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记否,9月初监管提出财险三年目标?

· 2023年综合费用率较2020年底降低10个百分点以上。

· 非车险业务比重较2020年底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 承保盈利公司覆盖面较2020年底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

为了实现“一降两升”的目标,监管提出了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的要求。其中,科技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各险企都在铆足劲在科技领域发力,其中科技化十足的众安保险再次在科技领域加码。

近日,众安发布《关于大额未上市股权投资》,拟对旗下科技子公司众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科技”)进行20亿元的大额增资。

该计划随着9月18日众安保险发布的《关于大额未上市股权投资》(实际出资阶段)信息报告开始落地。第一步,增资8亿元,众安保险将分批次对众安科技注资。

如此大额的增资,于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而言,并不是小数目。面对需要巨大投入的科技,众安保险下一步将如何走?如何将其转化成可见的“实力”?

聚焦众安

科技输出见成效

继续加码20亿

事实上,这也并非是众安科技的首次增资。在2016年、2018年、2019年,众安保险分别向众安科技增资4.5亿元、9亿元、16亿元,合计29.5亿元。如果加上此次拟增资的20亿元,众安科技注册资本将达到50亿元。

而且,截至增资协议签署当日,众安科技投资余额(注册资本金50亿元)占众安保险2021年二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2.71%。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为75.46亿元(不包括公司以自有资金投资的保险类企业股权),占众安保险2021年二季度末总资产的比例为19.18%。

从以上数据,可见众安保险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

说起众安保险,行业的第一印象是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而科技的布局,一直是众安保险重点突出及发力的方向。2016年5月,众安保险首次出资5000万元全资设立众安科技,并将经营战略定位于“保险+科技”双引擎驱动,坚持将科技与保险进行全流程的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保险价值链。

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下,众安科技获得了明显的发展。众安科技曾经对外透露,已经在2020年完成了业务生产、增长、保障三大产品系列的全面数字化升级,同时众安科技还将对外提数字化转型咨询,研发一体化解决方案咨询等服务,为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赋能。

另外,众安科技还建设了研发一体化平台,包含项目协作、CI/CD、质量测试、监控告警、数据度量等IT工具,满足业务从提出到上线的一站式“端到端”的方案需求。

可以说,在科技上,众安保险的脚步一直没停。同样,科技也给众安保险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众安保险研发投入达到4.8亿元,同比上升13.3%;实现科技输出收入约2.663亿元,同比增长122.1%,签约保险产业链客户44家,较2020年同期新增16家。

受益于科技驱动,2021年上半年,众安保险实现了首次承保盈利,综合成本率为99.4%,较2020年同期的103.5%改善了4.1个百分点。

放眼行业

财险三年目标明确线上化标准

科技成突破口

“到2022年,车险、农险、意外险、短期健康险、家财险等业务领域线上化率达到80%以上,其他领域线上化水平显著提高。”财险未来三年的经营目标,需要科技的加持来实现。

近期,在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推动财产保险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保险公司立足保障本源,创新拓展“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内涵与实现形式,链接社会化服务资源,探索服务型保险产品,有效提升增值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同时,监管部门还鼓励保险公司积极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增强风险识别、监测、预警等风险管理专业能力,主动提供防灾减损服务,从源头降低风险损失,推动行业由转移分散为主的风险等量管理模式,向风险减量管理服务模式转型。

一系列的鼓励与支持,都体现出科技在当下发展环境中的重要性。除监管的鼓励外,各家险企也开启了对科技的投入。尤其是上市险企,对于科技的热忱更是丝毫不减。

例如,平安将“科技”和“生态”概念引入战略布局,并专门成立了平安科技。2021年上半年,平安科技业务总收入488.09亿元,同比增长14.2%,营运利润69.62亿元,同比增长72.1%。未来,平安科技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用科技赋能管理创新,将科技广泛运用于金融、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助力企业、机构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及数字化转型。

由太平人寿和太平养老投资的太平科创(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近期成立,经营范围涵盖技术开发、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企业管理咨询、物业管理等。

此外,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等头部险企均在科技板块持续发力。例如,2021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科技整体架构升级换代,数字生态效应持续放大,累计开放标准服务3029个,较2020年底增加78%;中国太保在大健康、大数据、大区域战略推进中,上半年子公司与筹建中的太保金科签署共享服务协议,研发中心在上海、成都、武汉三地既分工又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险企也已针对“精细化、集约化发展”的2023年目标开始讨探科技加码的力量。近日,华农财险携手精友科技举办开放日,分享车险理赔系统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转型之路,以求促进公司对科技的认知同频、促使科技进步与公司发展的协作高效、实现科技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再回头看一出生就嵌入互联网基因的众安,2020年年末,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曾发布《年度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报告》,其中指出,保险企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生态的机遇开启,行业在转型中将得以迎接以数字化为核心架构的下一个黄金时代。而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当前保险机构在产品、营销、核保、理赔、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等领域的创新优化与价值重塑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而在科技的刺激与影响下,保险业也正在改变原来的发展思路。

展望未来

投入大或造成资金压力

但科技回报需放长线

当然,科技的热度不可否认。但作为一个投入巨大的领域,科技的回报并不像保费收入那样立竿见影,科技所走的路线,是嵌入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需要长期培育。

有资料显示,保险机构的IT建设其实已近十年,而且在2010-2018年期间,保险机构的IT投入增速基本维持在10%以上。当下,中国保险业数字化升级步入第三阶段,相较此前的保险信息化建设,保险体系中的核心系统已完全升级,新一代核心系统将满足全域数字场景中保险科技的应用需求。

但这一过程,需要的是更多的投资。有机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中国保险机构科技投入总规模达319.5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保险机构科技投入规模可保持近15%的快速增长,在2023年保险科技投入将达546.5亿元。

在如此高额的投入下,很多机构会思量很多。毕竟,投入与回报需要结合考虑。

而回到众安保险,同样也免不了这样的“尴尬”,其科技板块仍处于持续投入尚未盈利过程。具体来看,据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众安科技板块合计亏损约8.39亿元。今年上半年,其净亏损1.37亿元,同比增加约22.1%。科技板块本身的不盈利并可怕,能够尽可能赋能业务就是一大成功。

科技的投入是巨大的,但科技所带来的效果正在逐渐显现。效益面前,科技还需要用长远的目光来看,放长线,钓大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