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上海的大亨,财大气粗,在那个民众饥苦的年代,他过着传奇而肆意的人生。而蒋经国是蒋介石的儿子,他与杜月笙本是毫无干系,各不相关,蒋经国却要对杜月笙的儿子下手。

在那个云波诡谲的民国,他们之间的纠葛算得上是民国的一个小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风云一时的乱世枭雄

1888年,杜月笙出生在江苏的杜家宅,家中本就贫苦,他还未满四岁双亲便相继离世,从小命运坎坷。

父亲离世之后,年幼的他只好跟着继母朱氏生活。他们不是什么富裕人家,继母作为一个女子,加上身处乱世,带着杜月笙的日子自然过得十分艰辛。

好在朱氏虽为继母,对杜月笙已然尽到了人母之责,即便家中穷困潦倒,依然咬着牙挤出钱来送杜月笙去学堂念书。只是后来连衣食都难以保证,杜月笙才辍学在家。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活着已经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若是想要活下去甚至活得好,那便是难上加难的运气之事了。因为战乱,朱氏赖以生存的工作难以为继,她逐渐连自己的生活都供养不起,便无奈丢下这位继子,离开了杜家去别处另谋生路。

杜月笙那时不过是个八岁大的孩子,继母离开之后,他只好来到外婆家。舅舅眼看着家中要多出一张吃饭的嘴,心中自然是百般不满,千般不愿。哪里还顾得上这是同胞姐妹的遗子,自己的亲外甥。

表面上答应了下来,却对杜月笙不断刁难,尖酸刻薄。杜月笙深刻地感受到了寄人篱下的辛酸与苦楚,对舅舅舅母的恶意感到十分害怕。于是他从小便十分敏感,懂得屈意讨好,深谙察言观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自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做梦都想逃离外婆家,去到外面的世界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不知不觉,他在外婆家生活了六年,已经长成了一个颇具风气的十四岁少年,尽管看着还是个半大不大的孩子,但多少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终于在这一年,他离开了外婆家,独自来到上海谋生,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改变,并且不断向顶峰出发。

起初,他只是在水果店内打工,没有什么学识的他倒是沾染了一身不良的风气,好不容易挣了几个工钱,偏又被他拿去赌博,经常将工钱输得一干二净。虽不用再担心受到舅父舅母的冷眼,他依然需要常常为钱财担忧。毕竟没有钱财,他在这个城市难以存活。

他知道,自己若是一直待在水果店,飞黄腾达这样的事永远不可能降临在他的身上。于是他在十四岁那年做出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就是加入青帮,认陈世昌为干爹,得到了接触贵人的机会。

不久,杜月笙便顺利进入了黄公馆,为青帮大亨黄金荣做事。在贵人的身边,自然容易得到贵人的赏识。果不其然,他逐渐得到了黄公馆重要人物的赏识和器重。当然,这也离不开他的人品。

他有着一些坏习惯,但是人品和担当有着过人之处。在黄公馆的帮助下,他混进十里洋场,从此一飞冲天。

1925年,他用积累的一些资本,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了上海租界的鸦片生意。四年后他更是步步高升,一跃成为公董局华董,坐上了华人在法租界的最高位置。毫无疑问,他已经成为了可以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也许他人生的开始并不完美,坎坷诸多,但后来的他可谓是风生水起,足够精彩。

二.资本与政治之间的过招

民国毕竟是个政治主导的时代,杜月笙虽然已经成长为一股不容小觑的资本力量,不过选择怎样的政治力量作为依靠和保障,对他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本和政治是相互选择,相互依赖的,当然,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利用的。

随着资本和势力的不断积累,杜月笙成功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1927年,原来的北伐军已几乎被大革命击退,青帮原来依靠的孙传芳已经不再值得依靠,中共以无产阶级为主,领导的工人运动又愈演愈烈,自然也是难以依靠。于是青帮将目光放到了国民党身上,当时国民党的一把手蒋介石也就成为了杜月笙需要拉拢的人物。

青帮想要投靠国民党,自然是要为国民党做些什么以表诚意。它为蒋介石做过一件大事便是我们熟知的“四一二政变”。本来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的国民大革命,由四一二政变走向失败。

作为上海滩的巨头,杜月笙为蒋介石发动政变提供了不少帮助。蒋介石由此成为新政府的领导者,青帮也因此被新政府所承认,得到新的政治力量的庇护

四一二政变结束之后,蒋介石与上海三大巨头彻夜交谈,希望上海帮会能够帮助自己实行“清党计划”,杜月笙对此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不惜出钱购买枪支弹药,不断打击着工人阶级。

杜月笙成功获取了蒋介石的信任,成为国民党政府的红人,有了政治力量的依靠,当时的杜月笙可谓是风头无限,为所欲为。

因为利益志同道合的两个队伍,最终也会因为利益而分道扬镳。而他们之间的所谓感情不过是利益之下复杂的泡影。

战乱抵挡不住人祸,更无法阻挡天灾的到来。水灾、旱灾依然肆虐在华夏大地上。而当时面对内忧外患的国情,政府疲于斗争,对于灾情,当时的南京政府救灾能力十分有限。

杜月笙虽是个资本家,且并没有什么学识,但他一生交友广泛,交情颇多,也是个知大局、对国家危难不会视而不见的有识之士。面对国内灾情,或许是从小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对在灾情中艰难生存的百姓总有着一些同情,他毫不吝啬地主持起了上海的救济活动。

