓尽快拿到房产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崂山区建立了“问题产权”项目池,全面掌握城镇居民住房和民营企业不动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并将电视问政、群众信访等多渠道反映的符合化解条件的项目实时纳入“问题产权”范围。对区政府已明确化解路径的“问题产权”项目,建立牵头部门+主体部门+责任部门的三级联动和督导机制,进行实时调度、实时更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政策实、措施硬,责任清、督导准。崂山区相关部门主动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找路径,依据国家关于城镇居民住房产权历史遗留问题有关政策,采用“并行办理”的办法,把原来先“追缴土地出让金”后“不动产权登记发证”的“串联”模式调整为两项“并联”模式,为商品房业主先行办理不动产权证。

据悉,“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崂山区先后完成了海逸翠庭、未名山庄、北村新苑等16个项目5205户的化解工作,提前半年完成年初预定2900户的化解目标,化解率全市并列第一。

“四合一”让企业办事不再难

“这次我们办理雨污水接入手续还涉及到占掘路,本来需要分两次办理,恰好赶上了市政设施建设类四合一‘一事全办’新政,只填写了一张申请表,准备了一套申报材料,确实方便了很多,也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青岛全球财富中心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拓展部曲宏坤在谈到自己近期的一次办事经历中深有感触地说。

崂山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为企业解难题作为学史力行的重要内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企业、重点项目现场,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调度资源、在一线解决问题,积极探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务实举措。谋划区域未来发展之道,通过努力让一家家企业爬坡过坎,逆势奔跑。为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少跑腿,一次办成一件事。

近日,崂山区抓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划转时机,将“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工程建设涉及城市绿地、树木审批”、“因工程建设需要拆除、改动、迁移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审核”和“雨水、污水设施及专用排水设施接入城市管网方案备案”四个审批事项合并为“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实行一张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实现全国领先,进一步增强了办事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绕网上办、自助办存在的堵点问题,崂山区优化升级24小时自助服务区,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企业证章无感领取服务,推动形成了“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的“全程不见面审批”闭环服务。在崂山区行政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布设20余台智能自助终端,企业登记、税务、医保、社保等200余项高频民生事项实现7*24小时自助办理。同时,设置企业证章自助服务柜,利用区块链+政务数据云平台技术,打通企业开办审批系统与证照自取柜系统,企业开办的执照、公章领取由“跑窗口”变为“24小时智能随心办”。办事群众办理企业开办业务后,当天未领取执照和印章,也未选择免费邮寄服务的,执照和证章将统一放置在企业证章自助服务柜中;同时,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提醒及验证码,企业负责人或委托人凭验证码在自助柜上刷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验证,签字确认后即可领取企业公章,在为企业提供便利的同时,切实保障了企业证章和政务数据的安全性。

学史力行不是一句话,造福群众永无止境。据崂山区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任务11项中,已经完成4项,正在推进的7项;区级领导“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78项,已经完成31项,正在推进的47项;各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389项,已完成186项,正在推进的203项。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梁太宏 崔维兵 董福杰 孙俊杰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