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是“燃烧的群岛”第369篇原创文章。全文共5442字,配图27幅,阅读需要16分钟。2020年10月18日首发。

近日入手一本考证详细的参考书——《清代民国广州城防、江防与海防炮台研究》,作者以写作论文的严谨态度考证了珠江口的众多炮台部署情况,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和照片文档,如果每个作者都能以这种态度来创作,何愁工匠精神不存?

图1. 详尽考证珠江口炮台情况的这本书

可惜的是,其中关于实战部分的篇章略显薄弱,尤其是缺乏对参战双方战史的对照,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希望本文能够稍微弥补一下,也让我们对现在炒得热火朝天的“大湾区”概念有一点历史的回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江阴沉船堵塞作战的位置示意图,注意长江南岸有几处少见的山地可做军用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中日海军曾有三次交手。当时的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集中于长江上,并在江阴要塞附近的长江江面全军覆没(巧合的是,江边小城正是本人的出生地)。位于青岛的第三舰队原为东北军的海军,实力仅有十来条小舰,全部的吨位相加尚不如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一条老旗舰“出云”号,不具备正面抵抗实力,不得不在1937年12月26日自沉于青岛、刘公岛等地,青岛海军学校搬迁至湖北宜昌。

图3. 江阴沉船封锁线的惨烈,当时中国几乎把所有大船大舰都丢在这里了,岸边是江阴要塞

还有一件就是1937年9月14日发生在珠江口的要塞之战,主角是中国海军第四舰队(原广东海军)(巧合的是,海战发生地距离本人现居地仅数十公里)。从时间上来看,虎门海战发生最早,而且是唯一发生了舰队对决的海战,某种意义上说,虎门之战才是真正意义的海战——江阴海战主要是防空战,未发生舰队炮战,在青岛的原东北海军则又败了一回家(虽然能体恤其无奈,但被喷是难免的)。

图4. 1830年由西方画家描绘的虎门海面,岸边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

作为中国长度第三、水量第二大的河流,珠江水系构成中国南方最重要的水系,云、贵、桂、粤四省民众基本上都是喝珠江水成长,但真正享受到便利的还是位于出海口的广东,珠江入海口虽然有八处(俗称“八门入海”),但是地图观感最直接的还是蕉门和虎门之间的珠江口,这里是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现在最流行的称呼是“大湾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珠江出海口八大门的位置示意图,厦门以南的地区的出海口均称为“门”

正因为这里扼守江海连接,自古以来就经济发达,商贸活跃,中国历史上与海洋有关的众多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南宋末年,元宋海军在崖山(靠近珠江最西端的入海口“崖门”)激烈海战(详见本号搜索“崖山”),明朝中后期,第一次开着风帆战舰抵达中国沿海的葡萄牙人三次通过珠江口试图入侵重镇广州,被明水师击败(详见本号搜索“大明开国”),清朝中期,刚刚启动蒸汽化升级的英国海军驾着风帆和明轮混搭的战舰,打着“贸易自由”的旗号前来“惩戒”虎门禁毒的正义人士,无奈的是,在丛林法则的规律下,拳头大的说话才好使(详见本号搜索“航海时代”),于是被分疆裂土,游戏规则被重新设定。

图6. 一副有趣的模型,葡萄牙人和明朝官员在进行互市,江面上可见西式大帆船,这是大明开国中的一幕

到了清后期,率先启动开眼看世界和拿出实操方案的,也是敢想敢干的粤人。有意思的是,清中期以前,除了一个在北京被活剥生吞的袁崇焕,广东就没出啥“知名人士”,而一鸦战之后,粤地一下子呈现出人才井喷的势头。出生在花都(当时称番禺县)的洪秀全折腾掉满清半条命,几位写书“开天眼”的是本土粤人,力主变法和“婚育改革”的康、梁分别是南海人和新会人,那位喜欢关爱幼龄人士的“慈父”是香山人,以至于一时间“天下英才齐聚广东”,终于大家合伙把满清剩下那半条命也折腾没了。

图7. 描绘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常胜军)的画作,实际上双方精锐部队都大量使用进口的洋枪

大破之后应有大立,只是这个大立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南北方不同思维模式的博弈是民国前期中国地图被画得花花绿绿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还是丛林法则决定了话语权。就在粤地的“天下英才”们随着校长北上之后,广东感觉一下子身体被掏空,暂时淡出一线热点区域。

图8. 北伐战争场景描绘,注意这是继太平军之后,又一支从南往北攻击的军队

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才又有一件在当时不起眼的战事,稍微吸引了一点眼球。近代中国的海军建设,大致上就是几个具备天然良港的沿海大省在玩,苏、冀缺乏深水良港对海军基本无感,鲁属四战之地,陆上的地盘都难保住,无力长期保持海军,沪则太小。因此,中央海军成了闽系天下(可追溯到清末外派留学海军的那批闽人),奉系张大帅建有从不嘴怂的东北海军,粤系海军以保住一亩三分地为主要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民国时期的海军军官,其中大量军官为闽人,而且老乡之间的关照非常深度

