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1595年4月,阿姆斯特丹

一支由4艘船组成的船队从港内缓缓驶出,船上携带着各式各样的货物和大量的西班牙银币,他们的目的地是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东印度,这次航行揭开了属于荷兰人的全球帝国的新篇章。波斯、印度、东南亚乃至中国和日本,到处都能见到悬挂着红、白、蓝三色旗的船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到二十世纪时,尽管荷兰仍可称得上是继英法之后第三大殖民帝国,但曾经的海上马车夫似乎和海上霸权这个词已经没有了半点瓜葛。荷兰皇家海军(Koninklijke Marine)的体量始终维持在与其广阔的殖民地并不匹配的规模内,其主要任务便是保卫荷兰手中最宝贵的资产——荷属东印度。这块由大大小小数千座岛屿组成的殖民地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荷属东印度每年可产出两千万桶石油,十倍于日本本土的产油量。尽管荷兰当局将日本视为主要威胁,但无论从财政角度来说还是政治方面出发,他们都没有能力打造一支足以与日本海军相抗衡的舰队。因此荷兰海军只能选择打造一支小而精的舰队,以此来尽可能地拖延日军的进攻,等待盟友的支援。

(荷属东印度与欧洲大小比较)

请注意:

①《战舰世界》是一款游戏。为游戏性和平衡性考虑,开发者(以下简称为WG)可能会对游戏内战舰设计进行违背史实的修改。

②文中部分战舰无法找到准确的图纸,笔者只能根据现有资料加以推论。参考资料在文末。

0 1

I级 范.金斯伯根 Van Kinsberge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金斯伯根”号是荷兰海军于1937年建造的一艘护卫炮舰(Sloop),同时也作为火炮训练舰使用,1939年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1760吨,最高航速25.5节,装备有4门单装120mm炮以及2座双联装博福斯,由于要作为火炮训练舰来使用,该舰的武器和火控系统相对于同类战舰来说要先进得多。

尽管这期的标题是为东印度而战,但是貌似第一艘船就跟标题冲突了呢(笑)。“范.金斯伯根”号在德国入侵波兰后就被派往荷属西印度群岛,并在大西洋度过了她的整个战时生涯。其中在1940年8月,她和美国海军“塔斯卡卢萨”号重巡洋舰一同航行时,向后者展示了配备了海兹梅耶三轴稳定炮座的博福斯,让这些美国土老帽大为震惊。1945年8月31日,“范.金斯伯根”号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该舰于1959年退役,1974年拆解。

该舰的舰名取自18世纪荷兰海军中将Jan Hendrik van Kinsbergen,由于在荷兰机会有限,他于1771年进入沙俄海军服役,并在俄土战争中声名鹊起。回国后进入荷兰海军服役,在第四次英荷战争中表现出色。

标准排水量 1760吨

航速 25.5节

动力 16000匹马力

武备 4×1 120mm

0 2

II级 海尔德兰 Gelderla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尔德兰”号是“荷兰”级防护巡洋舰的4号舰,1897年开建,1900年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4033吨,最高航速20节。装备有2门单装150mm炮和6门单装120mm炮,并且在舰艏和舰艉各装有一具450mm鱼雷发射管。不过在1914-15年间进行的改造中“海尔德兰”号拆除了150mm炮,改为两门单装120mm炮,这也是游戏中“海尔德兰”号的武器配置。防护方面与其他大多数防护巡洋舰一样采用了穹甲设计,穹甲倾斜段和水平段厚度均为50mm,但轮机舱突出部侧面装甲厚达127mm。

(“海尔德兰”号舰艉的鱼雷)

