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本身就是一个有年代感的传承,有人问这文玩发展了这么多年最会玩的是哪些人,老盘觉得最会玩的还得是老北京人。

北京人以特有的耐心和精致,把遛鸟、下棋、盘串……等等消遣发挥到极致。它们不但是老北京的一道风景,也成为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年前老北京人的十大文玩,今儿老盘就带各位穿越回去一一看过。

蝈蝈

在老北京人眼里,万事不过一个“玩”字,玩儿好了才是境界,每年深秋北方进入冬季,按照旧时的生活观念俗称猫冬。人们在冬日里没啥事儿,有为青年们闲不住总想干点儿有意思的事儿,便会将秋虫抓来,人工饲养,等待冬日新虫出世拿来出售。

以前想必是只有有钱的家庭在冬日闲来无事才会把玩,从而成为一项身份的象征,久而久之有了自己一套传承有序的门道儿。

老北京人爱玩鸟儿是由来已久的,《燕京杂记》中记载:

“京师人多养雀,街上闲行者有臂鹰者,有笼百舌者,又有持小竿系一小鸟使其上者,游手无事,出入必携。每一茶坊,定有数竿插于栏外,其鸟有值数十金者。”以至于一说到北京的纨绔子弟、少爷秧子,都会用到一个词——提笼架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北京玩鸟风行到什么地步呢,当时全北京所有的茶馆都有专门给鸟备的“位子”,大家志同道合、爱好一样,坐在茶馆里喝茶、聊天、听鸟哨儿,对玩鸟这件事真的可以说是如痴如醉。老北京人玩鸟,玩的是一种文化,是执著于热情的终极体现,更是人与鸟的一段段奇缘。

鼻烟壶

在老北京,烟壶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物件之一,就像现在的一些烟民手里不能没有打火机一样。

精致的小瓶,画着精致的画面,里面装着上乘的鼻烟,困了倦了,挖出一勺,放在鼻孔处,用力一吸,整个人体都精神了。

折扇

折扇,又叫撒扇,是明代永乐年间,由朝鲜国入贡中国。永乐皇帝喜欢这种扇卷舒方便,就命宫中工匠仿造。后来由宫中传出,很快就风行全国。清代是折扇大发展的时期,已成为文人官员身份地位和趣味品位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砂壶

讲究的老北京人钟爱紫砂壶,捧着的紫砂壶边玩边饮茶,紫砂壶沏茶味道与众不同,北京人讲究用茶养壶。有的人喜欢用小紫砂壶直接对嘴喝,紫砂壶只能自己用,概不外“借”。

玉器位列老北京工艺美术中的“四大名旦”(玉器、牙雕、景泰蓝、雕漆)之首,文化积淀异常深厚。

清代初期,南方玉器制作技艺更高,大型玉器需运到南方加工,但到了清末,名家荟萃,老北京已成全国玉器加工的翘楚,所谓“欲得精工,必得京工”。

老北京人爱玩玉,这其中有“君子如玉”的传统观念浸润,《诗经》中有“谦谦君子,温婉如玉”之说,汉代许慎说:“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佛珠

最早期,北京人玩手串,是因为手串是满人喜欢的文玩,属于满人文玩传承,而满人是贵族,所以把玩手串就成为了一种贵族以及有文化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菩提

菩提(十八子)菩提子来源于佛家,之后也慢慢流传了下来。

老北京人的一个爱好,玩葫芦。玩葫芦在当时的社会可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即便是八旗子弟,在清朝初期也不一定玩的起葫芦。

清代制匏工艺颇受皇家重视,康熙皇帝玄烨曾在瀛台的丰泽园内种植葫芦,并设专人管理。在宫廷的督造下,生产出诸多清朗典雅的模制匏器,其制作工艺精巧,产品种类纷繁,领导标新,风神别具。清代中期后,火画、压花、刀刻等制匏工艺相继出现,也使得老北京人玩葫芦到达了一个巅峰时代。

核桃

有句老话:核桃不离手,活过八十九,气死皇帝老,阎王都叫不走!其实吧,这话是表达老北京人很喜爱玩核桃的一种心情罢了。在北京,小时候就记得看到爷爷、姥爷手里都喜欢玩着一对特别光亮鲜红的核桃,东西贵贱不说,就觉得手里玩着舒服!

北京人玩核桃的时候都会出声儿。嘎啦嘎啦响,玩核桃的愿意听那声音,觉得好听,给人带来愉悦感,沁人心脾。就算到今天,这核桃,也是北京人十分喜欢的一种小玩意儿!

到现在已经不能总结出哪里的人哪一波人最会玩文玩了,文玩已经是万花齐放了,老北京玩的这些文玩有没有你现在正在玩的呢?留言讨论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