广东水师近代化的进程也是从一鸦战后发端,正是因为被打惨打怕了,才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向西方采购“先进武器”。采购的对象包括英、法和隔壁邻居省的马尾造船厂(广甲、广乙、广丙这几条名字没啥创意但北上参加了“甲午战争”的军舰就是马尾厂的产品),到1909年(宣统元年),广东水师与福建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一起被整编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名义上算是把海军统一收归国有了。

图10. 广东水师的国产巡洋舰“广甲”号,参加了甲午海战

接下来的故事就复杂多了,陆地上的纷争不断让海军也成不了一片净土,仅存的那些军舰大多数不得不奉行“有奶便是娘”,谁出得起“抚养费”就跟谁混。30年代起,手上余粮略有好转的校长一拍脑袋向东洋鬼子订购了几条新船,但也没可能分给非嫡系海军。所以,粤海军当时的实力非常弱,值得一提的大船只有一艘前清购置的“肇和”号巡洋舰。关于甲午海战之后的清末海军重建的故事,详见本号搜索“甲午”。

图11. “肇和”号巡洋舰在英国的下水典礼

本来还有一艘“海鹰”号四烟囱驱逐舰,可惜1930年在海南岛打内战时被击沉了。“肇和”号是1909年新任海军大臣载洵和萨镇冰在欧洲考察时,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的防护巡洋舰,同级舰还有一艘“应瑞”号(1937年在江阴自沉),姑且将其称为肇和级巡洋舰吧。

肇和级巡洋舰在当时的块头不算小,长97.6米,宽11.89米,吃水4.27米,排水量达2600吨,动力系统为6座亚罗式燃煤锅炉,驱动4部帕森式蒸汽轮机,最大动力为6000马力,使航速能达到20节,在其下水的那个年代,20节航速勉强说得过去,“无畏”号也就是21节。舰上乘员编制为230人,可载煤550吨,续航力5000海里,载淡水255吨。

图12. 肇和级三号舰“飞鸿”号因为缺钱而被转售给希腊海军,改名“埃利”号,二战中被意大利潜艇击沉

肇和级的排水量虽然看着不大,却仍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其船壳为钢制,采用穹甲防御,所谓“穹甲”就是将舰体内部水平设置的装甲板改为中间平、两边带坡度,中间部分的装甲位于水线以上,两边倾斜的部分则低于水线以下4英尺左右。

图13. 肇和级二号舰“应瑞”号,当时编入第二舰队在长江上作战

这样设置装甲的好处将在水线中弹破损时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导致军舰沉没的主要原因是进水,最容易进水的又是水线以下的破洞,如果炮弹打得入水太深,则动能不足以穿透船壳,打得太高又不能引起进水,所以最危险的地带正是水线以下一米之内。设置穹甲后,理论上即使水线处船壳被洞穿,也不能穿透水线以下4英尺处的穹甲。而因为船壳破损导致的进水,又不会淹没高于水线的穹甲中央,军舰仍能保持较大的浮力。

图14. 一个简单的穹甲防护示意图,舰体内的水平装甲设置刚好在水线上下

简单来说,带穹甲的军舰就是达到两个目的——以斜度拒弹,以穹面界隔漏水。这种设计在19世纪末期风靡一时,肇和级也因此被称为防护巡洋舰(Protected Cruiser)。

图15. 中国海军“肇和”舰的右前视图,注意舰艏的150毫米主炮,右前侧的100毫米副炮

武器方面相对薄弱,舰艏舰尾各装有1门150毫米阿姆斯特朗式主炮塔,副炮为4门100毫米阿姆斯特朗式,分别布置在舰体两侧前后各一门,这种布局使得前射和后射都能有3门炮,向两侧射击能发挥2门150毫米和2门100毫米炮的威力。另有6门47毫米口径的3磅炮,2具鱼雷发射管以及一些机关枪之类的轻武器。

图16. 这条是啥船可以竞猜下,数数烟囱和火炮数目也不难猜

在肇和级下水的年代还没有什么飞机的威胁,从定位上来说,应瑞级既可以用于远洋航行,也能搭载较多的舰员,作为训练舰是没问题的。

1912年“肇和”号完工,但因为时局动荡,英国人也不知道该交付给谁,因此拖到1913年才驶抵中国交付给北洋政府。接下来的时局也没消停过,肇和舰1915年参加了讨袁的二次革命(这里的故事很丰富,以后有机会再写),1918年南下广东加入护法舰队,1922年加入陈炯明的广东海军,1924年1月就叛逃至青岛加入直系的渤海舰队。1926年,击败直系后的奉系控制了渤海舰队,并将其整合入东北海军。1933年,因为奉系的垮台(实际是地盘没了),肇和舰再度南下加入广东舰队,即将在这里迎来最后一战。

图17. 四个烟囱的高速驱逐舰“飞鹰”号,加入广东海军后按照陈策要求去了海南岛,被陈济棠派空军炸沉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广东空军主力已被抽调北上加入淞沪抗战前线,海军的情况稍微特殊一点,肇和舰是广东海军最大的一艘军舰,也是旗舰。与其长期搭档的第二大舰“海周”号只有1250吨排水量,建造于1916年,本来是英国的花级小型护卫舰,主要用于扫雷,一战时也有伪装成商船诱捕德国潜艇的“黑历史”。