尽管“海尔德兰”号在1939年就已经退役,但在德军入侵荷兰后已经拆除武器的“海尔德兰”号被俘获并改造为防空舰,1944年在芬兰的科特卡被苏联空军击沉。

该舰的舰名取自荷兰的海尔德兰省,是荷兰土地面积最大的省,首府为阿纳姆,著名的市场花园行动就发生在该省。

标准排水量 4033吨

航速 20节

动力 10000匹马力

武备 8×1 120mm

装甲 穹甲倾斜段和水平段厚度均为50mm

0 3

III级 爪哇 Java、 V级 西里伯斯 Celebe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爪哇”级轻巡洋舰首舰“爪哇”号,1916年开建,1925年服役。该舰标准排水量6670吨,最高航速31节。起初,荷兰海军希望建造一型强于同时期各国同类战舰的巡洋舰,尤其是要强于日本的“筑摩”级(5000吨,8门150炮,26节)。荷兰人希望他们的新战舰装备10门150mm炮并且具备30节的高航速,但荷兰海军设计师缺乏设计这样一艘大型巡洋舰的相关经验,故而向德国求助。最终日耳曼尼亚船厂给出了他们的设计,1915年11月荷兰海军下达了“爪哇”和“苏门答腊”两舰的订单,尽管这两艘战舰都是由荷兰自己的造船厂建造,但是德国方面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材料。不过随着一战战况进一步恶化,德方已无力再为荷兰提供所需的材料,战争结束后德国的动乱以及协约国方对德国军工业的阉割更使得荷兰不得不转而向英国、瑞士和瑞典等国订购。这样一来这两艘战舰建造工程进展极其缓慢,直到1925年首舰“爪哇”号才进入荷兰海军服役,而此时日本人的“古鹰”、“青叶”等8英寸主炮巡洋舰都已开始或是即将服役。

建成时的“爪哇”级装备了克虏伯公司生产的10座单装150mm炮,舰艏舰艉各布置2座,两舷各3座,每分钟可发射5-7发炮弹,此外还装备了4门单装75mm防空炮,两两一组布置在前后两根桅杆两侧。防护方面“爪哇”级采用了穹甲设计,其主装甲带厚度为75mm,装甲带长度达到了舰体长度的77%,穹甲水平段厚25mm,倾斜段厚50mm。总的来说防护方面相当不错,放在一战是一艘优秀的巡洋舰。

日军入侵荷属东印度后,“爪哇”号被编入多尔曼少将麾下的舰队,在1942年2月27日的爪哇海海战中,该舰被“那智”号发射的鱼雷击沉。该舰的舰名取自荷属东印度的爪哇岛。

而V级的“西里伯斯”号,则是“爪哇”级现代化改造后的样子。将老式单装炮全部拆除,安装上了4座与IV级“德.鲁伊特”号同款的双联装150mm炮。历史上,“西里伯斯”号原本是“爪哇”级的三号舰,该舰计划被用作舰队旗舰,故而船体要比该级的其他战舰稍大一些。但受限于材料短缺以及财政限制,荷兰海军不得不取消该舰的建造计划。其舰名来自荷属东印度的西里伯斯岛,现在被称为苏拉威西岛。

(这个就是西里伯斯岛)

我所找到的关于“西里伯斯”的资料很少,不过WG列出的这艘船与我所查阅到可能的改造方案有着诸多出入。首先这个舰桥……安上了一个又大又丑的德味舰桥,与“斯佩伯爵”号很像。当然德国人在荷兰海军的建设中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条荷巡科技线从 “爪哇”到“德.鲁伊特”再到最高级的1047计划中都有德国人参与的身影。

(我查到的一种可能的改造方案)

其次,舰上航空设施和小艇存放的位置颠倒了。“爪哇”号将其舰载机安放在两根烟囱中间,但没有弹射器,需要用起重机将其放入海中起飞。不过在“西里伯斯”上,WG将小艇存放在舰体两侧,然后利用省下来的空间为其安装了一具弹射器。

最后是防空炮的布置,作为一艘战前设计的船,“西里伯斯”号一反常态地在两根烟囱中间的位置上布置了3座博福斯。但战前荷兰海军偏爱像“德.鲁伊特”号那样将防空炮集中布置在舰体后部平台上,而不是烟囱中间这种射界极差的位置,当然在防空炮的布置上WG向来不历史。

