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陈玉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家中的保姆,在毛泽东早期的革命生涯中,陈玉英给了毛泽东和杨开慧一家无私的帮助,一直照料着他们一家的饮食起居。

毛泽东离开故乡,离别妻儿以后,陈玉英更是悉心照料着杨开慧母子。毛泽东从心里感激这位朴实憨厚、勤劳吃苦的农家妇女,由于陈玉英的夫家姓孙,毛泽东便亲切地称她为“孙嫂”。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陈玉英的下落,当他得到陈玉英还健在的消息时,十分激动,特地邀请陈玉英来到北京,并四次接见了她。

见面后,毛泽东深情地看着陈玉英说:

“我看见你,就像看见开慧一样......”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对陈玉英女儿的成长非常关心。可以说毛泽东与保姆陈玉英的交往,是很具有情感意义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玉英和女儿孙燕

陈玉英第一次见到毛泽东

1926年12月的一天上午,陈玉英来到了长沙望麓园一号毛泽东和杨开慧家中当保姆,负责带小孩照顾家。

陈玉英的到来,使毛泽东非常高兴,他放下手中正在阅读的书本,起身热情欢迎,笑着对陈玉英说道:

“欢迎你来给我们家帮忙!”

短短一言,让二人初次见面时的拘谨和不安立即消失,彼此都感到对方甚为亲近。

1927年元月,毛泽东动身前往武昌,举办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陈玉英与杨开慧也随后前往。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毛泽东亲往火车站迎接妻儿,自然对陈玉英对杨开慧母子的照料之情感激不已。到了武昌后,毛泽东全家住在都府堤41号,与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毗邻。

由于毛泽东整天忙于革命工作,无暇料理家事,家中的一切都交由陈玉英管理。白天,毛泽东要到农讲所讲课,晚上,毛泽东总要看材料、写文章,有时还要与同志们一起讨论问题,终日忙忙碌碌。尽管如此,毛泽东对同志们还是非常关心的,当同志们工作很晚的时候,毛泽东总是吩咐陈玉英去给同志们买点吃的。他先问好每个同志吃多少,算好买多少份,每次还总要给陈玉英留下一份。

此时的毛泽东生活极其俭朴,从不讲究吃穿。他只有两件衬衫,一件白衬衫,一件灰布长衫。五六月的天气,他出去讲课,老是穿那件白衬衫。有一天,陈玉英见毛泽东的衬衣已脏,就给洗了。正好毛泽东要去讲课,看见衬衣没有晒干,就对杨开慧说:

“我今天没衣服穿了!”

杨开慧看见此种情形,便对毛泽东说,你的衣服太脏了,孙嫂给洗了。没关系,我去给你借一件来。说罢,杨开慧就准备出去借衣。毛泽东连忙说:

“不用借,还是穿长袍子算了。”

随后,毛泽东便从衣柜里取出那件灰布长衫穿上,夹着一些材料愉快地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开慧与毛泽东

要知道,当时正值6月,骄阳如火,可毛泽东就那样穿着长衫讲课,既不怕热,也不怕别人笑话。此种情形令陈玉英感动不已,她从心底里感到毛泽东是真的体谅她。

在陈玉英的眼中,毛泽东待人和蔼,讲话轻言细语,做事细致周到。有一件事可以为证。

陈玉英刚到武昌不久,因人地生疏,容易迷路。再加上陈玉英目不识丁,又是宁乡口音,更难探听路线。毛泽东知道陈玉英上街迷路的事后,用毛笔在一块白布条子上面工整地写着:

“武昌都府堤41号陈玉英。”

然后对陈玉英说:

“孙嫂,以后上街把这块布条子放在口袋里,如果走错了路,拿出来问过路的人,他就会告诉你怎么走的。”

由于毛泽东的体贴关怀,陈玉英从此上街再也没有迷过路。

毛泽东

“我看见你,就像看见开慧一样”

陈玉英是杨开慧最后岁月的见证人。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时刻惦记着陈玉英的下落。

1950年4月,毛泽东的大儿子毛岸英回到湖南省亲,为母亲扫墓。毛泽东告诉毛岸英,此行一定要找到孙嫂。

毛岸英到长沙后,把这件事当作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去做。经过多方打听,分别了近20年的亲人总算又见面了!

亲人相见,悲喜交加。毛岸英向陈玉英转达了父亲的问候,这令陈玉英十分激动,她决定进京去见毛泽东。

毛泽东获悉陈玉英尚健在的消息后,心中十分高兴,他从心底里感谢陈玉英对他们一家的精心照料。

开国典礼上的毛泽东

毛泽东深知陈玉英此时迫切想进京相见的心情,只是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事缠身,实在无暇安排。为此,毛泽东特地给陈玉英去了一封信,表示了自己的心迹。

1957年6月,毛泽东盛情相邀陈玉英去北京,并在中南海接见了这位30年未见的亲人。

当陈玉英走进门时,毛泽东笑着站起身来,紧握着陈玉英的手说:

“隔了30年了,你还是这个样子,还好健康呵!”

