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诗帖在刚开始写作时,笔迹比较平稳,此时作者心态还比较平静,但是随着内容的逐渐加深,毛笔走向开始后不受控制,似乎要将个人的不平郁闷之情,全部的喷发出来,这样的喷薄之情,一直持续到诗帖的三分之二处,才开始渐渐趋向平静。读者在这一幅作品中,能够感受到苏轼的不同的情感的流露以及不同个人精神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的理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同样还启迪了后世书法理论的发展。汉代时期,杨雄就提出了“心画说”,他说:“言不能达其心,书不能达其言,难矣哉!······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就是说书法就是一幅表达个人的绘画;晋代比较重视书法的势,这种势就是一种神韵,不同的书法家作品中表现出的势也是不同的。而到唐代之后,不同的书法家所表现出的书法之神也是不同的,张怀瓘曾经评价王羲之就说,“惟逸少笔迹遒润,独善一家之美,天质自然,丰神盖代。且其道微而味薄,固常人莫之能学,其理隐而意深,故天下寡于知音。”

王羲之《平安帖》局部

与苏轼同时代的董逌主张笔意论,这里他所说的笔意则是超于笔墨之外的意蕴,就是书外之神;正如他说“书家贵于笔意,若拘于法者,正似唐经所传者耳。”南宋时期,姜夔在《续书谱》中提出了“风神”的概念,这个风神其实质就是指书法的神韵气格;明朝,杨慎说“法书惟风韵难及,唐人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想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笔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语言求覓也。”钱钟书曾经评价苏轼说:“苏轼是一个比较奇特的人物,他有一种本领,就是将人们关注的重点从单纯的关注艺术作品中,转移到关注艺术家自身上面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治平帖》

不仅如此,苏轼还提出了“书如其人”的理论,他说:“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还说:“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裕如也。”这两段话都说了见字如人的观点,在书法的变化中可以见到这个人的面貌等,但是苏轼并不是完全拘泥于这个观点,而是在这个观点上面进一步的提出了“书如其神”的想法。“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

欧阳修《灼艾帖》

唐代的张旭,我们透过张旭的草书能够看到一个张狂的人物的个性表现,张旭通过书法,将自己内心的委屈、不平等表现出来。苏轼认为,“观其书有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一个奸佞之人必然不能做出好的作品,他的作品在神韵之中也透露着一股不正之风,而君子之书,不论其艺术水平如何,其在书法作品中表现出的精神也是奸佞小人所不能比及的。当时社会上有关于褚遂良是君子还是小人的争论,苏轼力排众议,坚持褚遂良是一个正人君子,也是苏轼透过他的作品,在其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人的神韵,认为一个正直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的作品。

苏轼《眉阳奉候帖》

黄庭坚评价苏轼的书法道:“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说:“观于人书,莫如观其行草。东坡论传神,谓:‘具衣冠坐,敛容自持,则不复见天。’”《庄子·列御寇》篇云:“醉之以酒而观醉翁亭记其则,皆此意也。”由此看来,大多数的文人大家对于苏轼的书法作品都是很欣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江上帖》

苏轼一直主张任何艺术都是抒情达意的,文化艺术要表现人的精神思想与意趣。张怀瓘在《文字论》中说:“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若精玄鉴,则物不遗照,何有不通。”“在情感与意象的关系之中,与尼采曾经说过的隔阂是相同的。文人的使命职责就是将这种隔阂给破除掉,让两者融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到达艺术的巅峰。”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