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运会激战正酣,运动健儿展英姿、洒热血。在东莞,更有赛场下群众健身涌动的全民热潮。运动员与健身者共同挥洒体育的激情与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点在一项评选表彰中得到印证。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表彰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经推荐审核以及公示等环节,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10家单位“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授予李泽等6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据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东莞市全民健身工作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利益抓起,致力于推动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体育服务、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文化,群众体育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

战绩佳,10家单位6名个人获表彰

据了解,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每四年举办一次,是体育系统最高规格表彰,历史传承久、导向意义大,是全国体育领域的大事。

逐梦奋进,重在全民参与。在此次评选表彰工作中,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东莞市体育中心、东莞市南城街道办事处、东莞市长安镇、东莞市凤岗镇、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东莞市篮球协会、东莞市爱心志愿者协会(东莞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东莞市大朗篮球协会、广东世纪城羽毛球俱乐部10个单位获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泽、东莞市滨江体育公园管理所副主任索江伟、东莞市大朗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三级主任科员梁满芬、东莞市东城体育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章新宏、东莞市麻涌镇体育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李金、东莞市石龙镇体育管理服务中心中级教练员主任陈苏媚等6人分别获得“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

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是近年来东莞体育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他们为体育工作者作出了表率,为新时代东莞体育工作贡献了力量。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坚持把体育作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东莞体育工作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机制全,落实任务强组织

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是东莞健全全民健身的主要思路。当前,东莞市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将全民健身工作“三纳入”,即纳入东莞市体育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制定并下发了《东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每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群众体育或全民健身工作被纳入市政府年度规划;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

在组织上,东莞鼓励有条件的体育项目成立单项体育协会或体育俱乐部,充分发挥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在该体育单项发展领域内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东莞市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促进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东莞出台《东莞市体育社会组织登记事项前置审查工作细则(暂行)》,对申请成立体育社会组织发起人进行严格审查,并对体育社会组织的运作情况进行普查,包括党建工作、团队建设、财务状况、公益活动等方面,对存在问题的社会组织,要求整改,以保障体育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活动多,打造品牌增场地

近些年来,东莞公园的体育设施越来越多,社区里锻炼的人越来越密,体育赛事越来越丰富……群众在体育运动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全民健身的理念不断写下新注脚。

在体育设施上,东莞市各级政府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乡总体规划,重视安排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项目发展用地,一批批全民健身设施建在了百姓的家门口。

截至2020年12月底,东莞市体育场地设施总数量为17687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22平方米,各镇(街道)全部建有3000平方米以上全民健身广场(体育公园),实现100%覆盖。15分钟健身圈逐步完善。

场地设施增加后,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并参与到赛事中,关注体育、参与锻炼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每年,东莞市群众体育活动以“全民健身日”启动仪式为抓手,把主要精力放在精心营造全市性的群众体育品牌上,形成带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并重点深度打造全国篮球城市品牌、市民运动会、时尚运动节。

借助品牌赛事的东风,各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每年每个协会都至少举办一次全市性的单项体育活动,同时也积极组队参与到全市各类体育活动中,以及代表东莞市参加省、兄弟城市的各类赛事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每年全市群众性赛事活动,参与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活动有近400次。”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一名工作负责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导专,提升服务显热情

全民健身活动的推广,也需要更多专业指导,不断壮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也因此拥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在东莞,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培训机制不断优化,目前,东莞市已培训26000多人。

为摸清全市全民健身“家底”和实际状况,东莞市还全面开展年度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扩大监测样本数量,提高样本检测质量,每年监测样本近6000多个,并逐步开展样本跟踪监测服务。

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点建设,不断完善办公场所、人员配备、经费使用,以及指导员培训、注册、志愿服务等工作……当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体育人口比例达到40%以上。

【策划】靳延明

【撰文】龚菊 龚名扬

【摄影】龚名扬

【作者】 龚菊 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