III级 爪哇 Java

标准排水量 6670吨

航速 31节

动力

武备

装甲 主装甲带75mm;穹甲水平段25mm;倾斜段50mm

V级 西里伯斯 Celebes

标准排水量 约7500吨

航速 31节

动力 72000匹马力

武备 4×2 150mm

装甲 主装甲带75mm;穹甲水平段25mm;倾斜段50mm

0 4

IV 德.鲁伊特 De Ruyter

由于此前“西里伯斯”号未能建成,故而荷兰海军在荷属东印度只有两艘巡洋舰可用,即“爪哇”号和“苏门答腊”号。但考虑到战舰可能要进行维护修理,因此荷兰海军一直希望再建造一艘巡洋舰,以保证任何时刻都能有两艘巡洋舰可供使用。不过受大萧条和国内反战情绪的影响,这一计划一直拖到了30年代,1933年9月,“德.鲁伊特”号在鹿特丹开工建造。对于多年未添大舰的荷兰海军来说,“德.鲁伊特”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36年10月3日“德.鲁伊特”号服役,连荷兰威廉明娜女王都出席了服役典礼。

该舰的舰名取自大名鼎鼎的荷兰海军上将德.鲁伊特(Michiel Adriaenszoon de Ruyter,1607年3月24日-1676年4月29日),是荷兰海军的灵魂和象征。在数次英荷战争中表现出色,他的代表作当属1667年6月19日率领荷兰舰队深入泰晤士河,突袭英国舰队。他的名字先后被用于9艘荷兰海军战舰,目前正在服役的“德.鲁伊特”号是一艘“七省联盟”级护卫舰。

不过相比于精神属性上的诸多buff,该舰的整体实力算不上很强。作为一艘标准排水量6650吨的巡洋舰,该舰只装备了7门150mm炮,其中1、3、4号炮位上安装的是双联装炮塔,2号炮位上安装的是一门半封闭的单装炮。如果说这样的火力还勉强可以接受的话,那防护方面就有些一言难尽了。该舰主装甲带厚度仅为50mm,水平装甲厚30mm,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炮塔防护,炮塔正面厚100mm,侧面厚30mm。相比于同时代吨位相近的皇家海军“利安德”级轻巡洋舰(8门152炮,102mm主装,32-51mm水平装甲),“德.鲁伊特”号在攻防两端都要差一些。“德.鲁伊特”号最高航速可达32节。

当然优点也是有的,“德.鲁伊特”号装备了5座双联装博福斯,并且配备了海兹梅耶三轴稳定基座,这样的防空水平在30年代可谓超前。不过WG在游戏里给的是5座单装博福斯,这是处错误(这么出名的史实船就不要乱改啊混蛋!)。此外该舰在建造时采用了先进的焊接技术,这也是荷兰人第一次在大型战舰上尝试此技术。

(德.鲁伊特号上的双联装博福斯)

(游戏里的单装博福斯)

在服役之后,“德.鲁伊特”号很快就被派往了荷属东印度,替换掉“苏门答腊”号。战争爆发后,“德.鲁伊特”号也并没有得到什么交战的机会,只能在东南亚搜寻可能的德国袭击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鲁伊特”号被卡雷尔.多尔曼少将选为旗舰,在1942年2月27日的爪哇海海战中,该舰被“羽黑”号发射的鱼雷击沉,多尔曼少将与舰同沉。

标准排水量 6650吨

航速 32节

动力 66000匹马力

武备 1×1 150mm;3×2 150mm

装甲 主装甲带50mm;水平装甲30mm

0 5

风云突变

纵观自一战起到30年代中期荷兰人的造舰计划,可以发现他们对于大型战舰的建造可谓是一点也不着急。在间战期的大部分时间内,荷兰海军能拿得出手的大型舰只也就只有两艘“爪哇”级,相反荷兰人将建造重心放在了驱逐舰和潜艇上。不过到了30年代后期,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全球紧张度不断上升,这时候的荷兰人才开始在大型战舰的建造上发力,在38-41年间拿出了包括“七省联盟”级和1047计划在内的造舰计划,不过这是不是有些太晚了呢……

