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的末尾里,中国紧闭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无数人的性命在枪火里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续了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一度沦为他人案板鱼肉,而许多被压迫已久的底层人民已经忘记了该如何反抗,他们在这片黑暗里麻木地沉睡,浑噩等待着死亡降临。

这时一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有识之士率先觉醒,他们大多幸运地出生在阶层较高的家庭中,能够开眼看到中国以外的世界,如今有着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们悲痛国家的落后,却又满怀热忱与希望,为挽救大厦之将倾奋力奔走。

鲁迅先生正是这批爱国者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员,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文学家、革命家之一。

鲁迅先生的文章多次被选入中小学的教材当中,只是我们年幼时的见闻、学识太过有限,无法完全理解鲁迅先生文中深意。等到年长一些后,或许才能参悟一二分。

混沌之中的炬火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宦家庭,祖父是翰林出身,担任过知县等职,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

周家在当地有一定名望,家境也算殷实,因此鲁迅先生幼时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为他之后的求学路途打下了基础。

十三岁时,鲁迅的家中发生了一场变故,祖父参与科场舞弊案件被下狱,父亲也暴病不起,接连几年下来,家中逐渐就亏空了下去。

鲁迅回忆那段时间,自己最常出入的地方就是医馆和当铺,人情冷暖也在其间尝尽。

后来父亲病逝,鲁迅辗转去往江宁求学,又赴日本公费留学,主攻医学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求学期间的一堂课上,鲁迅观看到了一张幻灯片,片中两个帝国主义的军队在中国土地上交战,其中一方抓住了一个中国人,认定他是俄国奸细。

同胞被杀,围观的中国人不仅没有愤怒,还大声叫好。鲁迅先生内心深受触动,他思考起自己学医的目的。

这群麻木的人看起来身体健壮,真正生了病的是他们的精神,而国民千百年来淤积的那些病根,不是仅医学能够挽救的,由此鲁迅先生决定弃医从文。

在日本期间鲁迅的生活很清苦,基本靠着给别人校对书稿的酬金来度日。他接连发表文章,同时还与弟弟周作人翻译了一些外国著作。

只是这些在当时都没有得到什么反响。鲁迅先生内心也有过茫然和愁苦,最后带着无人理解的寂寞回了国内。

回国后,鲁迅先生一直在各大学堂之间从事教研工作。

民国元年,在蔡元培的邀请下,鲁迅加入教育部任职。

民国七年,鲁迅先生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也因此加入了由陈独秀等人创办的《新青年》。

作为《新青年》的编委,鲁迅先生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就国家的文学、政治问题等各抒己见。

尽管彼此之间意见不总是一致的,但君子和而不同,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这个民族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因此《新青年》的解体,对鲁迅先生来说又是一个打击。

曾经同一阵线的伙伴们有人高升、有人退隐,鲁迅先生内心的孤独感更甚,他仿佛一个独自行走在长夜里的人,独自面对未知的风暴,随时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彷徨过后,他依然选择了前进,要做迎接黎明的光,而不是站在原地等候炬火。

文坛中清亮的先声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批文学巨匠,但是真正把文学创作当作自己终身事业的人并不算多,而鲁迅先生恰好是其中之一。

他一直都有清晰的目标、明确的追求以及一往无前的勇气,把唤醒国人沉睡的灵魂作为自己毕生追求。

鲁迅先生格外擅长刻画一些小人物,通过他们的一生来反映一个时代的问题。

在《祝福》当中,浑噩地死在鞭炮声中的祥林嫂,杀死她的罪魁祸首到底是什么。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家都能体会到的是,祥林嫂这个人物身上凝聚了深沉的悲剧性。

她两次嫁人,丈夫都先自己离世,因此被视作了不祥的象征,她本来在鲁镇也愉快地生活过一段时间,却被婆家当作商品一样卖进了深山之中。

她自始至终都没有做错过什么,但是封建社会不由分说地把罪恶烙印在了她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再次回到鲁镇,她成为了所有人的笑柄,守旧的封建派鲁四老爷不允许她参与任何有关祝福的活动,在看不到利用价值后把她驱逐了出去。

