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和旅游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人文湾区与休闲湾区建设初见成效。到2035年,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该规划设置11个专栏36个项目,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开展青少年交流重点项目、重点艺术交流活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重点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和展会项目,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特色旅游项目,推进滨海旅游重点建设项目,完善旅游资源推介平台等,不断巩固文化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上半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强调推进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推进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在原则中提出坚持融合发展,强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与其他领域融合互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由此表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在以新发展理念推进形成文旅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将成为“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措施,同样这也成为未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群的重要措施。

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从2020年开始创新探索推动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线路,推出历史文化游径系列产品。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以历史探访与解读为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依托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将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A级景区等独具岭南文化和旅游特色资源按不同的主题串珠成链。2020年5月公布的首批64条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名单,大湾区总共有28条,占比44%。广州市入选3条游径为:广州南国红豆鉴赏历史文化游径、广州红色羊城主题历史文化游径、广州广府古驿道历史文化游径。深圳市入选的3条游径为: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历史文化游径、深圳土洋东纵抗战史迹历史文化游径、深圳大鹏明清自然村落历史文化游径。2021年5月公布的第二批6条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线路涵盖72个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点,包括东纵抗战历史文化游径、东征革命历史文化游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历史文化游径、粤西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游径、六祖文化历史文化游径和岭南名人故里历史文化游径。

虽然大湾区的文旅融合某些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就整体而言,湾区文旅融合仍需假以时日,需协同推进。目前文旅融合主要的痛点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交通通行不足。湾区旅游交通的规划建设滞后,未能实现城际交通公交化,有效快速地联通9个城市,比如深圳到珠海、中山的城际列车一天只有2趟,深圳到江门的城际列车一天只有4趟,远远满足不了城市间旅行的需要。二是信息联通不够。9个城市的文化和旅游信息未有效联通,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旅信息服务平台,但相互之间信息的共享联通严重不足,湾区城际文旅服务平台未能构建。三是政策联通不够。各个城市的文化旅游政策制度设计因各自规划的目标、方向和要求不同,在政策制度设计上各有重点,难以形成湾区一体化的政策措施,对于文化旅游的投资运营有较大影响。四是文旅设施融合不够。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机构大多是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益性设施机构,缺乏与旅游相融合的配套设施和措施,即使是融合属性比较强的博物馆有的也还未实现向文旅融合的景点的有效转变,而大多数图书馆、文化馆、剧场基本处于传统的文化服务机构状态。五是文旅融合产品的设计不够。原有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景点,有的内容内涵挖掘不足,有的仅停留在本市公共服务层面,而未能从湾区的大文化旅游思路进行规划,同类文旅产品之间未能实现有效联通互通。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加快以创新的思路推进湾区文旅的协同高效一体化发展:

一是加快推动由市级层面的全域旅游向湾区层面的湾区全域旅游转变。现有全域旅游基本上以市级行政区作为创建主体,各个城市间的全域旅游以辖区内为重点,这容易导致城市之间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而形成的跨区域障碍,建议下一步要以全湾区的全区域思维推进整个湾区的全域旅游,如此才能推动全区域的资源的融合共享联通。

二是加快推进由传统文化服务设施向现代文旅服务设施的转变。一方面推进各个城市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根据文旅融合特点和属性进行局部和微改造,另一方面在新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上要提前介入文旅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打造新的文旅融合打卡地。

三是加快推进由市级文旅信息服务平台向湾区乃至全省统一平台的转变。目前各个城市的文旅信息服务平台各自独立,各城市之间的文旅要素资源未能全面融合,建议未来构建统一的综合服务平台。云南省已实现“一机在手游云南”,相信在大湾区也可以实现“一机在手游广东”“一机在手游湾区”。

四是加快推进由传统文化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转变。传统旅游的重点在景区景点游,湾区未来的旅游重点应结合湾区的发展,可以重点推进城市游、会展游、海洋游、赛事游。2019年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比赛就吸引了很多球迷到湾区的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等城市赛事旅游,既能看比赛,又能游城市。

(作者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供图:黄士芳)

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