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江小橘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想,我最希望重新来过的一天应该是3个月前。

那段时间,我疲于加班。

晚上吃完饭,看着在客厅玩玩具的儿子,我忽然想让他帮我做下家务。

于是,我用了最直接的办法,告诉他:

帮我刷一次碗,奖励1元钱;扫一次地,奖励1元钱;擦一次桌子,奖励1元钱……

我想,这不就跟老师奖励小红花一样么?只不过我的奖励更为直观和刺激而已。

果然不出我所料,儿子先是一愣,然后就爽快地答应了。

我也尝到了正面奖励的甜头。

1元钱不算多,换回一个做家务的儿子,值。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对劲。

他开始和我讨价还价:

“妈妈,我今天收拾自己的玩具了,是不是可以奖励我1元钱?”

“我今天自己洗漱,是不是奖励我1元钱?”

“我今天没看电视,是不是奖励我1元钱?”

最可气的是,这些本来就是他应该做到的事情啊。我若不答应,他就开始耍赖,嚷嚷着表现好为什么没有奖励?

直到那时,我才发现,是我用错了奖励的方法。我以为只要有外部激励,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好。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

怕就怕,没有奖励就不努力

美国教育改革家艾尔菲·科恩曾说,奖励会将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乏味。

这是因为,外部激励本身的行为就是一种“消极暗示”。

邻居家的老二一张嘴就露出上面的小黑牙,还不全是牙,有的牙只剩半截牙根。邻居向我哭诉,孩子小时候吃糖吃多了。

原来,老二一出生就生得弱小。为了鼓励他好好吃饭,奶奶每次都说,“乖孙子,把饭吃完,奖励你一颗糖果。”

久而久之,聪明的老二马上悟出点儿门道来:“我要是想吃糖果,不好好吃饭就是最快的捷径。”

老二越发不肯好好吃饭,饭桌上闹一会儿,答应给糖果了,立马乖乖吃东西。

这还不算什么,狡猾的孩子开始变本加厉起来。

闹得越凶,奶奶给得糖果就越多。

以前1颗糖果就能解决吃饭的问题,现在却要5颗糖果,就像有了耐受性一样。

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承诺的奖赏要越来越多。一旦没有了奖赏,孩子很可能会立马放弃。

不禁想起心理课上,老师分享的那个“老人与小孩”的故事。

一群小孩一直在老人门前踢足球,这让老人很是烦扰。他三番五次提出了自己的请求,都没有什么效果。

直到有一天,他对孩子们说,你们来我门前踢足球吧,我给你们10元钱。

孩子们高兴极了。有球踢有钱赚,何乐不为呢?

孩子们的兴奋劲儿没超过一周,老人说,最近手头儿紧,给你们5块钱来踢球吧。

孩子们心里有些不痛快,说好的10块钱怎么变成5块了,好在还有钱,踢就踢吧。

又过了一周,老人一脸愁容地对孩子们说,从明天开始,我就不能给你们钱踢球了,因为我实在支付不起了。

孩子们一听,一百个不乐意。不给钱了谁还给你踢球?

等到了第二天,老人的门前果然没有了孩子们的身影。不让孩子踢球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原来,外在的物质或金钱奖励很容易第一时间达到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奖赏会慢慢变成一种上瘾行为,一旦停止,很容易被反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恰当的奖励,不如不奖励

有人会说,孩子做得好,当然要奖励,物质奖励一波,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这和大多数家长的观点不谋而合,谁还没许诺过,考好了给你买变形金刚或者芭比娃娃之类的话?

实际上,育儿专家张思莱曾说,奖励不当,可能比惩罚还会让孩子消极;

总给物质奖励,孩子有可能会比较“功利”、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事情,并不有利于成长。

就好像背唐诗,如果孩子本身愿意背,他就会想知道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充分地想了解它。

而如果靠汉堡包和薯条的诱惑背唐诗,孩子的脑袋里只有食物的欲望,为了得到味蕾的享受,选择死记硬背。

这样带来的效果就是,短期来看,确实起到了激发学习的作用。但是时间久了,学习会越来越没有动力,成绩很可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究其根本原因,外部奖励实际上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控制型奖励,利用奖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操控,试图让他满足父母的期待。