说着,毛泽东热情招呼陈玉英在沙发上就座,与陈玉英唠起了家常。

毛泽东告诉陈玉英说:

“你苦了一辈子,该好好休息一下。”

稍停了一下,毛泽东接着说道:

“你同开慧同甘共苦,我今天看见你,就像见到了开慧一样。你以后可以每年到北京来一次,看看这里建设的变化情况。”

听见毛泽东所说的真情词句,陈玉英甚为感动,她向毛泽东转达了她的女儿孙燕的祝福和日夜想见到毛泽东的愿望。毛泽东笑着接过话茬说:

“你女儿要来,让她来一次,你们就像是我们家里人一样。”

随后,毛泽东留陈玉英吃了午饭,席间不时往陈玉英碗里夹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过了4天,毛泽东第二次接见了陈玉英,对陈玉英说,以后要寄钱给她,以便让她生活得好一些。

陈玉英对毛泽东的盛情自然无限感激,但对钱的问题却婉言相谢说:

“您留着自己用。”

毛泽东对陈玉英说,所寄的钱都是我的稿费,不要多心,我不止寄给你一家,还寄给其他一些人。

吃过午饭临别前,毛泽东取出他的两张照片,亲笔在上面签了名,送给了陈玉英,并赠送了自己亲笔签名的笔记本。

1958年6月,毛泽东第二次接陈玉英到北京游玩,并两次亲切接见了陈玉英,详细向陈玉英询问了这一年来的生活情况,一再嘱咐她要好好休息,两次都留陈玉英吃饭,使陈玉英感受了毛泽东对她的无限关怀。

毛泽东

毛泽东对待孙燕如同亲生女儿

毛泽东不仅关心陈玉英,而且关心陈玉英的家庭生活,对陈玉英的女儿,毛泽东更是百般关怀,十分关心她的成长。

1958年2月,毛泽东把陈玉英的女儿孙燕接到北京,因为担心孙燕生活不习惯,毛泽东还特地嘱咐秘书把她安排住在一位湖南籍的领导同志家里。

2月3日上午,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了孙燕。

早春的北京,气温仍然较低,天气异常寒冷,毛泽东看到孙燕的衣着十分单薄,特地吩咐秘书拿钱买套衣服给孙燕,并嘱咐说:

“衣服要买长些、大些、厚实些,长大了还能穿些时候。”

并吩咐,衣服买好后要穿着看看,看看是否合身,是否暖和。

随后,毛泽东便留孙燕一起吃了午饭。

毛泽东和孩子们

席间,毛泽东详细询问了孙燕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的规模有多大,课程设置怎样,上课的纪律好不好等等。

孙燕如实告诉了毛泽东,有的教师上课纪律好些,有的教师上课纪律差些;有的同学守纪律,有的同学有时不守纪律等等。

听到孙燕的回答,毛泽东笑着说,那说明老师当中可以取长补短,同学当中可以互相帮助,纪律就会好些。

除此以外,毛泽东还仔细询问孙燕喜欢什么功课。孙燕吿告诉毛泽东说,她喜欢文学、美术、音乐。

毛泽东告诉孙燕,一定要好好学习,我们的国家需要各种人才,需要会画画的,会唱歌的,会写文章的......

毛泽东

两代人就这样聊着天,不知过了多久,孙燕看见毛泽东书房侧有一间小住室,便信步走进去,只见室内陈设非常简单,床不宽,床上的毯子也已经很旧了。

孙燕问毛泽东,睡在这里冷不冷?

一听此话,毛泽东便自然联想起陈玉英一家的住房条件,他转问孙燕家中的住房条件怎么样?孙燕如实向毛泽东说明了家里的住房情况。听后,毛泽东嘱咐说:

“回去向当地政府说一下,设法找几间好点的房子住。”

接着,毛泽东又向孙燕询问了她的家庭生活情况,并特别叮嘱孙燕多吃糙米可以增进营养,对人的身体也有好处。还一再叮咛要订一份报纸,养成看报纸的好习惯。

最后,毛泽东特地要求孙燕要趁年轻的时候多读书,多学习,将来对工作是会大有益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1958年2月11日上午,毛泽东第二次接见了孙燕,了解孙燕在中学的学习情况和升学志愿,并教导她要全面发展。

毛泽东问孙燕在学校演过什么戏,孙燕说在《金鸡的故事》里饰演过皇后。听完此言,毛泽东开玩笑对孙燕说:

“你这么小就演皇后,真不简单啊!你在舞台上摔跤没有?”

