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教育界真是经历了一场大动荡,「双减」后,有人欢喜有人愁。

如果孩子平时自觉自律,会主动学习,「减负」就能让他更好地安排学习计划;但对于另一波,一提到学习就头疼,作业靠家长吼,学习靠老师逼的孩子,家长就显得十分焦虑了。

害怕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孩子出现两极分化。

毕竟过去还有各种培训班,帮忙逼一把,补一把。双减后,学习就变成了孩子自己的事了,拼的就是自驱力了。

麻省理工大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罗纳德·弗格森在《高成就孩子的教养法则》中指出,孩子的成功,自驱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自驱力简单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主动去做某些事情。

好消息是,自驱力是可以培养的。双减之下,从「内卷」到「自驱」,也可能是普通孩子寻求的最好出路。

家长可能会担心,那我家孩子自驱力很弱怎么办?我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自驱力呢?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一本重磅级育儿教科书——《自驱型成长》。本书的两位作者,分别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比尔)和启发型教育家奈德,他们围绕「家庭作业」,探讨了养育孩子最本质的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内驱力,并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我们从书里筛选出了几个最常见的问题,并且提供了解决办法。

以下部分内容来自书籍《自驱型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要想着只要你一撒手,你的孩子就能游刃有余地接受一切。孩子和你都需要时间,用来调整和发展各自的技能,从而适应新情况。

你需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孩子肯定无法在第一次尝试时,就做得很完美,也无法做得比你这个有好几十年人生经验的人更好。

一定要让他自己去承担不做的后果。慢慢建立属于他自己的胜任感。在能够达到「有意识地胜任」这一水准之前,他还是需要亲自去学习那些不知道的事情。

绝不是这样的,你既要给孩子设限,也需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替他解决问题,而是给他提示和方法。

当他们知道,自己遇到困难时,是可以寻求大人帮助的。这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也会更加有动力。

你提出的诸多忠告,应该相当于孩子一路走来都用得上的救生圈,告诉你的孩子你担心的是什么,再好好和他聊聊这些事。只提供辅助,不刻意掌舵

为什么老师说什么你就要听什么呢?老师之所以来找家长,是因为父母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来找自己的麻烦。所以老师会抓住机会,让家长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避免自己惹上麻烦。

所以我们建议你可以跟老师解释:

① 你不想越界去抓孩子的家庭作业,这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② 你并没有发现,违反孩子的意愿监督他写作业,或试图强迫他做作业能起到什么作用。

一旦你和老师说了这些,老师可能会感到震惊,甚至还会欣喜起来。当然,我们还是要让老师明白,我们有提供帮助的意愿,但是我们更要提醒孩子,他自己要扛起那些责任。

建议你告诉她,你很乐意在第二天晚上继续给她提供帮助。如果孩子没有在约定时间里找你,你可以说:「作业时间已经过去了,该睡觉了。你得休息休息,这样你才能保障明天思维清晰,我也是一样。」

如果她想自己继续完成作业,那当然很好,但你不用再帮她了。你提供帮助的时间段很明确,她可以自由利用,或者不利用。与此同时,如果她仅仅是偶尔才拖延,你大可以网开一面帮帮她,这也没什么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书籍《自驱型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这本书还有很多很多干货。但如何结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我们还是要和这本书的译者——叶壮老师,寻求答案。

叶壮老师是北京交通大学特聘讲师,也是中国心理学会(CPA)会员,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成员。

同时是多家卫视育儿节目特约专家,如《育儿大师》、《耐撕爸妈》、《不可思议的妈妈》、《爱幼星球》、《我们仨》、《和你在一起》等。

叶老师还著有《边游戏,边成长》、《21招,让孩子独立》、《秒懂力》、《智慧教养》。

叶老师和两个孩子

关于培养孩子自驱力的问题,他有深厚的学科背景,不仅翻译了这本书,也在养育自家的两个男娃中,实践和积累很多方法。

图片来源于叶壮老师

这些经验和方法都有哪些呢?作为家长,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呢?9 月27-28 日叶壮老师将以「优势养育」理论研发导师的身份,做客我们的直播间,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不仅如此,我们还邀请了众多教育大咖做客直播间,为家长们带来主题直播:开学第一课,「双减」变「双赢」。连续两天带来超多教育干货。

教你怎么挖掘孩子的先天优势、通过优势去提高他学习的自主性和硬实力,彻底解决孩子作业拖拉、不专注等学习问题,成为一个不焦虑的父母,教出一个更自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