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版《倚天屠龙记》第四回中提到:“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

而在后来版本中,金庸将这段文字删除,言下之意自然是否定了《倚天屠龙记》时代的武学水平胜于过往,事实也的确如此,这时代除了张三丰和张无忌这“爷孙”二人外,其他高手都不太显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三丰剧照)

而书中诸如武当七侠、明教四大法王等人,自然只能算是二流高手,与张三丰、张无忌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金毛狮王”谢逊在此时代尚且算不上一流,更不用说与《天龙八部》中的高手相比了,然而金庸在书中留下一处笔误,却是让谢逊的设定变得比天龙时期的一流高手还强。

一、跨书论武的前提,统一世界观

若是拿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去与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相比,那自然是跨书论武,如关公战秦琼,没有可比性,但如何是同一个作者创作的两部作品,且两部作品处于同一个世界观中,其中的人物,则可以拿来对比。

那么《天龙八部》与《倚天屠龙记》是处于同一个世界观中的作品吗?答案是肯定的。

(张无忌剧照)

在新修版的金庸故事中,金庸是力求将各部作品之间的关系打通,“射雕三部曲”之间本身就关联紧密,剧情环环相扣,这三部作品处于同一个世界观之中无需证明。

而新修版《射雕英雄传》中则提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降龙十八掌的传承是与前辈高人萧峰、虚竹有关的。

原著道:“这降龙十八掌可说是外门武学中的巅峰绝诣,当真是无坚不摧、无固不破。虽招数有限,但每一招均具绝大威力。北宋年间,丐帮帮主萧峰以此邀斗天下英雄,极少有人能挡得他三招两式,气盖当世,群豪束手。当时共有“降龙二十八掌”,后经萧峰及他义弟虚竹子删繁就简,取精用宏,改为降龙十八掌,掌力更厚。这掌法传到洪七公手上,在华山绝顶与王重阳、黄药师等人论剑时施展出来,王重阳等尽皆称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段誉、虚竹剧照)

所以在《射雕》群雄的认知中,萧峰、虚竹这些前辈高手是客观存在的,《天龙》与《倚天》自然也处于同一个武侠体系之中,其中角色可以拿来对比。

二、谢逊的表现

武侠故事的通病就是初期登场的角色往往哪怕被塑造得很强,随着剧情的发展,总是会有更强的人出现,先登场的那些人也就显得掉价了,谢逊也属于是这种规律的受害者。

早年间的谢逊也是有过高光时刻,王盘山一役他就大显神威。

原著道:“谢逊大约四十一岁时,为了索解屠龙刀中的秘密以报大仇,前往王盘山试刀大会成功抢夺本由天鹰教夺得的屠龙刀,又赌吞毒盐,盐杀海沙派总舵主元广波以报余姚张登云灭门、海门欧阳清惨死之仇;封鼻憋气,杀巨鲸帮帮主麦鲸以雪数十名远洋客商命丧大海、七名妇女被奸杀之耻;大展神威,杀神拳门掌门过三拳,分明是一个为别人仗义出头的侠客,更以一招‘狮子吼’力败与会的群雄,并挟持武当七侠之一‘铁画银钩’张翠山和天鹰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前往东海荒岛。”

谢逊这一系列操作,犹如当年的雁门关战神萧远山再世一般,不过谢逊不是萧远山,他面对的敌人也远不如当年雁门关大战的那帮中原一流高手。

(谢逊剧照)

而到了正篇故事发生的时代,张无忌的出现让群雄黯然失色,谢逊自然也就不值一提了。

不过他在书中展现过自己对内力的驾驭能力,全书恐怕都没几个人做得到。

原著道:“谢逊忍不住得意之情,说道:“我这一拳之中共有七股不同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了第一股劲,抵不住第二股,抵了第二股,第三股劲力他又如何对付?”

而这样的设定是让他看起来比《天龙》时代的一流高手都强了,因为那时代的一流高手玄慈,而已做不到同时修炼刚柔武功。

三、一流高手玄慈

《天龙八部》中的“一僧、二挂、三老、四绝”被视为最顶尖的高手,但不可否认,诸如玄慈、游坦之、丁春秋、段延庆等人,他们虽不及前面那十人,却也是一流高手。

而玄慈在书中提出过这么一种说法,原著道:“本寺玄字辈师兄弟以及下一辈武功较高的僧侣,大都自罗汉拳学起,学到降魔掌或般若掌而止。老衲在四十岁上见猎心喜,学了大金刚拳,内力走了刚猛路子,自此练般若掌便生窒碍,至今好生后悔。

这里是明确提到,玄慈学了刚猛型的武功,内力走的是刚猛路子,就无法学偏柔的降魔掌了,他对内力的驾驭尚且做不到刚柔并济,为何后世的二流高手谢逊能做到?

(玄慈剧照)

所以尽管金庸是在世界观上做到了各部作品统一,却是在细节上没有修改得尽善尽美,这也无可厚非,毕竟金老有十五部作品,数百万字,要将每一处漏洞都修改过来谈何容易?而且这漏洞对两部作品的主线剧情都毫无影响,也就没多少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