孙燕告诉毛泽东,她演公主只演了一次,以后就没有演过了。毛泽东听完孙燕的话后,告诉孙燕,皇后、公主的戏不宜多演,戏也不能演得太多,年轻人免得误入歧途,应该以学习为重。

随后,孙燕向毛泽东转达了她想学音乐的愿望,并希望毛泽东能够给中南音专去封信了解情况。毛泽东告诉孙燕,我不能给音专去信,写了,人家会说是我推荐的,这就违反了考生要凭考试入学的原则。

毛泽东

孙燕接着向毛泽东诉说她的顾虑,想学音乐,又顾虑家远人生地不熟,妈妈一个人在家……未等孙燕说完,毛泽东便笑着打断了孙燕的话说:

“我要是离不开家,离不开妈妈,我就革不了命,就不出来干事。要离开妈妈,这对你会是个锻炼。要学本事,就不要怕离家......”

毛泽东还向孙燕详细询问了学校的文体活动开展情况,孙燕告诉毛泽东,学校的文体活动开展得普遍深入,在长沙市享有盛名,每次参加长沙市的体育比赛都要获奖。

毛泽东还问孙燕都喜欢哪些体育项目,会不会游泳?孙燕说不会游泳。毛泽东问道,是怕?还是妈妈不让游?游泳其实很容易学,只要掌握了要领,就容易学会,在水里和风浪里搏击是锻炼胆量的好机会!

毛泽东

之后,毛泽东又提出让孙燕唱首歌给他听,孙燕一开始心情紧张,不敢唱,毛泽东批评她胆子小,不太方,将来考试时如果这样是会落榜的。

听完这话,孙燕只好克服紧张给毛泽东唱了一首歌,毛泽东听了后,称赞孙燕说:

“你会唱歌,会演戏,学好音乐是有基础的。”

为此,毛泽东特别叫人安排孙燕顺路去中南音专看看,了解了解学校的情况。

毛泽东最后告诉孙燕说,你妈妈待人很好,很忠实,是个有感情的人。要好好休息,不要工作了。并嘱咐孙燕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母亲。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就孙燕报考音专一事与陈玉英通了一个长途电话。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孙燕的关怀,真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1958年9月,孙燕考取了中南音专(后改称湖北艺术学院)。

毛泽东

是年冬天,毛泽东赴武汉召开重要会议。12月9日,毛泽东在武昌洪山宾馆接见了孙燕,他笑着对孙燕说:

“这下达到了你的学习目的了,很好。”

毛泽东批评孙燕没有及时写信向他通报上学的消息,并嘱咐孙燕以后要经常给他去信,多汇报她家里的情况和学习的情况。

之后,毛泽东还要孙燕告诉陈玉英,以后不要做工作了,苦了一辈子,60多岁的人啦,要好好休息一下,有困难就写信找他。

毛泽东一直关心孙燕在音专的学习情况,孙燕也随时向毛泽东汇报自己的学习经历。

1959年,孙燕曾去武钢劳动和演出,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在回信中勉励孙燕与工人同甘共苦,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毛泽东

毛泽东对于孙燕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诸方面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说如同亲生父母一般。

毛泽东帮陈玉英母女解决下乡问题

毛泽东对陈玉英母女俩的关切之情是甚为浓烈的,此种真情实乃人世间最纯洁、最高尚的感情。

令陈玉英难忘的是,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曾给她们母女俩共写了6封信,每封信都充满了对她们的关怀。

1957年冬天,孙燕尚在读初中,此时的长沙正好动员城市人口去农村落户,走工农结合的道路。

毛泽东

当时的陈玉英已有60多岁,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如果女儿离家远走,定会给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对此,她们想起来了,毛泽东不是吩咐过吗?如果有困难就找他,于是陈玉英母女俩决定把困难向毛泽东汇报,请他老人家帮忙想想办法。

信发出后不久,陈玉英母女俩便收到了毛泽东的亲笔回信:

配君同志:
来信收到。我同意你的意见,不去乡村。你母亲年已六十,不能劳动,显然不宜下放。你年小,你母亲需要照料,可以不去。但此事应由党作决定。你可持此信和你母亲一道,去湖南省委统战部,找那里的负责同志谈一谈,请他作出决定。我这封信只是建议,不是决定。
问你母亲和你好!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去统战部时,可把你母亲照顾杨开慧同志的历史谈一下,使那里的同志了解情况。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亲人的照顾是全面而又周到的,而且一切按原则行事,一切尊重有关部门的意见。

后来在毛泽东的过问下,经过党组织的调査研究,陈玉英母女留在了长沙城。

毛泽东

身为一国领袖,在百忙之中还能操心同乡的琐事,如此伟人,怎叫人不敬佩怀念!

参考资料:
《毛泽东与亲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