在介绍接下来的三级战舰前,咱们先来看看“七省联盟”级的改名史……接下来VI、VII、VIII三级船的舰名就出自此处。由于过于混乱,因此在下文中笔者将用一号舰和二号舰来指代。

0 6

VI级 凯敦 Kijkduin、VII级 团结 Eendracht、VIII级金币船 七省联盟 De Zeven Provinciën

尽管服役时间并不算太早,但到了30年代中期,“爪哇”级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故而荷兰海军希望建造两艘新的巡洋舰来替换掉这两艘“爪哇”级,这就是“七省联盟”级的起源。在战舰世界中的这条VI级船“凯敦”号就是“七省联盟”级早期的设计方案之一,而VII级的“团结”号则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她的主武器配置和1939年开建的“七省联盟”级原案相同,然而其上层建筑又十分现代化,游戏中显示该舰的设计年份为1945年,所以我推测可能是WG认为1939年的原设计案和VI级相比只是多了两门炮,其他方面差别不大,所以才弄出个这么个“七省联盟”级原案现代化改造版放到VII级。当然是否真的存在一份这样的图纸我们不得而知,荷兰人也确实在1945年向英国派出一批军官商讨将“七省联盟”级完工一事,但我并没有查阅到跟VII级“团结”号相对应的图纸,因此具体参数也就不得而知了。

这两级船的船体基本相同,其设计沿袭自“德.鲁伊特”级,但舰体尺寸要大出很多,只是上层建筑和武器布置有所不同。VI级的“凯敦”号标准排水量约为8350吨,最高航速33节,装备了4座双联装150mm炮,而VII级的“团结”号装备了10门150mm炮,其中1、4号炮位上安装的是三联装炮塔,2、3号炮位上安装的是双联装炮塔,理论上可以对空射击。在新型巡洋舰的设计上,荷兰人延续了一贯不装备大口径副炮的风格。不过在防空炮方面,WG显然给出了远超初始设计的防空火力,当然在这方面不用过多计较,WG在防空炮的布置上向来不历史。

“七省联盟”级的防护水平总体看来并不优秀。核心舱防护厚度不足,前部炮塔段装甲带50mm,轮机舱到后部炮塔段75mm,舰艉延伸段60mm,水平装甲30mm,唯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防护面积很大,装甲带高度足够,且向后一直延伸到了舰艉,可以为舵机提供保护。

“七省联盟”级两舰分别于1939年5月和9月陆续开工,不过战争的阴云早已笼罩在欧洲大陆上空,当荷兰于1940年5月15日投降之时,一号舰工程进度仅为12%,二号舰工程进度则为25%。德国人则接手了这两艘还未完工的巡洋舰,并计划将其装备上德制武器后建成自用,进度较快的二号舰被德国人命名为KH-1,一号舰被德国命名为KH-2,命名的道理同之前窝窝屎的那艘德军缴获的法国驱逐舰ZF-6一样,K代表巡洋舰,H代表荷兰。当然德国人的工程进度也十分缓慢,一方面德国海军缺少资源,另一方面荷兰抵抗组织和船厂员工也一直利用各种方法拖延建造进度。到1944年盟军逼近荷兰时,德军将进度较快的二号舰的船壳下水,试图用它来堵塞鹿特丹的航道,但也未能成功。最终这两艘未完工的巡洋舰直到战争结束才回到荷兰人手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荷兰皇家海军几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在战争结束后,荷兰海军急需重建,这两艘未完工的巡洋舰也得以继续建造。当然此时距离“七省联盟”级开建已经过去了6年之久,在这6年里海军战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按原设计完工,那么荷兰人只能得到两艘过时的巡洋舰。这一次,荷兰人选择向英国求助,双方在现有船体的基础上共同敲定了全新的设计方案。这就是将在0.10.7版本造船厂中推出的VIII级金币巡洋舰“七省联盟”号。

