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头硬了又硬的壹读君 | 宁七

“手边没有两瓶维生素B6,不要贸然打开夹子音的音频。”

希望这句话你永远不懂。

前不久,抖音有个博主“风小逸”上传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他捧着一罐桃罐头,夹着奶声奶气的音调说着“吃个桃桃~嗯~好凉凉”……

该视频播放量迅速爆发,做作的嗓音和姿态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出于对广大网友身心健康的考虑,风小逸账号连夜被封,但网友的后遗症一时半晌还好不了。

图源:微博截图

与揉捏造作的姿态有同样杀伤力的,是这位前网红瓮声瓮气的“夹子音”。

夹子音指的是夹着嗓子、靠鼻腔共鸣发声的一种声音,辅之以提高声调、口齿不清的发声特点。
用“夹子音”讲话的人被戏称为“夹子”,夹子不分性别,男女都有。

“夹子音”不算新鲜事物,在直播圈和游戏圈存在已久。不过,大多数网友对“夹子音”最集中、具象的认知是由一名叫做“三十七度八”的抖音网红博主带起来的。

早在今年5月,“三十八度七”买了一个小风车并拍了一个视频上传至自己的抖音号。视频中,这位博主用口齿不清、鼻腔共鸣的嘤嘤声和网友一同分享着消费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截图

截至目前,该则短视频已经获得了140w多的点赞。这意味着,短短几个月内,已经有几百万的网友惨遭毒“音”。

图源:抖音截图

“小风车”效应后劲十足,“夹子音”梗在互联网空间大有长盛不衰的架势。

抖音上的“夹子音”词条下,挑战赛、教程、模仿层出不穷,网红博主、普通网友还在孜孜不倦地创造新的素材。 比如下面 这位博主的恶搞模仿秀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一听就硬的“夹子音”,我劝你少说

互联网:随时随地发现“野生声优”

自媒体兴盛后,“声优”的门槛确实是越来越低了。

过去的“声优”指的多是专业的配音演员,受过专业的声音训练,为电影、电视、动画、外语节目、幕后旁白配音。

图源:百度截图

因其拥有高超的变声技巧和过硬的配音实力,坊间一直流传着“声优都是怪物”的赞誉。

直播、短视频、播客开始发展后,以声音为工具的“恰饭”途径越来越多了。“声优”这一概念也开始逐步向下兼容,在赛博空间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市场下沉。

网友:现在声优的准入门槛也太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盘点网络热门“野生(伪)声优”,大体分为这么几类:夹子音娃娃音气泡音

夹子音如上文介绍,就不多赘述。

原装“娃娃音”是天生的,几乎所有人在童年时的嗓音都是清亮、嗲气的童声娃娃音,但有些人声带天生短一些,或者在变声期出了一点bug,在变声后依然保持了一副尖尖细细的童声。比如周深的嗓音就接近于娃娃音童声。

图源:微博截图

经历过变声期的成年人的原始声线一般较粗,其实很难拥有原装娃娃音。除了声音工作者的工作所需,生活中遇到的“娃娃音”、“夹子音”们多是故意捏起嗓子讲话,以为听上去可以像孩童般可爱,但实际上给听众一种做作装嗲的刻意感。

被网友声讨的还有很多男网红的“气泡音”:

气泡音是气流通过喉腔时,将闭合的声带中间部分吹出一个小洞,由于气流与声带的边缘摩擦产生断续振动,经喉咽腔共鸣而发出一串颗粒性的像冒泡泡一样的声音,是充分放松喉头后的一种发声。

气泡音本是一种唱歌技巧,但被一些网红与喘气声、舔舐声混合使用制作一些哄睡音频,将“气泡音”污名化为一种“色情擦边球”。

图源:抖音截图

或许有人疑惑:改变音色用假声,只是使用场景不同罢了。怎么不能算“声优”?

“伪音”确实是配音演员工作中常用的方式,但配音演员主要是通过各种调整共鸣腔和口腔肌肉的方式来改变音色,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声音场景,绝非是卖萌为主的“夹子音”们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

互联网“野生声优”使用的夹子音和假声,和配音演员的“伪音”不能说毫无关联吧,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很多网友表态自己对矫揉造作的“夹子音”嗤之以鼻,但丝毫没影响“夹子音”这一细分市场长盛不衰。“夹子音”到底迎合了谁的审美?

