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又一重大项目落地

9月26日

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活动以视频连线方式

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

宣告直连成渝“双核”的

第四条铁路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

01

站点亮相!

成渝中线高铁线路图首公开

在铁路成都站(火车北站)举行的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活动上,成渝中线高铁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首次亮相,这条新高铁的沿线站点首次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川观新闻

成渝中线高铁设计起点为重庆北站,往西延伸,经重庆科学站铜梁站大足石刻站安岳站乐至站简州站,穿过龙泉山,抵达终点站成都站火车北站)。

项目线路全长292公里,其中四川省境内段长度189公里,重庆市境内段长度103公里,共设8座车站,其中新建车站6座。配套开展成都枢纽普速功能外迁至十陵南站等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简州至大足石刻段可根据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曲线半径。正线范围桥梁188座176公里,桥梁比重60.4%,隧道39座72公里,隧道比重24.5%。

项目总投资693亿元,其中四川省境内投资470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成渝中线高铁的落地实施,也带来两大期盼。

02

期盼一

运营时速会否突破“天花板”?

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两个“最”字,凸显了成渝中线高铁的份量。

据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渝中线高铁主要技术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正线线间距5米,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这也是目前中国高铁运营的最高时速。

不过,成渝中线高铁的实际速度或将突破这一“天花板”。

2020年1月,成渝中线高铁勘察设计项目招标公告明示,为加强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既有成渝间铁路通道外,还拟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并采用更高技术标准。

今年1月,成渝中线高铁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及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咨询服务招投标方案公示,更明确提出成渝中线高铁“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留400公里/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对一条全长不到300公里的高铁来说,运营时速从350公里提升到400公里,节省的旅行时间有限,诸多业内人士更看重的是其试验价值。事实上,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成渝“双核”间既有的三条铁路大通道,都蕴藏着创新的基因。

1952年建成通车的成渝铁路,让成都和重庆有了铁路通道,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2006年建成通车的遂渝铁路(成遂渝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铁路;2015年建成通车的成渝高铁,2020年经改造,时速由300公里提升为350公里,开国内高铁提速改造先河。

在成渝地区这个创新的“试验场”,能否诞生国内首条运营时速400公里的高铁?值得拭目以待。

03

期盼二

是否能成为成渝“双核”的“催化剂”?

2020年1月,国铁集团进行勘察设计招标,拉开了成渝中线高铁的前期工作;今年8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到今天的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历时不到2年。这样的速度,在国内高铁中属实罕见。

推进之快,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息息相关。“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是铁路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国铁集团建设部负责人直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从前期工作启动以来,就以“加速度”在推进,在短时间内,组织地质调绘8000平方公里,开展全线勘察设计,精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先行。”去年以来,国家层面出炉的涉及“双圈”多个规划,都在强调“双核引领”——这让加强两个“极核”直连,愈加重要。

对比能实现直连的4条铁路大通道,里程最短、速度最快的成渝中线高铁,被寄予厚望。这也符合铁路部门对其定位:“强化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成渝中线高铁的两头,东连重庆科学城、西接成都东部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区域”,位于中部的乐至县也已在规划建设高铁新城。种种迹象,让人对这条“经济大动脉”充满期待。

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将进一步完善西南地区路网结构,缩短两地时空距离,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强化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服务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细化完善设计方案,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环评水保、用地审批等各项准备工作,加快推进成渝中线高铁项目实施。

-END-
红星新闻网 爱看头条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综合自:川观新闻、成都日报锦观

编辑:严诗琪

实习编辑: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