而“我”作为一个有学问,见过世面的读书人,即使对她有一些怜悯,也抵不过她有关鬼神的三句问。

旧社会女子生存的艰难境况被赤裸裸地揭露出来,愚昧的人情、落后的世道、怯懦的知识分子,重重压迫几乎将一个弱女子的生路全部堵死。

而这样的悲剧,在那个年代比比皆是,透过鲁迅先生的文字,我们才能够更深切具体地感受到一些。

新旧文化冲击的过程中,有人站在新文化潮流的顶端,也有人紧紧抱着旧社会的残余不肯松手。

鲁迅先生文中的孔乙己就是这样的典型,他读了一辈子的书,却连个举人也考不上,生活潦倒不堪,却又自视甚高,不把替人做苦力的短衣帮放在眼里。

这类人深受八股文所害,一生都把考中功名当成人生最大目标。

他们虽然识文断字,还能讲解说“回”字有多少种写法,但是对于文化的引领其实没什么作用。

他们的思想被八股文彻底地固化住,写文章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极其强烈,所以能做出有助于警醒世人的文章的人,几乎不存在。

鲁迅先生留下这篇文章,一方面是抨击了旧社会学术礼教对人的迫害,另一方面也是呼吁那些有一定学识的读书人。

不要故步自封,不要沉湎在过去所谓的功名之中,也不要抵触新思想的到来。

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鲁迅先生的作品中,除了少数有关于童年时期的回忆,其余基本都是对封建残余以及时事的揭露批判。

他认为那些风花雪月,或者粉饰太平的文章对当时的中国没有任何益处,做文章必须要尖锐、要毒辣、要一针见血才有用。

鲁迅先生着重将眼光放在农民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上面,他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把笔下的小人物写得活灵活现,但这些人物的结局大多是死亡。

鲁迅先生将每个人的死亡都刻画得深入人心,他认为正是具备了不惧怕死亡,勇敢面对死亡的心态,才能够向死而生。

在鲁迅先生的带领下,很多作家同样开始关注起中国的民生问题,大量有关农村生活的作品诞生。

例如茅盾的《子夜》,洪深的《农村三部曲》等等。有了更多人去思考农村人民的命运,书写农村题材的文章,才能促使新思想更快速地席卷到乡村。

其次鲁迅先生很多文章也是在剖析自己的内心,他写知识分子的无奈,知识分子的困窘,同时是在审视自己。

鲁迅先生明白当时的环境下,知识分子是最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的一群人,他们容易被带动,身上有着勃发的生命力。

但是知识分子的犹豫不决、瞻前顾后也是他们的弊端,他们看得见时代的浪潮,却又会纠结于自己的个人得失。

他们自以为已经成为了最先进、最有力量的一批人,但是切实站到封建势力的对立面时,又会发现自己有多么无力。

然而也并非所有人都懂的,或者都认同鲁迅先生的思想,文人们在报纸和期刊上面“吵架”是常有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虽然徐志摩的诗文浪漫,也引领了一时的风潮,但是在鲁迅先生的眼中,所谓的“浪漫”和当时的国情格格不入,更不具备拯救人民思想的作用。

冰心清婉的文字也曾受到众多学子追捧,《繁星》《春水》问世之后,冰心更是成为了很多男学生心目中的“女神”

然而鲁迅先生寄给友人的信中,却毫不留情地对冰心进行讽刺,当时杭州一些作家的作品被封禁,冰心也在列,鲁迅先生却说这可谓“奇极”

鲁迅先生尖锐的背后,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担忧,他认为只有刻画黑暗,针砭时弊的文章对当时的中国才有益,虚假的温暖或完美,只会让某些人还活在梦中。

而他就是要做那个戳穿假象的人,希望人们能从文字的斗争当中,获得一点思考。

结语

在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当中,鲁迅先生一直坚定地走在最前沿,他痛恨国人骨子里的愚昧和落后,却又深爱这片滋养着他的土地。

他是最冷硬的铁、最清晰的镜子、最炽热的火焰,是民族的脊梁,是百余年后仍旧引领着无数学子前行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