时间一长,孩子能够体会出其中的端倪来,就不肯乖乖就范了。

《乔家的儿女》里面的文启岸,就有一个爱用控制型奖赏的妈妈。

妈妈规定这次成绩要考多少分,就有一条漂亮的裙子或者一盒意大利的巧克力。所以,启岸很努力地想考个好成绩。

可是,结果却屡次令人不满意。

索性,有点儿破罐破摔的势头。

不要裙子也好,巧克力不吃也罢,对学习开始提不起一点儿兴趣,成绩也下滑得厉害。

好端端的一个学霸苗子愣是到了找家教补习的地步。

是啊,考得好有赏,考不好怎么办呢?谁又能够保证自己每次都考好呢?这样有条件的鼓励无形中成了孩子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给孩子外部激励,不如激发他的内驱力

既然这样奖励不行,又不想不奖励,到底怎样做才能给予孩子想要的支持呢?

1、少一些外部奖励,多一些言语鼓励

《小王子》里这样说,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就是语言,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日本的综艺节目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节目组找来4位普通的女性,进行为期50天的观察实验。

结果发现,他人的言语对颜值有着莫大的影响。

参与节目的素人小姐姐桔梗需要上一个意大利语课程。

没想到,意大利老师除了教意大利语外,还很擅长夸人。

“你的黑色头发和红色眼眶很配啊。”

“你的发音很标准啊。”

“你穿的T恤简单又可爱,和你的性格很像啊。”

连续被夸了50天后,桔梗从开始的性格腼腆,不爱和人说话,成天戴着口罩,到最后可以主动和男生聊天吃饭。

最关键的是,她变得自信起来,摘掉了口罩,每天都带着笑容。

对孩子也是一样,经常说一些令人愉悦和振奋的话,本身就是对他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认可,相对于奖品这种“外动力”,这才是一种“内动力”。

2、与其说“你真棒”,不如说“谢谢你”

即使夸奖的效果突出,也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说“你真棒”。

在心理学上,把做一件对他人有用的事情称为“利他心”。当孩子做了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我们衷心地表达出感谢,这会让孩子获得贡献感,内心拥有自我认可感。

孩子帮忙分担家务了,不要夸一句“你真棒”,而是真诚地说,“谢谢你帮我刷碗了,妈妈减轻了一项家务,轻松不少。”

孩子在路上看到别人扔的垃圾捡起来,不要夸一句“你真棒”,而是细心地指出,“妈妈替环卫叔叔谢谢你,毕竟他们不能随时随地发现垃圾,你既帮了叔叔一个小忙,又保护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只有孩子内心变得充盈强大,他才会从心底里要变得更好更优秀。

3、不要俯视与控制,而要尊重与守护

大多数父母都不太会把孩子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个体,总是喜欢用父母的权威命令孩子,你要这样做,才能得到我的奖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这样说道,

孩子们能感觉到你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们身上。

因为孩子的表现让你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你才夸奖他们,这一点他们是很容易察觉的。

久而久之,这样的后果,可能就像文启岸对妈妈吼的那样,

“我是个人,不是你的玩偶。”

你觉得好才是好,你觉得对才是对,你觉得该奖励才奖励,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挫败感。

而想要孩子拥有自己的成就感,需要你的尊重和守护,陪他一起努力,努力的过程远比理想的结果更重要。

心理学上一个名词叫“德西效应”,指当人们正在做一件对他来说有一定乐趣的事情的时候,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这项活动的内在动力。

这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的一个著名的实验。

德西随机找了一些学生单独去做有趣的智力难题。

他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奖励组,一组为无奖励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两组学生做完难题后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是,奖励组的学生每解出一道难题,就奖励1美元,

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阶段,在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时间,观察学生是否做题,以此来探究学生对做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在休息时间里,无奖励组的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解题,

而奖励组的学生对解题的兴趣衰减迅速,并不喜欢占用自己的时间来攻克难题。

对应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一定要注意为他鼓劲儿的方式,千万不要消磨掉他的“内动力”。

拥有内动力的孩子,才是一台迈着步子向前走的永动机。

—— End ——

作者:江小橘,爱吃橘子爱看江的机械工程师,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一手专心画图,一手耐心带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