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9月24日以来,新华网推出《融媒看大同》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展现大同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斗不止、步履坚实,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的历程与收获。第二篇讲述从“一煤独大”到“百花齐放”,富裕大同如何“炼成”。

编者按

煤炭、云冈石窟、黄花……说到山西大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记忆印记。曾为“两朝重镇、三代京华”的大同,是“煤都”亦是“古都”。如今的大同已大为不同,正不断破除煤炭依赖,深挖资源优势,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经济转型发展、提升城市品质等,绘制一幅美丽、富裕、幸福大同新画卷。

新华网太原9月25日电 从2015年到2020年,大同GDP从984.98亿元增加到1369.9亿元;“十三五”期间,煤都大同产业结构从“煤电独大”变为“多业支撑”;过去五年,大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跑赢GDP增速……

经济强、企业壮、百姓富的画卷在塞北大地徐徐展开,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富裕大同正加速炼成。

转型加动力 经济强起来

灵丘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新华网 发

在大同说起“云”,可能不是蓝天上飘的白云。

在大同市灵丘县的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一排排蓝、白色数据存储设备悄无声息地“云”上作业,将能源变为数据从“云”上输出。

吸引秦淮数据集团的正是塞北的凉爽、煤都的能源。“数据中心是高载能产业,24小时不间断用电,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大同可再生能源供应充足、山西也专门出台支持新兴产业的电价配套政策,这对我们很有吸引力。”秦淮数据集团环首都·太行山基地负责人段卫东透露。

大同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有丰富的能源“家底”,煤、石墨、玄武岩、地热温泉等资源丰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同累计为国家贡献优质动力煤30多亿吨。大同兴于煤也困于煤,过度依赖煤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化、初级化。

转型发展,舍此别无他途。近年来,大同谋划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将转型作为统揽经济工作的总纲,实现多点开花。

——煤文章主要“落笔”净煤,以“减”“优”“绿”为抓手,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煤矿减量重组,实现煤炭绿色智能安全开采。过去五年,大同累计退出煤炭过剩产能2200万吨,煤矿先进产能占比从不足20%提高到90.7%。目前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653万千瓦。

——非煤文章聚焦“六新”,引进落地一批新能源项目,并将此作为转型主攻方向。大同还在着力构建“1+4+6”现代产业体系,即以传统产业煤电为基础,着力打造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文化旅游、新能源4个百亿级产业,围绕大数据、新材料、电子信息、通用航空、现代纺织、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6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大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从五年前的9.7%提升到18.3%。

在此过程中,大同还在探索大数据与新能源联动发展,由输煤输电转而输数据输算力,加快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目前,大同已引进秦淮数据、中联数据、普云数据等项目,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和区域带动效应。预计到2022年,大同市数据服务器规模将由现在的20万台增加到80万台,集聚“网、智、数、器、芯”的大数据全产业链将基本形成。

“一煤为基、四马拉车、六新崛起,大同正从‘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表示,大同当前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大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构筑“硬支撑”。

数据显示,大同市“一煤独大”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目前,大同非煤工业占比近一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37.2:57.4。

创新添活力 企业壮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调度指挥中心。新华网 发

清晨,在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矿调度指挥中心,技术工人魏志强开始了他一天的“采煤”工作:“采煤设备确认完毕,可以远程操控。”发出指令没过几秒钟,便得到了井下智能化工作面工作人员的确认。

得益于煤矿智能化建设,煤企“老大哥”晋能控股集团告别传统的采煤方式,走出了智能化开采新路径。目前,该集团下属煤业集团已建成18座矿井27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智能化装备产能达到8900万吨。

在大同,这样的“龙头”企业有不少。

致力于铁路装备制造的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商用汽车变速箱的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它们为大同前进乃至国家发展贡献“制造力量”。据统计,2020年大同装备制造园区近60家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10.7%。

“前浪”如火如荼,“后浪”马不停蹄。

作为近年来转型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同近年来借通航“御风飞翔”。这里已建成通航产业园区、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北岳机场,引进飞机制造、航空发动机等项目,基本形成集研发制造、教育培训、空中运输、应急救援、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新格局。如今,大同是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市,承担通航“领飞”的使命。

企业百家争鸣、产业百花齐放的背后,是大同走南闯北招商路。近年来,大同北上南下招商引资,让更过的企业到塞北投资兴业,让更多的项目在大同落地生根长成参天大树。

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和战略需要,大同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作为重点,向央企、国企、有实力民营企业抛出“橄榄枝”。2020年,大同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8个,签约总投资额达1519.8亿元。

外面的企业来了,遇到困难怎么办?大同又努力当一名合格的“店小二”,着力优化经济生态,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我们将破除一切阻碍市场主体发展的显性制度和隐形壁垒,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努力创建无差别、无障碍、无后顾之忧,可预期、可信赖、可发展的‘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在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助力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专场招商推介会上,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向企业家郑重承诺。

据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冯清华介绍,自2017年开展“承诺制”改革以来,开发区实施承诺制的项目数量年均增长81%,事项办理时限平均降低9.6个工作日。

依靠一以贯之的招商诚意、言而有信的优惠政策,大同陆续引进了秦淮大数据、京东集团、上海中能集团等一批大企业。“五年来,大同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由182户增至目364户,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同市工信局运行监测服务科曹尚飞介说。

脱贫汇合力 百姓富起来

火山脚下的黄花基地。新华网 发(李鸣放 摄)

每年7月,都是云州区黄花基地最忙碌的时候,采摘、收购、晾晒、深加工……小黄花正成为大产业。曾是国定贫困县的云州区,近年来将黄花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目前已种植面积达26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18.4亿元。

大同作为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的重点区域,有云州、阳高、灵丘等6个贫困县,2014年的贫困发生率达18.36%。为啃下“硬骨头”,大同提出“最当紧的事是扶贫、最能干的人给扶贫、最急需的钱物给扶贫”。

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集中攻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大同将重点放在抓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抓巩固提升、抓产业振兴、抓乡村治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奶牛坐“转椅”、牛粪有妙用、花园式小区……近日,不少媒体聚焦云冈区的杨家窑村,在此领略塞北村落的振兴动力。从2004年到2020年,杨家窑村经济总产值由122万元增长到10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1万元提高到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11元增加到5万元。

“负债村”摇身一变为“富裕村”。杨家窑的蝶变,是大同市近年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缩影。

“我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三年实现‘翻番’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两年实现‘翻番’目标。”据国家统计局大同调查队队长王勇介绍,随着近年来大同市城乡统筹工作的逐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比也在逐年缩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老百姓凭双手致富。大同近年来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值得关注的是,在稳就业、扩大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同市还在转型发展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招聘力度。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7月,大同城镇新增就业30760人。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实现“同频”,在王勇看来,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是保证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石和保证。“十三五”期间,大同全体居民收入年均增速达到7.67%。

与此同时,收入增多助推居民城乡居民消费迭代升级,由生存型逐渐向发展型转变。大同市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6年的11785元增长到2020年的15740元。消费“马车”动力充沛,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来 源:新华网

新闻综述:经济强 企业壮 百姓富

引领富裕大同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央媒关注大同】新华网 融媒看大同系列报道之——从“一煤独大”到“百花齐放”,富裕大同如何“炼成”?

过去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一心一意促转型,凝心聚力谋发展,产业结构从“煤电独大”变为“多业支撑”,大同GDP从984.98亿元增加到1363.9亿元,实现了经济强、企业壮、百姓富这一富裕大同新局面。

编 辑 :张靖靖

审 核:张少华

监 审:高 伟

监 制:柳海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载是一种美德,分享是一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