这次的救济活动不仅满足了他自己想要救济百姓的愿望,也提高了他在上海社会中的声誉,更是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肯定。可谓是一举多得,无愧于心。

杜月笙和蒋介石算是交情愈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不得不和中共展开二次合作。全民族开始了共同抗日,整个国家的人都投入到抗战之中。

战争必然是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而杜月笙作为那个时代巨大的资本家,自然为国民党提供了不少抗战资金。杜月笙也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巨大贡献。

或许那个时候的他,将民族危亡放在了首位,将资本和所谓政治依靠放到了后面,他才会不计后果地为蒋介石“付出”。

除去和国民党之间的交集,杜月笙在抗战期间贡献良多,作为民国最会做人的黑帮老大,他在此期间积攒了不少人脉。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曾经歌舞升平的上海滩蒙上了战争的阴影,褪去繁华换上沉重的底装。杜月笙虽是个亦正亦邪的黑社会首领,面对民族存亡的关键之时,他能够分清敌友,他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里,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他在上海的名头很大,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也是知道他的,日寇为了拉拢这位上海巨头,以上海市市长之位相诱,杜月笙对这个位置有所心动,但是这不是他的唯一追求。他是看过世面的人,再大的诱惑也不会令他背叛自己的国家。

上海自然是不能久待的了,他便放弃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资产和一手发展起来的事业,携带妻儿一路南下香港,成为了抗战工作的幕后者,在他的指挥下,不少上海绅士免于危难。

他在香港这一期间,身居各类要职,在背后为抗日活动各种奔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民党政府对他更是多方敬重。

终于时间来到了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破碎山河下终于燃起了希望的复兴焰火,全中国人们都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欢呼,杜月笙更是老泪纵横。

三.战后返沪,恩怨难算

上海沉沦多年,早已是物是人非的模样。杜月笙兴高采烈地回到上海,打算重新叱咤上海滩。只是曾经的风云已经消散在历史之中,杜月笙也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的青年。

回到上海的杜月笙不仅失去了曾经的地位,甚至成为了人们讨伐的对象,尽管他在上海的根基尚存,想要回到昔日的风光已是无法实现。

租界化为上海滩的旧梦,抗战也已经结束,他对于蒋介石来说利用价值已经大大降低,他想要的上海市长的位置早已由蒋介石任命自己的心腹来担任。这使得本想在政治场上有所作为的杜月笙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他和蒋介石的关系也渐渐疏离。

抗战胜利之后,阶级矛盾重新摆在国共两党的面前,继续合作、共同建国还是鱼死网破、发动内战成为了国共两党都需要面对的选择。

蒋介石表面与共产党周旋,心里却在盘算如何向中共发起进攻。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完抗日战争,战争虽然胜利了,国内的经济却是遭受了重创,而想要再发动战争,不仅对人民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消耗,对军队来说同样是一笔巨大的军费支出。

中国共产党身后站着千万民众,而国民党背后只有美国虚伪的支持。蒋介石还是固执地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了内战。

高额的军费支出压得国民党喘不过气来,他们违反经济规律过量发行货币,致使本就贬值的货币迅速贬值。那时,人们手中拿着一沓一沓的钱币,能够购买的东西却是寥寥无几。由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为了维持前线的军事行动,蒋介石不得不强制推行“金圆券改革”。

金圆券改革不过是蒋介石为了收集作战资金对民众设下的骗局,尤其逃不过资本家的火眼金睛。金圆券改革推行得并不顺利,于是蒋介石将筹集军费的任务交到了儿子蒋经国手中。

蒋经国是个读书人,年轻气盛,想在政治场上有一番作为,这次任务对他来说便是个好机会。于是蒋经国在接到任务之后迅速在上海开展了打击资本家的活动,不仅得罪了上海众多资本家,还在此期间逮捕了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屏。

杜月笙的势力虽大不如前,他在上海的商业网点却都还在,资产依然十分雄厚。杜维屏就在其中一个商业网点为父亲打理产业。

杜月笙本就对过河拆桥的蒋介石心存不满,现在蒋介石的儿子还要逮捕杜维屏,这让杜月笙勃然大怒,大骂蒋介石将自己当成夜壶由此而来。

杜月笙是个有计谋、懂交际的人,他不会亲自去找蒋经国算账,而是借他人之手向蒋经国施压。

他供出来同为资本家的宋美龄的侄子孔令侃,宋美龄也就是蒋经国的继母。蒋经国不顾宋美龄的情面逮捕了他那没有血缘关系的表兄。宋美龄自然是不会放任不管的,在劝说蒋经国无果之后,她便将状告到了丈夫蒋介石那里。

蒋介石臭骂了蒋经国一顿,蒋经国只好在收下一笔罚款之后释放他的那位表兄,杜月笙顺势交钱领人。

救回儿子之后的杜月笙彻底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后来,内战以中共的胜利而告终。杜月笙拒绝了蒋介石一同前往台湾的邀请,不过他也知道曾与国民党为伍的自己在大陆难以存活。于是他再次告别上海二次来到香港。

此时他已是病痛缠身,风烛残年。1951年的八月,他离开了这个世界,曾经属于他的那个风云时代也随着他的离世而永远消逝在历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