图18. 长期作为缉私船使用的“海周”号,虽号称第二大舰却也只有1250吨和1门主炮

一战后的1920年,“海周”号被英国人卸下武器作为商船出售。一家船运公司将其买去,用了10多年时间,船名也改为“莱娜”号。后来广东军阀陈济棠图便宜,于1935年以30万港元的低价将其买下,自行装上武器作为海军缉私舰使用。

图19. 另外一幅“飞鹰”号驱逐舰的彩绘图,如果该舰不沉,应该会在虎门海战中出现

“海周”号的航速仅有17节,原本装备2门120毫米火炮已经在英国拆卸掉了。到广东以后仅在舰首装了1门100毫米阿姆斯特朗式主炮(一说为127毫米,但陈策10月13日密电则记录为“十二生炮”(射程2150米)),舰尾装了1挺20毫米机关炮(陈策10月13日密电记录为六磅炮(射程8000米)),攻击力大致也可以用“战5渣”来形容一下,吓唬吓唬海盗可以,真要打仗的不行。这两艘军舰连校长都看不上,因此被留在了珠江口。

图20. 广东海军的指挥者,海军中将陈策,他在后来失去了一条腿和一只手

1937年8月,广东舰队江防司令部鉴于浅水舰艇难以防阻敌舰入侵,也采用了跟长江上类似的堵塞封锁法,将珠江“六门”中的虎门、模门、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以及泥湾门、潭州口等各主要航道,用废舰船158艘和鹿角、山石等加以沉塞,以阻滞日舰侵入。同时,还将各式水雷布置于虎门、崖门、狮子洋及汕头的马屿口等五处,并派出舰艇分赴各处警戒,准备迎敌。

图21. 反应鱼雷艇冲锋的画作,虎门海战中,中方也出动了四艘鱼雷艇

广东海军其他军舰都太小,无法和日军正面对抗,江面上只得以“肇和”号和“海周”号形成编队巡逻珠江口,配合岸上和江中的要塞防止日舰进入珠江。真正的防御核心是密布于珠江口的诸多要塞,其中尤以虎门要塞为最。

图22. 珠江口示意图,虎门就在水道突然变窄的地方,距离广州市区约100公里,南面是宽阔的伶仃洋

珠江口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对海防最为重视的地区没有之一,这个结论颇有意思,与京津相比,虽然近畿地区更加重要,但是缺乏海上布防的战略纵深,炮台群只能建在沿岸河口,容易被绕过。长江口缺乏合适的山地设置炮台,钱塘江口则在通商意义上稍弱,只有千年商都广州,既有足够的重要性,又具备狭长的珠江河口战略纵深,自从清初开始,就着手建设以火炮为主要武器的炮台要塞。

图23. 长洲要塞布防的炮台,注意这门炮已经是光绪年间采购的德国造克虏伯大炮

最早期的广州城防炮台几乎就是建在市区里,比如白鹅潭水道边的白蚬壳炮台,目的可能是是拱卫核心城区,防止暴乱和明军反扑。随着广州东面江防的重要性提升,炮台也越建越往东走,在猎德、二沙岛都增建了新炮台。一鸦战后,炮台继续向东推进到达今天的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及其南面的新造、北面的长洲、鱼珠等地。

图24. 反映关天培镇守要塞炮台的艺术画,注意此时仍然装备的是旧式前装大炮,士兵多用冷兵器

清光绪时期,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教训后,早年建成的以旧中式大炮(实际上也是改良自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红衣大炮)为主要武器的旧式炮台不堪一击,清地方官开始注重引入欧洲技术和欧洲新式大炮,构建近代化的海防体系。其中重点构筑的两处江防要塞群,分别是位于广州市区东侧约30公里的长洲岛、小谷围岛、鱼珠、新造、化龙等地的长洲要塞群,以及位于虎门、沙角、大角、上下横档岛、威远等处的虎门要塞群。

图25. 鸦片战争后,清军在虎门要塞修筑的各处炮台形制

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来,长洲要塞群和虎门要塞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扼守着江面突然变窄的战略要地,并且形成了集群化的要塞,布防颇有层次。广州长洲要塞群,之前我写过一篇介绍沙路炮台的短文,可以在本号搜索“沙路炮台”。

图26. 今天的虎门大桥,借用了上下横档岛的浅滩作为桥墩竖立处

虎门要塞群最显眼的就是位于今天虎门大桥下方的两处小岛——上下横档岛,康熙年间这里就已经是三大炮台之一,随后不断完善,到全面抗战前夕,虎门要塞群最直接的几处炮台包括有上下横档炮台、珠江东岸的威远炮台(靠近虎门大桥东莞侧引桥处)、大角炮台、珠江西岸的沙角炮台(靠近今南沙区的天后宫)这几处。

图27. 从南往北拍摄的虎门大桥和上下横档岛,远处的岛是大虎山,也是两条中国军舰的锚泊地

-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