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之前的《龙猫》到《天堂电影院》,这两年迎来了不少经典电影重映。当在银幕上重温熟悉的光影,又是另一种触动。

而最近令人激动的,则是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豆瓣 8.9 分,由久石让配乐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在十月底要上映了。

这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评价就是:看完它,我想去当入殓师。

一个“恐怖”的职业,却被拍出了无可比拟的温情和治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一个失业的大提琴手

乐手离开乐团后可以怎样再就业?

教书、写歌、或者休息几年然后加入新的乐团...但像下面这个故事一般,进入一个完全新领域的,还真是前所未见。

来自日本的小林大悟是一名大提琴手,他十分热爱音乐,还曾贷款了 1800 万日元只为买入心仪的大提琴。

毕竟连马友友老师都说,不是每个大提琴手都能拥有自己的大提琴。

但时运不济,他所在的乐团生存艰难并解散了,于是小林卖掉了大提琴,和妻子搬回了乡下。

当务之急是找到一份新的工作。

小林在报纸上得知有一份工作待遇不错,且没有经验要求,于是很快去到了刊载的公司地址。

一进门,他被这个公司“吓坏了”:

公司里赫然摆着几副棺材;而他要做的工作,是入殓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觉得太恐怖不想干的小林,又因为工资太高,而决定瞒着妻子偷偷干下去。

有人说,在殡仪馆里工作,如果拿的钱多,也可以理解。

但小林大悟的这份工作,正常人真的没法忍受。

他要全裸扮演尸体拍广告;

面对的第一具尸体就是霉烂的;

最可怕的是有后遗症:见到新鲜的动物身体,小林跑去卫生间吐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已经很是心疼:不仅要面对工作中的状况,还得面临妻离子散的风险,为什么不选择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呢?哪怕钱少一点。

但令人讶异的是,在接下来,小林爱上了这份工作。

// 一份最“恐怖”的工作

原来,之前的工作只是“接近”,而入殓师的工作,小林还尚未接触:而这一次,他观看了社长做这份工作的全程。

将逝者身体擦拭干净;

帮助逝者穿上衣服;

帮她画上好看的妆;

以及,帮她入棺。

对于旁观者而言,这四个步骤也许如同过眼云烟,但对于从事者小林而言,却是一种极大的震撼。

这不是一种处理尸体一般的公事公办。

而是将她依旧当成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

这不仅是执行式的理性和耐心,更是一种尊重和用心体会。

但在这个时候,妻子却发现了他的工作,并且表示无法接受而选择了离开 —— 而小林选择继续将这份工作做下去。

// 一次与人生的和解

有些人就会说,小林连家庭都可以弃之于不顾,未免太过漠然。

电影没有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巧妙地安排了另一个契机:一次偶然之下,妻子看见了小林工作的全程。

这一次的逝者,是小林和妻子都认识的澡堂老板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见小林细致地为老人家整理仪容,穿好衣服,妻子潸然泪下。

在宏大的死亡议题面前,所有的情感都如此渺小。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

而是穿过一扇门,

进入另一个阶段。”

小林遇见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对象:有小孩,有老人,有变性人,有孤苦者:每一次告别,他都付出了全部的情感。

但最情绪达到至高点的还是最后一段:小林最重要的一位服务对象,是他的亲生父亲。

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离他而去,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内心一直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意。

而这一次,他在死去的父亲的手中,找到了一枚石头:那是父子曾经的回忆

他对父亲的怨意,也烟消云散:与此同时,他理解了曾经被自己觉得很糟糕的父亲的爱,也理解了母亲对父亲的情感。

同时也明白了自己人生中最根本的课题:死亡是无可避免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用眼泪来告别。

但你仍然能在无数意识到这些无可挽回的事情的时刻,去抱紧眼前人。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个人在告别的时候总会有遗憾

对于小林而言,没有在母亲死去的时候陪在他身边是一种遗憾;

未能陪伴妻子怀孕的全程是一种遗憾;

没有能在父亲生前和解是一种遗憾;

甚至对于职业本身,他没能继续从事喜欢的大提琴事业,也是一种遗憾;

并且,在某些时刻,这些遗憾将被定格,然后再无可能完满。

但人生的意义,也许不是这些错过,而是在你意识到这些遗憾的下一秒,去珍惜。

小林选择成为入殓师,并将它做到了极致,这是另一个维度的完满:而这两年疫情,也许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再从事心爱的工作,但当到了另一个领域,去理解并将它们做好 ——于是避免了再次错过

除了故事线本身对匠人精神的探讨,对亲情和死亡的共悟,另一处比较打动人的是音乐对于影片的升华。

当主人公每一次拉起大提琴,低悠沉长的旋律就像生命的流动那样;而当久石让的《Memory》响起,记忆碎片被拾起,每一个瞬间都应存在被赋予意义。

有人说,可能是因为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在听马友友。但无论如何,对生命的共感,可以存在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里。

去体察并且真心理解手中的工作;去和身边的爱人来一场沟通;去以庄严且真诚的情绪去面对每一场告别。

如果生命以结果论,那么死亡会使万事虚无;但如果生命是一种过程,那么包括死亡在内:爱、失落、遗憾、都是值得全心全意认真对待的节点。

“偶尔,我们也需要自己治愈自己。“

最治愈的日本奶奶,一生写了一本书

点击视频号 更多精彩内容

美好制造优选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