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这宠物可比你人值钱,老子5000买的。”

“谁要是摄我,我可扇你耳光啊。”

9月22日,山西大同某公交车上一名女性乘客携带宠物犬乘车,驾驶员依规对其劝阻,该乘客不听劝阻,违规上车并辱骂驾驶员。违规带狗上公交叫嚣“比人值钱”,其用词之粗鄙,行为之恶劣,甚至威胁拍摄的乘客,可以说严重扰乱公共交通秩序。

山西大同市公安局9月23日通报,查明违法嫌疑人狄某(女, 60岁,大同市云冈区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因狄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根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对其不予处罚,并责令其监护人对狄某严加看管、送医治疗。现监护人主动向公交公司驾驶员赔礼道歉,并正积极联系医院狄某送医治疗事宜。

精神分裂症!一句“精神分裂症”背后,多少无奈,背后是监护人的失职。

拿什么拯救“精神分裂者”,又拿什么安慰被其所累的你我他?

首先,监护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理解家中有一个病人的不幸,也请监护人理解其他人的无辜。家庭是第一道防线,陪同精神分裂症患者出行、严加看管、送医治疗等,是最基本的责任,既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消灾免祸,避免造成犯罪等更严重的后果。监护人失职,该背的锅逃不掉!

其次,面对这些案例、面对这些精神分裂患者,社会能做些什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饼”的出圈,提醒了我两件事,一是重视精神心理。“精神病”是否该成为一个“隐秘的角落”。或许,随着社会进步,应该呼吁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精神心理健康,其背后不是只有神秘、恐怖和排斥,也该有人性的回归和爱的呼唤,让俯视和忽视变为平视和重视。二是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样的机构,是否能多一些呢?随着医疗卫生系统救治力量加强,监护人的负担和压力是不是有可能小一些?

另外,社会治理也是重要一环。社区、街道能否尽快将精神分裂患者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中,提前预防,做好事前管理,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

带狗上公交还叫嚣“比人值钱”,只是一个个例,监护人主动向公交车司机赔礼道歉,正积极联系狄某送医治疗。结局看似不太差。但这件事解决了,“精神分裂”留下的隐患不能就这样“算了”。还有很多困境,需要家庭、医疗卫生体系、社会等多方面一起努力,共担责任。

ZAKER南京评论员:覃甚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