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报记者 朱琦 苏报见习记者 陆飞龙

开栏的话

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中共苏州十二届市委工作报告勾画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宏图,明确了目标、吹响了号角,苏州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苏报今起推出“苏州奋进刻度”栏目,围绕经济增长的“苏州速度”、创新创业的“苏州浓度”、文化润泽的“苏州厚度”、社会治理的“苏州精度”、全面从严治党的“苏州强度”等方面,通过对党代会代表、专家学者的深入采访,共话新机遇新使命,共谋新理念新路径,为苏州未来发展聚智聚力。

【报告摘录】

围绕“在率先建设经济体系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推动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升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40%以上,崛起一批新的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五年后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4%,高新技术企业数翻一番、达2万家。年进出口总额保持在3500亿美元左右,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350亿美元。江苏自贸区苏州片区以及中新、中日、中德、海峡两岸等载体联动改革、联动创新、联动开放,中荷合作取得突破,初步构建现代化的开放体系。

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创造了经济增长的“苏州速度”,如何在未来五年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让“苏州速度”有量更有质?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中共苏州十二届市委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推动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这为苏州经济发展扭住了关键、抓住了根本。采访中,党代会代表和专家认为,苏州要站在全球化视野、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品牌塑造和数字赋能的维度,进一步激发“苏州制造”的强引擎功能。

抢抓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

苏州因产业而兴、因产业而盛,但在目前,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推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昆山市委常委,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沈一平代表说,未来5年,昆山开发区将进一步强化制造业强市,紧扣“发展高质量”和“集聚新动能”两条工作主线,瞄准产业迈向高端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质量更加高级、产业基础更加稳固,奋力拼出更多“首个”、闯出更多“第一”,争做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标杆示范。

沈一平表示,将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疫情影响下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本土化,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智能装备等新增长极;加快推动星巴克咖啡创新产业园、三一创智云谷等重大项目早出形象、早出效益;加快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五年内实现规上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全力打造10家龙头标杆企业、100家骨干示范企业、1000家标准引领企业。

去年11月,昆山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沈一平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依托综保区各平台功能,整合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以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智能装备贸易中心、电子产品分拨中心、新兴技术合作创新中心、特色商品展示中心为核心内容的新“五大中心”,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5%,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

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开放是苏州发展最鲜明的底色。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的首个合作项目,开放也是园区的重要基因。在过去的5年,苏州工业园区聚焦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突出产业转型、科技创新、人才会聚、产出高效,成功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制造业向“先进制造+研发+服务+总部”转型。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具有不确定性,外商投资项目的实地考察和决策仍然受到疫情等影响。放眼未来5年,招商引资方面,园区有着怎样的规划展望?苏州工业园区投资促进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雪代表说,作为一线招商人员,要切实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争取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取得进展。通过全球招商网络,全力拓展渠道资源,促进更多优质项目和资源在园区集聚;关注企业痛点难点,协同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量;创新协同发展,更大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依托长三角境外投资平台,完善跨境投资服务体系,形成“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联动。

实施“苏州制造”品牌育林工程

就在上周,苏州刚刚摘得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虞伟代表说,将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品牌认证优势,保障“苏州制造”最高标准、最优品质。

虞伟表示,将实施“苏州制造”品牌育林工程,打造品牌服务生态圈,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识别质量控制关键环节,推动持续改进,提升“苏州制造”竞争力。将突出认证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专业优势,重点从质量卓越、管理精细、创新发展、智能生产、品牌引领、社会责任等六个维度,对企业开展高端品牌认证,提高“苏州制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依托新兴产业标准化协作平台,指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推进“苏州制造”品牌认证区域合作和国际互认,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通过企业品牌价值评价,进一步发掘“苏州制造”品牌内涵,扩大“苏州制造”品牌影响力,加快推动“苏州制造”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

【专家观点】

制造业不仅“长个子”更要“长脑子”

苏州大学教授段进军表示,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是苏州未来5年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制造业的时代内涵在变,如果将传统的制造业称为“旧制造”,那么未来制造业可以称为“新制造”。“新制造”必须建立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在品牌的基础上。

段进军认为,苏州制造业体量很大,但并没有形成“苏州制造”品牌,推动制造业由大转强,制造业不仅要“长个子”,也要“长脑子”,大力推动制造型研发和制造型创新,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为此,需要从“五个新”来打响“苏州制造”品牌。在“新战略”上,要从战略层面上从过去的“后发优势”战略转向“先发优势”战略,从技术上“拿来主义”转向依靠自主创新。在“新要素”上,要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等要素来不断改善微观要素结构。在“新空间”上,要建设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的战略节点,以此集聚全球和区域高端要素等。在“新平台”上,要加强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加快平台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台化。在“新生态”上,要加快“沪苏同城化”进程,建立区域和跨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创新生态支撑高端制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