新的“七省联盟”号安装了4座双联装炮塔,仍然使用瑞典博福斯公司所研制的舰炮,不过这次是152mm口径,并且由荷兰本国生产,该炮对海射速可达10发/分,对空射速可达15发/分,在战后先进火控系统的加持下可以有效地进行对空射击。内部动力系统也焕然一新,原先将动力系统集中布置的分舱方式被推倒重来,改为前后两组动力系统,这样提高的动力系统的生存性,这也是新“七省联盟”号有两根烟囱的原因。此外新型防空炮、各型雷达和行动信息中心(AIO)的配备也自然不在话下。新“七省联盟”级的排水量飙升了近1000吨,航速32节。

(两艘七省级巡洋舰和多尔曼号航空母舰)

(七省级二号舰德.鲁伊特号)

1947年,两舰重新开工。“七省联盟”号和“德.鲁伊特”号均于1953年入役,和上一代“德.鲁伊特”号一样,新的荷兰女王朱丽安娜出席了该舰的服役典礼,不过这时荷属东印度的大部都已独立。1962-64年间,“七省联盟”号接受了现代化改造,拆除后部炮塔,并安装上了小猎犬导弹。但到了70年代,在荷兰政府削减军费的大背景下,该级两舰先后于72年和75年退役,并卖给秘鲁海军。一号舰重命名为“阿吉雷”号(BAP Aguirre),二号舰重命名为“格劳海军上将”号(BAP Almirante Grau),这是秘鲁海军的祖传舰名,按照规定秘鲁海军中一定要有一艘战舰以他的名字命名,故而在80年代二号舰接受改造期间,一号舰改名为“格劳海军上将”号,等二号舰改造完成后又改了回去。

(和美国海军一同行动的“七省联盟”号,可以看到舰艉的导弹。近处是两架海王直升机,远处的是它们的母舰“埃塞克斯”号。)

1999年3月21日,一号舰、前荷兰皇家海军“七省联盟”号、现秘鲁海军“阿吉雷”号退役。2017年9月26日,作为世界上最后一艘火炮巡洋舰,二号舰、前荷兰皇家海军“德.鲁伊特”号、现秘鲁海军“格劳海军上将”号退役,幸运的是该舰得以作为博物馆保留下来,停泊在利马。而格劳海军上将的名字则由另一艘护卫舰所继承。

(秘鲁海军“格劳海军上将”号)

最后再说说游戏中出现的错误,首先是主炮口径。战前,荷兰人原本向瑞典博福斯公司订购的是150mm口径的舰炮,这也跟此前的荷兰巡洋舰主炮口径相同,不过在游戏里VI和VII级上显示的却是152mm口径。这可能是WG弄混了,由于荷兰投降,因此造好的舰炮未能发货,瑞典人将其口径扩大至152mm后装在了自家新造的“三王冠”级巡洋舰上。而战后荷兰人为新的“七省联盟”级制造的也采用了152mm口径。

(瑞典“三王冠”级巡洋舰)

其次是引擎出力和排水量方面的错误。战前“七省联盟”级设计原案引擎出力应为78,000匹马力,而战后建成的“七省联盟”级的引擎出力为85,000匹马力。但是WG错误地将这3艘船的引擎出力都设成了85,000。而排水量的话……我在G3D上查到的WG给出的VI级排水量均为9529吨,但实际上“七省联盟”级原案的排水量只有8570吨。而VIII的“七省联盟”号排水量我不确定,图纸上给出的轻载排水量是9065吨,而不是标准排水量,书上和Wiki上给出的数据也都不一样。

最后是鱼雷,“七省联盟”级原案是有鱼雷的,两座三联装533mm鱼雷。

(原案的参数)

(原图纸上的鱼雷)

至于舰名,凯敦是位于海牙附近的一处度假胜地。“团结”则是荷兰海军的传统舰名,最著名的当属1655年建成的“团结”号,该舰在1655-1665年间是联省共和国的旗舰。同样,“七省联盟”也是荷兰海军的传统舰名,指的是荷兰、泽兰、格罗宁根、弗里斯兰、乌德勒支、上艾瑟尔和海尔德兰七省。历史上共有8艘战舰以此命名,最著名的当属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期间德.鲁伊特的旗舰“七省联盟”号。现在荷兰海军正在服役的“七省联盟”号是一艘护卫舰。

