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预测餐后血糖,简化就诊流程。

血糖监测是2型糖尿病 (T2DM) 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和国际糖尿病联盟 (IDF) 的血糖评估指南推荐使用结构化自我血糖监测 (SMBG) 了解空腹血糖 (FBG) 和餐后血糖 (PBG) ,对患者血糖进行管理 [1] 。但中国T2DM患者SMBG率仅为19.0%~27.5%,而且大多数患者仅检测FBG [1] ,PBG监测的缺失给T2DM血糖管理及降糖方案的调整带来了阻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纪立农教授与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基于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和FBG共同构建了适合中国T2DM患者的PBG估算模型。“医学界内分泌频道”有幸邀请到纪立农教授分享PBG估算模型构建思路及研究重点。

重要却不简单的PBG管理

T2DM已成为中国的主要慢性疾病,但患者的血糖达标现状却令人堪忧,研究显示,在接受降糖治疗的成人患者中,仅39.7%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即HbA1c<7.0%) [2] 。面对中国T2DM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现况,纪教授表示,HbA1c反映了长期血糖管理状况,是患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1c受到FBG和PBG共同影响,HbA1c达标是FBG和PBG共同达标的结果。临床实践中,在血糖控制不达标的患者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常常通过监测FBG及餐前血糖来调整治疗方案,当FBG及HbA1c均达标时,可以表明PBG亦控制较好;但由于中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习惯或胰岛功能损害更严重,T2DM患者PBG往往较高,无法达到指南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餐后高血糖与T2DM 患者微血管、大血管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PBG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预测因素 [1] 。故若FBG控制良好,但HbA1c仍不达标,此时应加强PBG的监测,调整治疗方案,通过促进PBG达标以达到HbA1c达标。

纪教授分享了在门诊工作中的PBG管理难点,若遇到HbA1c不达标的患者,特别是FBG已达标时,为了解患者PBG的情况,通常会嘱咐患者自行回家监测一段时间的PBG数据后再至门诊复诊。医生根据患者PBG的情况进行方案的调整,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疾病管理负担,且由于患者自我监测中存在方法错误、时间不准确会造成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有可能会使患者依从性下降以及影响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

以简“预”繁,详解PBG预测模型

谈及PBG预测模型构建研究的关键时,纪教授表示,由于PBG是临床诊疗中评价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若能采用易检测的血糖参数FBG与HbA1c估算PBG水平,将有助于为T2DM患者评估血糖全貌、选择适合的降糖药并随访治疗效果。本研究应用了两项大型临床研究数据构建并验证基于HbA1c和FBG的PBG估算模型。

建模队列来自于CLASSIFY研究。CLASSIFY研究是一项在东亚多国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26周治疗期的 Ⅳ 期临床研究。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接受了26周低预混或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CLASSIFY研究中患者基线 (胰岛素起始治疗前) 及26周血糖数据被用于构建PBG估算模型 [1] 。

验证队列来自于CLASSIC研究。CLASSIC研究是一项在中国开展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平行、为期24周、实用性的Ⅳ期临床研究。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T2DM患者随机接受了24周的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或基础胰岛素类似物治疗。CLASSIC研究中患者基线数据及用药24周后的血糖数据被用于验证 PBG估算模型 [1] 。

建模队列共纳入基线和26周共756个观测值,其中HbA1c、FBG和2h-PBG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8%±1.3%、8.3±2.3 mmol/L和11.4±3.7 mmol/L。验证队列纳入基线和24周共1027个数据,HbA1c,FBG,2h-PBG的平均水平分别为8.7%±1.8%,9.6±2.9 mmol/L和13.7±4.6 mmol/L [1] 。

根据训练队列的数据得到的预测模型为[ PBG(mmol/L)= 1.5 ×HbA1c(%)+ 0.5 × FBG(mmol/L)-4.1]。 采用该模型对验证队列患者的2h-PBG进行预测,预测值平均水平为13.8±3.7 mmol/L,与实际平均水平 (13.7±4.6 mmol/L) 接近,差值为0.1 mmol/L [1] 。

PBG预测模型助力患者血糖全面达标

验证队列结果表明预测PBG与实测PBG两者均值相差0.1 mmol/L [1] ,患者仅需规律监测一段时间FBG,结合HbA1c即可了解PBG情况,减少了患者监测血糖的频率,提示了PBG预测模型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纪教授结合临床实践谈到,当门诊遇到FPG达标而HbA1c不达标的患者、低血糖风险较高或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临床医生需了解患者PBG的情况时,可借助FBG预测模型得到PBG预测值。若PBG预测值较高,可根据该预测值对患者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如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联用控制PBG较好的药物种类或增加控制PBG的药物剂量;基础胰岛素方案餐后血糖及HbA1c控制不佳的患者可及时更改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这样有助于减少患者反复就诊次数、减轻就诊负担以及提高患者依从性。

总 结

由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结构或胰岛功能损害严重,我国T2DM患者PBG往往较高,由此导致HbA1c升高和日间血糖波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等慢性并发症也随之而来,从而带来糖尿病管理难题。PBG预测模型为接受口服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成人T2DM患者提供了一种简便易用的、基于HbA1c和FBG预测PBG的方法,有助于改善临床实践中T2DM患者的管理。

专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立农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

中国老年保健研究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国糖尿病杂志主编

曾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糖尿病联盟副主席,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区(IDF-WPR)主席

参考文献:

[1] 张雪莲,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7):702-707.

[2] Xu Y, Wang L, He J ,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 2013, 310(9):948-959.

-End-

审批编码:PP-HI-CN-5361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