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鲁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巨人。鲁迅及其作品,在当下被公认是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虽然鲁迅早已远行多时,但他从没有从国人的心目中褪去,一直是无法被替代的作家。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上的增减传言,未经证实,都会成为出圈的热门话题。

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人们又要开始说鲁迅,谈鲁迅了。

封面新闻记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了解到,一系列鲁迅的作品将被再版推出,还会举办直播、座谈会等活动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在今年9月9日举行的“朝内166文学讲座”网络直播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荣誉所长、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就以“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要读点鲁迅”为题目,做了一场分享。

9月25日下午,人文社还将召开“人文社与鲁迅作品出版暨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座谈会”,中国作协、鲁迅博物馆、社科院文学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众多鲁迅研究的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探讨鲁迅的精神价值与学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温儒敏在讲座直播中讲鲁迅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29种“鲁迅作品单行本”将出版

鲁迅著作的出版,也是一段不平凡的文化史。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更好地整理鲁迅著作,当时的出版总署就决定在上海建立鲁迅著作编刊社,专事校订出版鲁迅著作,并聘请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冯雪峰担任总编辑。1951年,冯雪峰又受命组建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首任社长兼总编辑,鲁迅著作编刊社于是迁移到北京,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成为鲁迅著作编辑室。

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人文社自建社伊始就致力于鲁迅作品的编辑出版工作。1951年秋,鲁迅的《呐喊》《彷徨》等20余种单行本相继问世,接着又出版了《鲁迅小说集》《鲁迅选集》两卷本,以及许广平、冯雪峰、许寿裳等多人回忆鲁迅的专著10多种。1958年底,推出多种装帧的10卷注释本《鲁迅全集》,之后又编印了十卷《鲁迅译文集》,这是继1938年《鲁迅全集》出版之后,全面系统整理出版鲁迅著作的第一个注释本,成为新中国出版史上的盛举。

1981年鲁迅诞辰100周年之际,16卷本《鲁迅全集》问世。1981年版《鲁迅全集》吸收了1958年版全集的长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收集完备,校勘精细,注释详实,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短期内发行了近10万套。2005年版18卷本《鲁迅全集》出版,是目前收文最多,注释最完备的通用版本,代表着《鲁迅全集》最高的学术水准和读者美誉度。人文社还相继推出了《鲁迅手稿丛编》《鲁迅全集编年版》《鲁迅大辞典》等,进一步扩充了鲁迅作品的出版阵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鲁迅诞辰140周年之际,人文社又推出了“鲁迅作品单行本”共29种,这套单行本吸收了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校勘和注释成果,并根据单行本的体例进行了调整,更方便读者阅读。以及“中国现代名家名作插图本”丛书中的《呐喊刘岘插图本》《野草刘岘插图本》《彷徨丰子恺插图本》《阿Q正传丰子恺插图本》《鲁迅批判》(增订本)《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等新书,从多个层次满足读者需求,引领鲁迅作品出版的新热潮。

温儒敏:“读鲁迅是思想爬坡”

2021年9月,温儒敏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鲁迅作品精选及讲析》。在这本书中,他写道:“现今强调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毫无疑问,这是‘主心骨’,是精神支柱。但传统文化不能照搬,它是在古代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精华,也有糟粕,有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部分。我们要继承的是精华,是优秀的部分,这就有一个选择和扬弃的问题。读鲁迅,可以认识他了解和分析传统文化的角度与方法,看这位思想家型的文学家是如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如何体现在鲁迅的思想与创作里的。我们既要读孔子、孟子,读古代史、现代史,同时也要读点儿鲁迅,知识结构才比较全面,思想方法也比较辩证。”

温润敏还提到,“鲁迅对文化的批判性认知,是基于对人性的深透了解,基于对自身思想心理不断的自剖......能让人警醒,换一个角度去打量我们所熟悉的世界。在网络时代,过量的信息冲刷可能会让思维碎片化、平面化,过度强调娱乐消费的流俗文化,又使人们的精神趋于粗鄙,而鲁迅那种批判性的深度思考,是有助于拯救文化滑坡的。读点儿鲁迅,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精神得到升华,意识更加清醒。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鲁迅,我们读鲁迅也并非模仿鲁迅的脾气或生活,甚至也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读鲁迅,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他的批判意识,从他那里获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