VI级 凯敦 Kijkduin

标准排水量 8570吨

航速 33节

动力 78000匹马力

武备 4×2 150mm

装甲 主装甲带75mm;水平装甲30mm

VII级 团结 Eendracht

标准排水量 约9000吨

航速 33节

动力 78000匹马力

武备 2×2 150mm;2×3 150mm

装甲 主装甲带75mm;水平装甲30mm

VIII级 七省联盟 De Zeven Provinciën

标准排水量 约9500吨

航速 32节

动力 85000匹马力

武备 4×2 152mm

装甲 主装甲带75mm;水平装甲30mm

0 7

1047计划

好,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1047大巡/战巡计划~

1938年荷兰计划重整军备,对于荷兰海军来说,最大的威胁自然来自于日本。荷兰海军认为,日荷双方在海上的较量应有两个前提:一是日本如果要入侵资源丰富的东印度地区,那么就不可能只对荷兰一国宣战。二是在战争中日军主力舰将被用来对付英美两国的主力舰队,而无暇顾及荷属东印度。据此,荷兰海军主要面对的对手就是日本人的重巡洋舰,整个1047计划的设计理念也均围绕着对抗日本重巡这一任务,也就是“巡洋杀手”。

但荷兰人在大型战舰的设计上缺乏经验,因此不得不向外国求助。最初,他们希望从法国人那里获取一些“敦刻尔克”级的设计细节,但遭到了拒绝。因此荷兰人只能向老伙计德国人求助。从1939年7月到1940年4月间,双方都拿出了诸多设计方案,荷兰人还曾就水下防护向意大利人取经,但可惜的是因战争爆发,1047计划最终还是胎死腹中。

(部分设计案,Navy指荷兰海军设计,IvS是德方设计)

这里还要提一嘴,尽管海军实力不强,但荷兰本国造船业十分发达,这一整条线上所有的战舰都是在或计划在本国建造,排水量近三万吨的1047计划也不例外。接下来VIII、IX、X三级船都与1047计划有关。

0 8

VIII级 哈勒姆 Haarlem

这艘船可能是1047计划中的一种廉价设计方案,但我没能找到任何相关资料。从设计上可以看出一些1047计划的特征:德制主炮,该舰装备的主炮型号是和“希佩尔”相同的SK C/34型 203mm口径火炮,炮塔则跟德系IX级“罗恩”一样。其次是厚实的防护,该舰的防护水平面对日本重巡洋舰绰绰有余,200mm的主装以及75mm的水平装甲,此外还有向前和向后延伸的水线装甲带来保护储备浮力。最后是强劲的动力系统和相对较快的航速,该舰引擎出力可达140000匹马力,极速可达32.5节。

哈勒姆是位于荷兰西部北荷兰省的一座城市,也是该省的首府。

标准排水量 约17000吨

航速 32.5节

动力 140000匹马力

武备 3×3 203mm;4×2 120mm

装甲 主装甲带200mm;水平装甲75mm;核心舱前后挡板200mm

0 9

IX级 约翰·德·维特 Johan De Witt

这艘船可能是WG将1939年时荷兰海军提出的16000吨级设计方案以及计划初期德方设计案融合而来的战舰,但我没有找到图纸。16000吨方案装备有3座三联装240mm炮,不过其防护稍差,且航速仅有29节。而游戏中的“约翰·德·维特”号显然要比原计划大出不少,G3D上给出的吨位为21000吨。所以我推测IX级的“约翰·德·维特”是融合而来的产物,或者说仅仅从16000吨方案上“借”来了240mm炮。

约翰·德.维特(1625年9月24日-1672年8月20日) ,荷兰政治家,是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缔造了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得益于繁盛的海上贸易,成为欧洲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标准排水量 约21000吨

航速 32节

动力 126000匹马力

武备 3×3 240mm;6×2 120mm

装甲 主装甲带225mm;水平装甲100mm;核心舱前后挡板200mm

10

X级 金狮 Gouden Leeuw

这回是正牌的1047计划,游戏中的“金狮”仅与1047计划最终设计案有细微上的差别。这里的最终案指的是德军入侵前荷兰海军于1940年4月19日完成的一份设计案,这是战争爆发前完成的最后一份设计案。因篇幅所限,笔者将从火力、防护和速度三个方面来介绍1047计划。

