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叱咤欧洲十六载的默克尔正式退出政治舞台。然而,鉴于默克尔在德国乃至欧洲都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她的卸任势必导致欧洲内部出现某些权力“真空”,故此次德国大选不仅仅是“政府更迭”,而是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深刻影响和改变德国和欧洲今后的走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有着“德国铁娘子”之称的默克尔一直奉行多边主义和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主张推动欧洲防务战略自主化。因此,选举后的德国新政府能否延续务实的外交政策、坚持推进军事自治,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此前,美国从阿富汗狼狈撤军,向欧盟“敲响了警钟”;近日,美英澳组建“小圈子”和“白宫撬单法国”,更进一步加深了欧美信任危机,欧盟内部对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的讨论也日趋白热化。然而,一直以来渴望“独立”的欧盟并没有相匹配的强力领导人,在此等情况下,失去默克尔这一“稳定器”的欧洲是否会陷入更深的分裂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人为“超级选举年”绸缪之时,欧洲也在为其“非正式领导体系”的重大变革做准备。多国元首跃跃欲试,试图接替默克尔成为欧盟前进的“引路人”,其中当属法国总统马克龙最为踊跃。据外界分析,马克龙“等这一刻已经等了很久了”,法国在欧盟的影响力或将因此增强。

不过美媒普遍认为,尽管默克尔即将卸任,但马克龙恐怕“难担此大任”。毕竟,他能否赢得明年的法国大选还是个问题。此外,近期因“潜艇风波”而导致的“美法外交危机”的整个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马克龙的实力配不上野心”。

此外,虽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欧洲各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呼吁“北约脑死亡”的马克龙并非危言耸听,但他们既想减轻对美国依赖,又不想永久性地破坏与华盛顿方面关系,不大可能会和法国站在同一阵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预见的是,无论是马克龙还是德国新任总理,暂时都不具备将欧盟凝聚起来的能力。“默克尔时代”的结束或意味着德国强人政治结束,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排除该国进入弱政府时代。

需要警惕的是,中德关系是否会出现“急转弯”?此前,高度开放的默克尔对华态度友好,一向寻求合作共赢。但是,随着中美博弈日益激烈,在美国的强势干预下,其国内亲美分子卷土重来,德国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随之上升。例如去年签署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在今年5月被冻结。

不过,从代表着“稳定”的默克尔多年连任也可得知,德国人民并不像美国那般激进。纵使两国关系出现波动,但最终应该还是会回到由共同利益驱动的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