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康路上不停步,基层治理“造”幸福。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之际,昭通市37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在接续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治理营养,不断讲述着一个个美妙、动人的治理故事,传递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铿锵音符,形成了易地搬迁社区治理后续扶持“昭通模式”,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一步跨千年的35.47万名群众过得更开心、活得更幸福。

构建“三大体系”,排忧解难“聚民心”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

昭通市搬迁安置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凝聚人、服务人、管理人、改变人为目的,树立现代城市、现代社区管理理念,探索创新“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群众自治”的治理模式,不断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在解决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中凝聚人心,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构建网格管理体系。构建“总网格长(街道党委书记、主任)+一级网格长(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二级网格长(片区长)+网格员(楼栋长)的社区网格管理格局,成立111个党组织、配备社区干部537名,设置楼栋长827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管理格局,做到基层治理“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事不出格、化解在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构建便民服务体系。以服务安置区群众为宗旨,从迁出地、迁入地及相关部门抽派人员组建44个便民服务工作组,建立43个调解室、35个警务室、30个就业服务站,设立民政、社保、就业、卫计等“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在9个万人以上安置区,按照一安置区一派出所、一社区一警务室的标准,设立派出所9个、成立调解和治保委员会56个,设置警务执勤点94个,组建群防群治巡逻队28支657人,安装“天眼”监控3299个,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为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实施“四大行动”,志智双扶“添动力”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志智双扶,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发展才有活力。

昭通搬迁安置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青年之家、技能培训学校等活动场所,深入推进扶志扶智工作,推动易地搬迁群众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不断转变,生活质量、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有效激发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实施感恩教育行动。在安置区建设村史馆,展现时代变迁,留住乡愁,引导群众知恩图报、感恩奋进。大力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鼓励党员、群众主动讲,坚持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其中,镇雄县六个大中型安置区累计开展扶志扶智感恩教育18场次,6000余人受益,反响特好。

实施文明提升行动。以操家理务、法治教育、文明礼仪、家教家风等为主要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守法、诚信、有礼,摒弃陈规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其中,永善县累计开展生活技能、操家理务、法治教育等培训220余场次,3.2万余人次受益。

实施技能培训行动。全面打造“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多层次培训体系,实现“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促稳定、以稳定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各安置点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4.75万人次。

实施激励引导行动。依托“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平台,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全面形成尊老爱幼、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等良好氛围。昭阳区2万余人次搬迁群众以积分兑换所需生活用品4.3万余件。靖安、卯家湾安置区共评选出文明楼栋23栋,文明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示范户、致富带头人、“好婆婆”“好媳妇”等799户(人)。

推进“三大工程”,关心关爱“兜幸福”

兜底特殊群体的幸福,就兜住了整个社会幸福的下线。

昭通市搬迁安置区立足群众所需、社区所能,聚焦特殊困难群体关爱,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搭建智慧社区、打造幸福餐厅、建设扶贫车间,破解“办事难、吃饭难、就业难”等实际问题,让服务更有温度,让治理更有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进智慧社区服务工程。打造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开设“有事找社区、办事指南、联系社区、社区网格”等服务栏目,以户为单位、以人为落点,进行细致的标签化识别,实行“红黄绿”分类分策管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方式,拓宽“我为群众办实事”渠道,重点对就业不稳定的低收入“黄色群体”和鳏、寡、孤、独、残等特殊困难“红色群体”开展关爱帮扶,为易地搬迁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社区精细化服务和系统化治理水平。

推进幸福餐厅暖心工程。民以食为天,民生“食”最大。为改善特殊困难群体生活质量,陆续在9个万人以上的安置区建设新时代幸福餐厅,推出“现场用餐+互联网、电话点餐”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安置区特困、孤寡、独居、高龄、失能、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吃饭难问题,让家中劳动力能够安心工作,让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彻底解决了“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问题。

推进特殊群体增收工程。针对有就业意愿但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以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在全市安置区周边建成扶贫车间40万平方米、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48家,完成商铺招商招租32.26万平方米、引进商家1400余户,建设农业产业基地近8万亩,6万余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同时,开发绿化、保洁、看护员、就业信息员等公益岗位1.01万个,让特殊群众持续增收。靖安安置区引进苗族工艺制作展销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搭建了就业平台,实现顾家、传艺、增收三不误。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市委学教办 通讯员 胡华玉 马晶

监制/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陈合松 蒋睿

投稿/822996965@qq.com

警告:即日起,“微昭通”微信公众号(wei-zhaotong)所推发图文信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媒体平台、自媒体账号等以任何形式自“微昭通”转载推送,一经发现,严肃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