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在倒下之前公布了一组数据,公开吐露了这么多年,乘客到底欠了他们多少钱。

共享出行时代,网约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方式的带来了便利,但是也暴露了很多潜在的问题,比如结算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滴滴、滴答、还是高德、享道等网约车平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订单结算”漏洞。

一、“逃单”现象日益严重

这年头欠钱的才是大爷,这句话做网约车司机的这几年我是深深体会到了。

前几天接了一单车,100块钱的车费,乘客说到家再付,一连过去四天了都无音讯。还好平台有垫付机制,不至于白跑

想当初在6月15日,那时候滴滴还如日中天。CEO孙枢在公开信中透露,去年一年,滴滴共计向司机师傅发放收入补偿超过5亿元。

其中仅仅因乘客不支付车费进行的垫付就有2.79亿元!

这还只是滴滴,再加上高德、曹操、一喂顺风车等平台,这一数字翻三番都不够。

二、结算机制有问题

跟出租车的支付方式不同,网约车建立之时,为了吸引乘客,结算机制都采用的是先乘后付,乘客只需要用手机号注册下单就能享受到出行服务,订单完成后再进行支付。

本来是惠及乘客的举措,然而这样的便利性却成了小部分人吃“霸王餐”的契机。有人说,如果这样,司机师傅在车上监督乘客完成支付不就得了么?

就算是司机师傅长了个心眼,也挡不住乘客想“赖账”的心,各种托词都有。

部分司机因为金额较大,不断拨打乘客电话,但随后就会被拉黑,并且因为隐私保护措施,司机所能看到的号码都是虚拟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虚拟号失效,乘客就成了“透明人”。

综合来说,虚拟号、不强制付费等措施,保护了乘客的权益,所有的损失只能司机和平台来共同承担。

三、司机束手无策

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想起来之前很火的花小猪,同时滴滴旗下,但是一直因为“不垫付”的机制饱受司机投诉。

因为花小猪的干爹“滴滴”心知肚明,垫付机制亏钱太多了,尤其花小猪的主要受众还是三线城市,乘客不付钱的概率必然进一步加大。

所以说,面对这么多的不确定性,花小猪直接把锅甩给了司机。

而司机这个弱势群体,在电话催收、短信催收、软件发信息催收等方法都失效后,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司机的不满日益尖锐,平台、乘客、司机的三方矛盾与日俱增。

乘客不付钱,平台损失大,司机又吃亏,最后的责任,究竟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