1047计划安装3座三联装283mm主炮和6座双联装120mm副炮。该舰的主炮由克虏伯公司生产,但可能并不是“沙恩霍斯特”级同款主炮。1047计划的火力显然要强于任何一艘重巡洋舰,例如1939年的拉普拉塔河口之战就证明283mm炮在面对重巡洋舰的203mm炮时有着绝对的压制力,可以轻易击穿大多数重巡洋舰的主装甲带。

在防护端,1047计划主装甲带厚225mm,并且有着18°内倾,水平装甲厚100mm,这样的防护水平基本可以做到在9000米外免疫重巡洋舰203mm炮的攻击。即使是在面对日军的高速战列舰“金刚”级时,笔者仍认为该舰的防护水平有一定可能保证其脱战。尽管主装甲带厚度无法达到战列舰水准,但在倾斜装甲+航向角的加持下并没有那么不堪一击。

但在水下防护方面,4月19日的设计稿还没有敲定最终的水下防护设计方案,可能采用的是经典的空-液-空三层防雷系统。

最后是速度,先要说明一点,游戏中对VIII、IX、X三级船给出的速度分别为32.5、32和33.5节,这应该是取在热带水域中的航速,因为在热带高温会使冷凝器工作效率降低,从而降低引擎出力。以1047计划强劲的动力,荷兰人预计该舰在北海应该可以达到34.5节以上的航速,这一航速高于当时绝大多数战列舰。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有德国人的参与,但该舰并没有采用德制战舰惯用的三轴推进,而是采用了四轴推进。从两根相距很远的烟囱可以看出,该舰前后两个锅炉舱相隔也很远,1047计划将动力系统分成单独的两组,这样可以显著降低战舰因一次中弹就失去全部动力的可能性。此外,尽管1047计划已经决定采用德制轮机,但仍没有最终决定采用何种锅炉。德方设计人员偏爱自家的高压高温锅炉,其优点在于可以节省重量和空间,但荷兰人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自己造。一是考虑到德制锅炉的可靠性(沙恩的锅炉在战争中确实表现很糟),二是考虑到在荷属东印度可能不方便维护。

“金狮”是荷兰海军的传统舰名,最著名的一艘当属第二次英荷战争期间建造的“金狮”号,是当时荷兰最大的战舰。金狮是纹章学中很常见的元素,该舰的舰名可能来源于拿骚-奥兰治家族徽章中的金狮。

(荷兰王室的徽章)

标准排水量 约28000吨

航速 33.5节

动力 180000匹马力

武备 3×3 283mm;6×2 120mm

装甲 主装甲带225mm;水平装甲100mm;核心舱前后挡板200mm

11

参考资料

书籍

1. Royal Netherlands Navy 作者 H.T.Lenton

2. The Royal Netherlands Navy of World War II 作者 Ryan K. Noppen

3. Warship Profile 40 Her Netherlands Majesty's Ship de Ruyter 作者 F.C van Oosten

4. British, Soviet, French, and Dutch Battleships of WWII 作者 William Garzke , Robert Dulin

5.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作者 Robert Gardiner等

6.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作者 Robert Gardiner等

7.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47-1995 作者Robert Gardiner 等

文章

1. North Sea Partners: The British and Dutch Navies in the Cold War Era 作者Jon Wise,刊载于Warship 2019

2. Design studies for the Royal Netherlands Navy 1939-40 作者Jurrien S. Noot

(这篇文章在浩舰上有翻译,iwarship)

3. Kruisers De Ruyter en De Zeven Provinciën 作者Jaime Karremann

网站

1. Nationaalarchief 荷兰国家档案馆,文中大部分图纸来源于此

2. Netherlandsnavy 一个介绍二战荷兰海军的网站

3. Navweaps 海军武器

4. G3D 战舰世界数据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