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清华金融评论》高级编辑王晔君、秦婷

9月27日,据央行官网披露,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于9月24日召开2021年三季度例会。在货币政策、小微企业贷款以及汇率市场化改革等多方面,本次会议整体上延续了前两个季度例会的态度,也新增了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等内容。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中还首次提到了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 做好宏观政策衔接

近期,宏观调控部门多次强调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表明宏观政策正在积极对国内外新出现的风险挑战作出回应。9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要跟踪分析经济走势,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有效性,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加强财政、金融、就业政策联动,稳定市场合理预期。

此次央行会议再次明确,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外部冲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毕吉耀认为,虽然今年以来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能够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国内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近期包括出口在内的生产需求主要指标出现边际走弱迹象,加之基数变动因素导致的“前高后低”走势会更加明显,下半年和明年初经济运行仍可能面临波动风险。因此,要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在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同时,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主动发力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波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明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努力保持四季度和明年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在会议上强调,要做好跨周期调节,统筹考虑当前出台的政策措施和预留明年政策空间,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稳定好市场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出现大起伏。

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中小微企业的生存问题就屡次登上国务院议事桌。进入202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亦多次聚焦小微企业,出台各类纾困、帮扶政策。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信息,2021年7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7.0,比上月下降0.2点,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连续4个月回落,恢复速度继续放缓。此外,在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小型企业PMI为48.2%,连续4个月低于临界点,亦表明小型企业景气水平持续偏低,生产经营压力较大。

相比上一次例会,此次例会更加突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会议明确,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牵引带动作用,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工作,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延续了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但强调了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显示当前货币政策最主要的目标还是实体经济的情况,也说明了央行意识到国内经济面临着实际的问题,经济动能趋弱的压力越来越明显。

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例会特别提到了“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这一措辞或是对过去两个月信贷大滑坡的回应。

央行数据显示,8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2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增631亿元。其中,新增居民贷款同比少增三成,企(事)业单位虽然同比增加1166亿元,但多增部分全部来自票据融资。而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虽然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但是,多增部分全部来自企业票据融资。

8月23日,央行召开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时同样强调,要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解读称,整体上看,货币和信用扩张增速放缓,同时有效融资需求转弱,需要做好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加大力度提振内需,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加大结构性政策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用好已经出台的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支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提到,要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牵引带动作用,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工作,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

在明明看来,推动再贷款加速落地将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再贷款引导下投放的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同档次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等恢复发展也将刺激其相关产业的生产融资需求。

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

会议提到,“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而二季度例会的表述为“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以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从“研究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到“有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可以看出,促进“双碳”目标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或已准备就绪,将进入实施阶段。

3月22日,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全国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时,首次提出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8月,央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设立情况。据央行介绍,该碳减排支持工具提供优惠利率融资,精准直达支持绿色发展,并能有效撬动社会资金促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可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即明确支持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金融机构可计算贷款带动的碳减排量,由第三方专业机构验证金融机构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人民银行将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扎实推进碳排放信息披露和绿色金融评价,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有序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彭立峰近日表示。

中国工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金融稳定理事会气候相关金融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专家刘瑞霞在《》(点击订阅)2021年4月刊上撰文指出,目前,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气候风险的评估需求。为助力我国“碳中和”愿景目标,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对气候风险的认知程度,采取策略积极应对气候风险。

在完善碳减排压力测试方面,刘瑞霞建议,应优化压力测试模型,完善情景假设,探索构建动态压力测试模型。确定碳减排对信用风险影响的行业压力测试范围,充分评估高碳排放重点行业的风险变化。

罕见提及房地产市场 强调维护市场健康发展

原本“金九”是销售旺季,但今年房地产市场却格外冷清。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1-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以及房地产行业数据,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跌幅快速走阔至-15.5%和-18.7%,而7月的数据则分别为-8.5%和-7.1%。而且,从9月前两周来看,销售面积同比跌幅仍接近两成,销售降温趋势仍在延续。

市场降温的信号已被房地产链条的各个环节所感知,房地产市场投资、销售以及房价数据整体下滑,受融资收紧与销售回款放缓两头夹击,房企流动性进一步承压,生存发展面临挑战,甚至引发市场对风险加剧的担忧。

此次会议提出再次提及“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媒体梳理发现,在央行官网披露的从2009年第一季度至今的所有央行货币政策季度例会的新闻稿中,这也是12年来“房地产”内容首次被提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在《》(点击订阅)6月刊撰文表示,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热点城市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来遏制房地产投机,但效果并不理想,以深圳为例,2020年7月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打压房价,但自年底开始市场再次出现异动。房价是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房地产调控需要多方协调。

中指研究院分析人士指出,本次央行货币政策例会首提房地产,释放维稳信号,响应了中央对下半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坚持房地产市场稳字当头,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当前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编辑:王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