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0月3日,北京北海公园,一代风流才子徐志摩和京圈名媛陆小曼在这里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到场的200多位嘉宾中,有主持人胡适、证婚人梁启超,伴婚人金岳霖,以及清华国学院著名导师赵元任、陈寅恪等重量级人物,婚礼阵容十分豪华。

在这场隆重的世纪婚礼上,新郎徐志摩春风得意,新娘陆小曼光彩照人。只是在这热闹的秋宵,却没有人看到另一个背影的伤心和落寞。

他是王庚,是陆小曼的前夫。遥想四年前那场同样轰动京都的婚礼,陆小曼也是这般风采;可如今,新郎却已不再是他。

婚礼前夕,王庚收到了徐志摩发来的请帖。他一度想要去婚礼现场亲自送上自己的祝福,但是好友们怕他伤心,纷纷将其挡下。王庚最终没有出席徐志摩和前妻的婚礼。可即便如此,他还是送去了一份极为丰厚的贺礼,贺帖上是他亲笔写下的七个字:苦尽甘来方知味

这七个字是对陆小曼的祝福,也是王庚的自嘲:陆小曼跟他是苦;跟徐志摩是。如今苦尽甘来,她终于可以品尝爱情的滋味了。

当年上海报纸对此事的报导标题是“王庚让妻,气度非凡;志摩娶妇,文德安在”。十二个字,让徐志摩汗颜无比。

然而,在后世之人的反复演绎中,徐陆的爱情故事愈传愈广,他们之间的感情细节可以被精确到一封情书、一个昵称,可是关于王庚这个角色,却只在寥落的史料中成为一个孤绝的身影。作为这段错综复杂的民国情史主角之一,王庚不愿被人提起,却也不应被人忘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适可而婚

众所周知,王庚和陆小曼是在包办婚姻中走到一起的。但是事实上,他们之间的结合远没有人们臆想中的那么勉强。在遇见陆小曼之前,王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青年才俊。

王庚,字受庆,1895年生于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王家祖上世代做官,只是到了王庚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好在王庚天资聪颖,年少有志。为了有朝一日重振家业,他自幼发奋苦读。

1911年,16岁的王庚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因学业优异、素质全面,成为第一批被派往美国的公费留学生。在美进修期间,王庚先后就读于密歇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1915年,20岁的王庚因成绩优异受邀进入美国西点军校深造。他的同学当中,就有美国名将艾豪森威尔。

1918年,王庚在全级137名毕业生中以第10名的出色成绩毕业,成为上世纪初唯一一位同时毕业于普林斯顿和西点两座著名学府的中国人。

在那个时代,像王庚这样既有文科修养,又有西点军校背景的年轻人凤毛麟角。因此回国后,王庚很快受到了重用。

他最初供职于北洋陆军部,同年被外交总长顾维钧选中,以上校武官兼翻译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后来,王庚还被爱才的梁启超挑中,成为他的得意门生。

在当时的北平,王庚是公认最有前途的一位青年军官。再加上他为人沉稳,仪表堂堂,一时之间,京圈名流们但凡家中有待嫁女儿的,无不梦想着择王庚这个金龟婿。这些人当中,就有陆小曼的父母。

王庚与陆小曼的结识,始于1922年外交部举办的一场舞会。这一年,年仅19岁的陆小曼已经出落得婀娜娉婷。

陆小曼的父亲陆子福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早年支持孙中山革命,在南京国民政府历任司长、参事、赋税司长。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生于官宦世家,为陆子福生了9个孩子,这些孩子中小曼是唯一存活下来的。

加上陆小曼天资聪颖,极尽秀丽,夫妻俩对这个女儿极尽宠爱,在对陆小曼的培养上倾注了很大的心血。

在优渥家境的支持下,颇有语言和艺术天分的陆小曼十六岁便精通英法双语,弹得一手好钢琴,且擅长绘画。在圣心学堂就读期间,十七岁的陆小曼因条件出色,还被校方推荐进入外交部参加翻译和接待的工作。而后,她凭借机智幽默、美丽大方的个人形象,迅速红遍北平社交圈。

当时,陆小曼正值妙龄,上门求亲者多如过江之鲫。但是陆家择婿,慎之又慎,一直没有松口。直到万里挑一的王庚出现了,陆母一眼相中了这个大好青年。无论是其光明的政治前途,还是忠厚正直的人品,都让她越看越喜欢。

对于王庚来说,这也是一段他梦寐以求的姻缘。从见到陆小曼的第一眼起,他就认定对方是自己一直以来期待的女孩:受过良好教育、中西贯通,才华横溢、美貌机敏。况且,小曼的家境煊赫,将来定能帮助他开拓事业。

同时,在19岁的陆小曼眼中,王庚性情儒雅,才华横溢,又风度翩翩,她实在很难不被这样一个男人吸引。不然,以其心高气傲的个性,她若有半点不从,断不会仅一个月时间就和王庚从订婚到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寂寞的人

