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宅&泰来坊

# 上海城市考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座城市的印记是什么?

# 沈宅 #

江宁路 1325号

沈宅位于江宁路1325号,建于1935—1937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属晚期独栋石库门建筑精品

沈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宁路俯瞰图

高密度建筑中,与众不同、气质大方的沈宅

上海市江宁路位于静安区和普陀区,在租界时期命名为戈登路(Gordon Road)。这是一条十分多元化的马路,从南到北分布着歌舞厅、豪宅、石库门里弄民居、宗教建筑、纺织工业区等,几乎一个城市应有的元素都浓缩于此,江宁路暗暗诉说着一座城市的风情。

著名的上海针织五厂(前身公和棉织厂)曾设址于此,民国时期荣家企业申新纺织厂也在此开办中国纺织染业补习学校

SHANGHAI

△公和棉织厂股款收据图

上海纺织五厂前身为公和棉织厂,民国28年由陈瑞棠、楼剑峰合资创办,设址戈登路(今江宁路)550弄39号,民国32年,改为股份有限公司。

如今江宁路的纺织业繁盛不在,还留有当年纺织业盛况的痕迹的,就是这普陀区人民医院的名字了。

SHANGHAI

普陀区人民医院又名上海纺织第一医院,解放后成为上海市纺织局所属的职工医院,为纺织系统职工及家属的医疗保健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这家医院的背后藏了一栋非常漂亮的老建筑,这便是沈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宅的背面图

这座青砖老房子,是一户姓沈的人家自建的独栋,属于典型的晚期独栋石库门精品建筑,如今依然作为民居存在。

△闲居的老人

这栋房子的考究体现在方方面面。

“建筑外墙为青砖清水墙,屋面为机平瓦,南立面厢房二层设小型阳台,东西山墙有西式装饰,所有窗户均有精美的铁艺防盗窗。该石库门住宅的二层屋面除正屋为坡顶外,东西厢房和后楼屋顶均为晒台,通过建在二层东西山墙的露天楼梯可达厢房上部的晒台,后楼晒台则由过道天井两侧的水泥楼梯到达,这种大面积的晒台在传统的石库门建筑中较为少见。”

先来说说这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门头的装饰,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是比较经典的上世纪30年代、比较晚期的石库门风格,三开间左右两边对称,刻画和细节精美而不复杂。

再看看这大门

说实话,我们城考一行人

看到这张大门的图时,

都非常惊讶。

沈宅有一个相当恢弘气派的门楼,因为铁门被沈家老伯锁住无法亲眼得见,因此仅从图片窥知一二。

大门十分精致美观,重复线条与集合块体的应用,给人以装饰派艺术(Art Deco)的风格,同时又有传统云纹元素在其中,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元素的融合十分的考究。

铁艺

沈宅不仅在建筑方面讲究,铁艺也十分精细。

# 泰来坊 #

江宁路1353弄2~22号

泰来坊是以砖木结构,南侧的三排单间都以单开间石库门形式建造,而最北端的1361弄则出现了广式石库门建筑(没有天井)。

有意思的是,虽说是从2~22号,实际上每条弄堂仅仅只有双号,总共只有11户人家

这里的建筑基本都经过改造。解放前在普陀区境内仅有安远路上的金城里才是唯一有三层楼建筑的里弄,泰来坊是房管部门为了解决居住问题的权宜之计,只能算是“假三层”。

泰来坊的门牌也属于中西融合的装饰派艺术风格。

正中央有两个散发光芒的太阳,在两边也各自有个太阳,严谨的三角形的图形使用,这些都是装饰艺术派喜好的元素。相对于沈宅大门的简约,泰来坊门牌的雕刻更显得丰富细致

以往

如今

虽然说是十分有特色,不过因为采光等不符合现代居住要求,本就狭窄的弄堂显得更加阴暗潮湿。尽管门牌好看,但内里十分拥挤,每家每户连单独的门牌都没有。

因此泰来坊的大部分门面已经被封,拆迁也已经提上日程。

# 城市里的“老”建筑 #

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一个城市的印记是什么?

建筑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地方,它们往往展示了某一时段内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和当时的风土人情,某种意义上,建筑就是历史。

不论是恢宏大气的沈宅,还是拥挤的泰来坊,它们都是上海过往的证明。

SHANGHAI

△ 已拆除的石门一路大中里 2007

时间永不停步,未来也会成为历史。

建筑站在城市里,城市的印记就隐匿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