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期,相信你已经在微信、微博上看到了一些关于限电的消息。比如,绍兴当地的一些企业、东北一些居民等等。

他们发出了游丝般的声音,若有若无,零碎而散落,一开始让人将信将疑。

今天,关于限电的词条,终于冲上了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分别点开看了下,一条主要集中在东北,比如新京报的一则报道说,9月23日,沈阳市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部分区域限制供电,有道路因信号灯没电产生拥堵。9月26日,新京报记者从沈阳市工信局获悉,因电力缺口巨大,为保证电网安全所以限制供电,后续将全力保障民生用电。

一条是国家电网客服的回应,也是在9月26日。

回应里有句重点:实际上,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

而稍早些时候,21世纪经济报道已经报道,限电、停产,正在席卷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省份。受此影响,9月22日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了关于限电停产的公告。

但真正作为“严肃新闻”出圈的,我觉得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一段评论,在我的朋友圈刷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的措辞,不可谓不严厉。也因此赢得了不少网友的称赞。

的确,用电是一种民生,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还算得上是最基本的民生之一。单想想没有网的日子,人们就像丢了魂一样,更别提没有电了。

有网友给《人民日报》留言说,“终于知道为啥拉闸限电了”。这句话字很少,但却内含了多少情绪和问题啊。

终于知道,说明此前一直并不知道。人们都知道停电了,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也难怪《人民日报》的评论里,充满了愤懑和责备的语气。

我们常说以人民为中心,什么叫做以人民为中心?一个很简单的衡量方式就是:人民有没有做主人的感觉,享受不享受充分的权利。

譬如拉闸限电,做出这个决策前,就应该通知居民,并解释到位,赢得民众的许可和配合。换句话说,如果当地的民众都理解到位了,做好停电的准备了,也就会少了那些网络上的吐槽和批评。

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先是社交媒体上真真假假的消息,然后是自媒体模棱两可的描述,接着是媒体断断续续的报道,再接着,更多的人知道限电了,形成舆论了,我们才看到权威官方的回应和解释。

再然后,《人民日报》官微推出评论,提出质问和批评,人们的讨论才敞开嘴巴来,让事件得以上了热搜。

所以,透过这次事件,我们还可以看出,我们的舆论议事机制,似乎也出现了某种微妙的问题。它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需要特别的强力推动的。

“拉闸限电”这个话题的形成,并不如一朵莲花的盛开,也不似一颗石子入水的涟漪,而更像是一个带锁的密箱,只有插入钥匙,才能打开。

或许,这才是我们更应该反思的。这种舆论打开方式,显得纷繁而沉重,僵硬而机械,随意而偶然。

这种舆论监督和反馈模式太滞后,太被动,也太不应该。

而它让人不舒服、不高兴、不支持,也多少有点活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