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了魏王曹丕,自此延续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寿终正寝。但盘踞在西南一隅的刘备等人,试图要挽救大汉,于是在汉献帝禅让的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重建大汉。但仅仅过了42年,刘备等人复兴汉室的理想,也随着刘禅在成都门前的开城投降宣告破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人心思汉,就在蜀汉灭亡41年后,又一群人打起了大汉的旗帜,不过这群人既不是汉室宗亲,也不是什么汉朝老臣,而是曾经大汉王朝曾经的死对头——匈奴人的后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曾经是大汉最危险的敌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曾经被匈奴人围困于白登山之上。但大汉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实力大增,在汉武帝时期主动出击,讨伐匈奴。匈奴经过从汉武帝到汉宣帝数十年的打击后,实力大不如前,匈奴内部的部落为了争夺资源,还爆发了内战。于是一部分的匈奴人在汉元帝时期,决定采取依附大汉的策略。

从此以后,这部分依附大汉的匈奴人便开始汉化,甚至还认为祖上曾经娶过大汉的公主,认为自己身体也同样流淌着大汉皇室的血液。一些部落的首领还将曾经汉朝的国姓“刘”作为的汉姓。匈奴人刘渊,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匈奴贵族。

刘渊真实的出生年份已经不可靠,但在他的少年时代,大汉王朝已经分裂成了魏蜀吴三国。在曹魏接受汉献帝禅让之后,也顺带接过了大汉对于刘渊所在匈奴部落的管辖权。虽然此时的匈奴已经投靠了中原王朝,但出于过去的对立记忆,无论是汉、魏还是晋,并不完全信任这些匈奴人。因此当时的中原朝廷要求匈奴各部要把首领的儿子送到中原来当质子,刘渊便是当时的匈奴送到中原的质子之一。

在中原当质子期间,刘渊见识到了中原的高度发达的文明,他希望自己也能在这片高度发达的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毕竟是匈奴的质子,在世家大族把持下的朝廷中,没有他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没多久,刘渊就等到了机会 。晋武帝去世后,新即位的晋惠帝根本无力把控政局,其他有实力的司马氏诸王纷纷起兵争夺王位,由此开始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大大削弱了晋王朝的国力,西晋王朝再也无法控制刘渊所在的匈奴诸部。刘渊决定以自己的匈奴部落为核心,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304年,刘渊正式宣布起兵反晋。

刘渊自己本身就非常向往大汉,他认为自己一个匈奴人都向往大汉,何况是汉人。而且由于西晋贵族的残酷剥削,大量的汉人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他们一定非常怀念在汉朝的日子。于是为了为了争取广大汉人的支持,刘渊打出了大汉王朝的旗帜。

在起兵之后不久,刘渊就打出了大汉的旗号,宣布自己为汉王。刘渊提出“兄亡弟绍”的说法,以匈奴是汉朝宗室表兄弟的名义,要继承大汉王朝的法统。

在刘渊称王祭天的仪式上,刘渊自称自己为汉室宗亲后裔,宣布自己的汉政权延续的是蜀汉的法统,还给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追谥为孝怀皇帝。而灭亡蜀汉的曹魏和继承曹魏的西晋都被刘渊视作僭越的”伪“政权。至此,一个由匈奴人为统治核心的大汉政权出现在中国的北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从名号上看,刘渊是复兴汉室,但这个所谓的汉室,却保留了大量的匈奴人的政治习俗,汉王在其中的权力并不大。这与刘渊心目中的大汉背道而驰,他希望的是建立一个完完全全的大汉,不仅仅只是大汉的名号,或者起码自己能够拥有大汉皇帝的权力。

到了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在自己建立的大汉内部推行汉朝的官制用以取代原先匈奴的制度。但无论刘渊怎么努力,他的大汉的底色还是匈奴。他所推行的汉官制度,不过是把原先匈奴的官名换成了汉名,官员还是原先的那批匈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渊去世后,他的四子刘聪和长子刘和为了争夺帝位而展开厮杀。最终是四子刘聪夺取了帝位。相比父亲刘渊,刘聪并没有那么深复兴汉室的执念。在刘聪在位期间,汉灭了西晋,俘虏了两任西晋皇帝。灭掉西晋后,刘聪便没有了斗志,专注于享乐。而且他还把东汉后期宠幸外戚和宦官的毛病也学了进来,将朝政弄的乌烟瘴气。

刘聪去世后,这批匈奴人建立汉帝国和他们灭掉的西晋王朝一样,爆发了内乱。最终内乱被宗室刘曜平定,但此时的汉也元气大伤,原先依附于汉的一些部族也起兵自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稳定人心,已经夺取汉大权的刘曜正式登基称帝,但他放弃了汉的国号,将国号改成了赵,意味自己继承的是晋的正统。这其实就是颠覆了过去刘渊的所建立的大汉法统。但刘曜的努力还是也没挽救这个政权,最终这个匈奴建立的大汉帝国,在改名为”赵“后没多久,就灰飞烟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渊开启了北方游牧民族统治中原的时代,经过数百年的胡汉之间的厮杀和融合后,终于诞生了强大的隋唐帝国。但在隋唐帝国的荣耀之下,谁还能记得当年那个执着复兴汉室的匈奴青年呢?

参考文献:

(唐)房玄龄等《晋书》

杨涛:《五胡十六国时期汉赵政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