1922年10月10日,27岁的王庚和19岁的陆小曼正式结为夫妻。

他们的婚礼在北京“海军联欢社”举行。婚礼当天,大半个北京城的达官贵人全部到场祝贺,宾客们的贺礼几乎堆成了小山,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场婚礼的场面之浩大,仪式之气派,轰动京城。陆小曼成了这场仪式上最风光的主角。

然而,当一切繁华褪去,生活终将露出平淡的底色。

在两人婚后,王庚升任交通部护路军副司令,每日外出忙于工作,兢兢业业,陆小曼则留守在家,独自打发大把的闲暇。

安逸富足、有钱有闲,这原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状态。但是对于自幼生于富贵的陆小曼而言,她的幸福感已经不能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里得到,她在日记里写道:

“其实我不羡富贵,也不慕荣华,我只要一个安乐的家庭,如心的伴侣,谁知连这一点要求也不能得到,只落得终日里孤单的,有话都没有人能讲,每天只是强自欢笑在人群里混。”

字里行间,婚后的陆小曼都在抱怨一样东西——孤独。

自从结婚以来,她不再去学校上学,也辞去了外交部的工作。毕竟,作为一个有夫之妇,她不再适合像从前那样抛头露面。可是对于久处繁华,习惯了被众星捧月的陆小曼而言,她忍受不了这种平淡的生活。

相对于热衷幻想的陆小曼,王庚为人踏实刻板、勤劳务实。他在美国待了多年,一切都按西式的工作方式行事。王庚对自己要求极严,恪尽职守。

为了尽快得到提升,给妻子更好的生活,王庚几乎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在情感上,他虽然深爱妻子,但是他的爱情太过含蓄、内敛,不是陆小曼追求的那种缠绵悱恻、卿卿我我的爱情。

然而这一切,却导致了陆小曼在婚姻生活中的失落。长久以来,她就像一根在黑暗中寂寞的火柴,只等一星灯火将她点亮。这把火,就是后来的徐志摩。

1924年,在北平的一场社交舞会上,陆小曼与徐志摩偶然结识。当时王庚刚刚调任哈尔滨市警厅厅长,和妻子分居两地,陆小曼情感上的空虚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徐志摩已经离婚,又经历了对林徽因爱而不得的情感挫折。

一个是风度翩翩、绅士浪漫的江南才子,一个是婀娜妩媚,才情无限的窈窕淑女,两个同样浪漫、寂寞的人很快擦出了情感的火花。

在此之后,徐志摩便经常拉着胡适,以各种借口前去找陆小曼,要么是上戏院,要么是赶舞会。可公务缠身的王庚,却没有注意到妻子的变化。他本就欣赏徐志摩,加上两人是同门师兄弟,因此每当徐志摩来找夫妇俩出游,一心专注于工作的王庚也毫无戒心地托他带着妻子外出游玩。

很快,陆小曼和徐志摩坠入爱河。在那段时间,《小曼日记》里尽是对徐志摩的相思之苦和互诉衷肠,王庚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少,零星出现的几次中连称呼也只是一个“他”字:

“可恨昨天才写得有趣的时候,他忽然回来了……”

“前两天写得好好的,他又回来了。本来这几天因为 他在天津,所以我才得几天清闲的日子。”

“我现在才知道夫妻间没有真爱情而还须日夜相缠,身体上受的那种苦刑是只能苦在心,不能为外人道的。”

至此,徐志摩成了陆小曼全心记挂的人;而王庚的回家,对陆小曼已经成了累赘和负担。

03-关于背叛

关于妻子和朋友的背叛,蒙在鼓里的王庚还不知情。

同年,他调任哈尔滨市警厅厅长,要妻子随同前往。陆小曼不好直接拒绝,只能依依不舍地同北京的友人告别,前往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

冰天雪地的北方不仅远离了京城的繁华,而且气候严寒,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陆小曼心系的人。因此,在哈尔滨仅住了一小段时间后,陆小曼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回到了北京的娘家,与王庚分居两地。

无奈之下,王庚只好写信给好友胡适和张歆海,委托他们帮自己照顾妻子。信中写道:

“适之、歆海:正要回信给歆海,恰好适之的信已到。谢谢你们二位种种地方招顾小曼,使我放心得多。这几个月来,小曼得着像你们二位的朋友,受益进步不在少处,又岂但病中招呼而已。她有她的天才,好好培养可以有所造就的。将来她病体复原之后,还得希望你们二位引导她到SWEETNESS AND LIGHT的路上去呢。”

从这封致胡适的信不难看出王庚对陆小曼的良苦用心。他关心她的生活,认可她的天分,也在乎她的格调。即使是分居两地期间,他还考虑到妻子这么爱交际的人是否寂寞,并邀请北京的朋友陪伴他。

