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圣地百年路:青少年学党史》中,新时代小向导大眼福星,带读者探访35个(组)总书记走过的重要党史纪念地,生动讲述红色圣地背后的故事,尤其是新时代以来的新发展新变化。全书以漫画、连环画、历史图片、现代图片等各类图照,立体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红色足迹”,向青少年讲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揭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本书既有历史感、现场感,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党史通俗读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来说,认识核这个可怕的怪物,是从广岛开始的。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空前的浩劫顷刻间降临,两座城市化为废墟,成千上万的生命灰飞烟灭。望着遮天盖地的蘑菇云,美军的投弹手惊呼道:“简直是看见了地狱!”

4年后,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52年10月31日,美国进行了第一次氢弹试验。1953年8月12日,苏联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亟须稳定的外部环境,但战争威胁却挥之不去。中国需要和平,而和平需要实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想方设法争取在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和留学生归国参加工作。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纷纷抛弃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历尽艰辛,相继归国。如“抵得上五个师”的“科学帅才”钱学森、“金博士”物理学家王淦昌,以及彭桓武、邓稼先、朱光亚、程开甲、赵忠尧、肖健、赵九章、姚桐斌、王承书和张文裕等。他们为发展新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尤其是为原子弹的研制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53年,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向党中央建议发展原子能事业,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1954年,李四光主持下的地质部在综合找矿中发现了有工业价值的铀矿资源,毛泽东听说后详细地询问了勘探情况。

1955年1月,周恩来找来李四光和钱三强详细询问了中国核科学研究人员、设备和铀矿资源的情况,以及核反应堆、原子弹的原理和发展核能技术所需要的条件,并告诉他们中国准备研究发展原子能事业。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明确提出:

“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6年3月,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听取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技术的规划设想,会后,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负责导弹的研制工作和航空工业的发展,5月,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导弹技术的决策。

1957年,我国开始研制包括导弹、原子弹在内的尖端武器。

核武器的研制不但保密要求极高,还是一项危险性大、放射性高的工作,通常会放在比较偏僻、安全的地点进行。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1957年5月,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李觉少将,走马上任刚刚成立的二机部九局第一任局长。几经周折,最终选定金银滩为原子弹研制基地。这里四面环山,中间是平地,宜于建厂;这里人口稀少,地域宽阔,便于疏散;这里边远闭塞,利于保密。

1958年5月,中央批准基地选址报告,确定核武器研制基地为02工程,代号为二二一厂,对外称青海矿区。

工厂的建设颇为艰苦,厂址是平均海拔3100米的高原牧区,霜冻期长,经常风雪交加、冰雹大作,一年里就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建设期间又经历了60年代初的自然灾害,经历了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1964年6月,占地570平方公里(原禁区面积1170平方公里)的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终于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科研工作与基地建设同步进行。在基地建设紧锣密鼓进行的时候,邓稼先在北京带领着孙清河、朱建士等十几名新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他们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用了大约1年的时间,对原子弹内部物质运动的全过程进行了9次计算,不但为原子弹理论设计和力学计算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纠正了苏联专家的一个较大的理论错误,他们在1963年3月提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此时,在王淦昌、陈能宽等领导下,研制原子弹的另一项重要基础性课题——爆轰物理试验研究,也在加紧进行。

1964年6月6日,全尺寸的聚合整体爆轰试验成功,这标志着爆炸原子弹的最后一道难关被攻克。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前分成两部分,分别用飞机和冷藏火车运输。火车运行所需的煤经过认真筛选以防混入雷管等爆炸物,沿途经过地区跨越铁路的高压电线临时断电,检查车子的锤子换成铜的以防产生火花……原子弹被精心照顾运到了罗布泊,直到送上铁塔。

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准时起爆。

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中华民族的腰杆硬了。

——《红色圣地百年路:青少年学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出版

作者:李 颖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