图源:抖音截图

“夹子音”——幼稚化审美下的产物

网上不乏“夹子音”教程,从如何使用气音、咬字如何含糊,再到摆出怎样的神情姿态一应俱全。这些教程归根结底都是在教成年人如何“做回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抖音截图 ID@ 啊脑袋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一下4-6岁儿童的发音特点就知道了:

①发音状态

学龄前儿童的词汇量积累远不及成人,对于文字和情绪的理解程度也十分有限。所以儿童在讲话时更多使用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词汇,有牙牙学语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的感觉。

②音高与气息控制

儿童声音频率较成人高出许多,发出的声音较为尖细。而且受发声训练不多的影响,儿童往往气息比较浅,发音位置靠前,甚至是使用的头腔共鸣,加之口腔容度小,气息在经过咽喉到达口腔后往外送气时,嘴巴小,出气管道窄,所以声音相对比较尖锐。

③吐字发音

学龄前儿童讲话多是通过听力辨识发音,很多时候并不会听得很完整。所以孩子们咬字不清晰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表现为儿童在讲话时,字音并不饱满和圆润,时常会出现发音不完整或者模棱两可的表达。

是不是和“夹子音”的精髓如出一辙?

成年人模仿夹子音,可以被归类为一种将自身形象向儿童靠拢进而讨好观众的行为,这与性感化儿童形象(如《洛丽塔》)类似,是“性化儿童”现象的一体两面。

图源:抖音截图

兑了二斤工业糖精的“夹子音”,本质上是一种“幼态”的审美偏好。幼稚化审美催生了一群“夹子”,但为了保护真正的儿童,我们必须警惕“夹子音”的大流行。

除了道德层面的考量,“夹子音”应该被限制,还是因为它真的伤身体

声音总“夹着”,伤人又害己

为了写这篇文章,壹读君咬牙听完几段夹子音,整个人彻底麻了。

很多网友听完也表示同感:首先我们的心灵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之后我们还出现了一些身体症状——腰酸腿疼,头皮发麻,汗毛也竖起来了。

图源:抖音截图

夹子音多用鼻腔共鸣,用较高位置发音,其声音频率较正常说话时高很多,而且瓮声瓮气带有气声感。“夹子音”的频率和音色均不在听觉的舒适区,很多人听完整个人都“病了”。

这个“病”学名叫做“恐声症”:

恐声症常被描述为对特定声音的忍受度下降,而且研究表明,听觉系统在临床上有意义的声音忍受度降低中起次要作用,大脑中的其他系统占主导地位。
在心理学中,恐声症被定义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对其他人发出的具有重复性和社会性的声音非常敏感,被称为“触发刺激(triggering stimuli)”或“恐声症诱发声(trigger sounds /misophonic sounds)”,这些声音包括吃东西时吧唧嘴的声音、呼吸声、用键盘打字的声音、打哈欠的声音、鼻音、清嗓子时的声音和钟表的滴答声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对“夹子音”的讨厌都严重到病态的程度,但总夹着嗓子说话的人,声带真的会生病!

发出“夹着”的伪音,人们需要压着嗓子,此时的声门处于紧闭状态,声带也一直在闭合的紧张状态。

当我们用假声方式发声时,气流从腹部和胸部出来,到了喉咙口却没有宽敞的通路,气流就会在我们声门位置鼓动,震动声带。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声带一直处于肌肉紧张的状态,得不到休息。已经有很多临床证据表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喉部疾病与不正确的发声方式息息相关。

后天深加工的“工业糖精夹子音”,不仅无差别攻击网友们的心理底线,还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毫不手软,真·损人不利己行为。

归根结底,大家深恶痛绝的不是声音本身,而是以矫揉造作的声音博视线、打擦边球的行为。

论“夹子音”作恶的最大负面影响是什么?那就是令天生就是“娃娃音”的朋友们处境更加尴尬。

参考文献:

[1]彭静,李旭红,邹密,谭敏.嗓音训练改善早期声带息肉患者发声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08):936-940.

[2]罗轶,阚丹,周琦,严进,蔡彬林,成红政,杨靖.嗓音训练在发声不当所致嗓音疾病患者中的疗效[J].广西医学,2020,42(11):1354-1357+1372.

[3]陆美萍,徐洁洁.用声不当或过度致发声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04):276-279.

[4]熊佳颖.声乐演唱中常见的嗓音疾病及预防[J].北方音乐,2019,39(19):231-232.

[5]吴启宗. 声带息肉术后复发影 响因素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

[6]黄冬雁. 功能不良性声带病变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

[7]王楠桐. 大学生恐声症症状的心理及神经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点击图片阅读 | 网传马思纯要结婚,为什么不被看好?

点击图片阅读 | 宁愿挨着厕所住,社恐选床位到底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