与此同时,妻子的朋友,不管是男是女,王庚都真心欢迎。夫妻之间能给予的理解、爱护、信任与鼓励,王庚都尽数给了陆小曼。

如果说在这段感情中王庚有错,那么他就是错在不清醒,错在了对人性的高估。正是因为骨子里的那份传统,王庚没有想象过妻子会背叛自己,没有想过横刀夺爱会发生在朋友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王庚升任五省联军参谋长,从哈尔滨调回了上海。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王庚意识到了自己与妻子之间的“情感危机”。为此,他致信给岳母,希望她能带着小曼南下,使他们夫妻团聚。

然而,这封信到了小曼的日子里却成了“好像长官给下属的命令一般,好大的口气”,在小曼的话里行间,全无愧意,也没有感激丈夫的用心,她写道“我一边看一边心里打算怎么对付,虽然我四面都像是布满埋伏,不容我有丝毫的反响,但是我心里始终不愿就此屈服……”

至此,陆小曼对王庚的感情,仅剩无尽的冷漠和厌倦。不久后,她决定要和王庚离婚。

1925年下半年,在徐志摩的央求下,画家刘海粟(陆小曼的老师)出面在上海功德林饭店设宴,邀请了陆小曼母女、王庚、徐志摩以及他们共同的一群好友。名为宴会,事实上是为徐志摩说情,劝王庚离婚。

在宴会上,刘海粟大谈人生与爱情,强调夫妻要建立在情投意合的基础上。王庚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场宴会的用意。席间,他举杯对陆小曼、徐志摩以及一桌子友人说:“愿我们都为自己创造幸福,并为别人的幸福干杯。”

而后,王庚又对陆小曼说:“如果你觉得与志摩在一起幸福,我愿离婚,我祝你与志摩以后得到幸福,手续我会在几天后办好。”

说完这句话,王庚便推说军务在身离席了。临走前,他还嘱托小曼要照顾好母亲先行回家,保全着二人这段婚姻最后的体面。

04-凄凉孤生

继婚姻的失意之后,王庚的事业开始走下坡路。

1925年底,王庚代表北洋军阀向白俄购买军火,但是白俄方面却携款失踪。北洋政府前来查办此事,将王庚关押审问。

在狱中,王庚收到了陆小曼的离婚协议。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在协议书上签了字。在此之前,陆小曼已经有了王庚的骨肉,但是为了离婚,她还是执意打掉了这个孩子,这对王庚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不难想象,他当时的心境有多么凄凉。而此时此刻,另一头的陆小曼不顾母亲的难过,正第一时间赶往北京告诉徐志摩自己离婚的消息。

次年10月,陆小曼和徐志摩在北京举行婚礼。此时王庚已经获释。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王庚表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宽厚与大度,他给这对新人送去了一份厚礼,并对徐志摩说:“我们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我纵与小曼离婚,内心并无成见;小曼爱你,你此后务必对她始终如一,如有三心两意,给我知道,定会以激烈手段相对的。”

至此,可见王庚还爱着陆小曼。只是他的爱,不是任何流于形式的浪漫,而是一种深埋心底的祝福,让人隔得再远,也能感到一种踏实。

1931年,王庚出任警卫军第二师独立旅旅长时,从报纸上看到了徐志摩飞机失事的消息。他立即赶到北京探望大病不起的陆小曼。后来,他又诚挚地向陆母表达了自己想要和小曼复婚的意愿。

陆母既欢喜,又感动,因为她一直很喜欢这个女婿。但是一方面陆小曼还深爱徐志摩,一方面大抵是她的骄傲和自尊不允许。总之,陆小曼拒绝了王庚。

但是哪怕两人已经离婚,也无再续前缘的可能,王庚对陆小曼始终葆有一份关怀和爱。

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王庚肩负在上海抵抗日军进攻的重任。期间,他因担心陆小曼的安危,冒险越过租界去看望前妻,却误入日本人之手,还被诬陷为间谍。

在被日军放出后,王庚因“擅离戒严地点,漏泄军机”的罪名,被国民政府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在服刑期间,王庚患上了严重的肾病。

1935年,王庚出狱后转去德国治疗肾病。病愈后,王庚退出了军界。有人劝他从此莫问国事,他仍说:“如果国家对外作战,自会挺身而出。”

其实,两次劫难和一段失意的婚姻,已经严重戕害了王庚的身心。自此,他终生未娶,独身前往西方各国游历。

1941年12月8日,日军袭击美国珍珠港,美、英、中等国结盟。1942年3月11日,国民政府决定派遣一个军事代表团赴华盛顿,宋子文一下子想到了王庚。

这一年,他其实已经病弱不堪,但强烈的责任感还是驱使着他上路了。遗憾的是,王庚在出访途中病死于埃及开罗,终年47岁。

王庚去世后,北非盟军将其厚葬于开罗盟军公墓,他的墓碑上刻着的是“鞠躬尽瘁”四个大字。西点军校评价王庚的一生是诚实、正直和爱国的。

遗憾的是,就是这么一位具有经国济世之才、堪当大任的人物,却因一段情事纠葛落得命途多舛,中年客死异乡。不知陆小曼后来在每一个与翁瑞午缠绵烟塌的午后,会不会也在某一个时刻想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为她失意的男人?

End.

在阅读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更多名人轶事,文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