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先生在《自嘲》中的这两句诗,概括了鲁迅精神的内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先生生前“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敌人,已经被打倒;先生愿为其“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并且终于可以“自由地热烈地”纪念鲁迅先生了。10月19日,新中国成立第十九天,恰逢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全国文联、总工会等十二家团体,在“簇新的国都”隆重集会,纪念“毕生从事文学革命,以文学这武器进行政治斗争”的鲁迅先生。纪念会通过一项决议:请人民政府在北京和上海等适当地点,整理鲁迅故居、建立鲁迅纪念馆。

鲁迅先生一生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竭尽心力,辗转奔波,居住地不断变换,主要有绍兴故居、北京故居、广州故居和上海故居。这几处极具历史价值的故居,既勾勒出鲁迅先生的人生轨迹,也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承担着保存保护鲁迅遗物、挖掘整理鲁迅史料、研究传播鲁迅精神的重要使命。

绍兴故居

浙江省绍兴市是鲁迅的故乡,1881年,鲁迅出生于此,并在此度过童年和少年时光。从出生到1898年出外求学,鲁迅在绍兴生活了17年。此外,1910年至1912年,鲁迅回乡任教,亦居于此。1912年至1919年,鲁迅外出工作后,也曾几次回乡省亲。所以,绍兴城内留有诸多刻有鲁迅生活、工作印迹的建筑与文物。主要有:位于东昌坊口周家新台门的鲁迅故居、位于老台门的周家老屋、鲁迅幼年学寓三味书屋和玩耍过的百草园、鲁迅回乡任教的绍兴中学堂等。

绍兴鲁迅故里

1949年5月绍兴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些建筑和文物给予特别保管与修缮。10月,家乡人民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各界人士发起创建鲁迅文化馆。馆址先是设在三味书屋,后又迁至周家老屋。当时馆内陈列着刚刚征集到的一些文物:鲁迅在“五四”时代主编的《语丝》四十六册、鲁迅在绍兴执教时手编生理卫生讲义两本、鲁迅全集、多帧照片及鲁迅生前喜爱的小花盆和读书时的桌椅等。为了以不同形式纪念鲁迅,绍兴还创办了鲁迅电影院和鲁迅越剧团。自1950年7月起,鲁迅文化馆经费改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文教厅直接拨发。1951年10月19日,纪念鲁迅逝世十五周年,文化馆举办了“鲁迅先生文物展览会”,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群众。

1952年1月,绍兴市正式成立鲁迅纪念馆。纪念馆所在的周家新台门鲁迅故居,是一座五进旧式楼房,鲁迅的父母及兄弟等人,当时住在西院第三和第四两进房屋内。第三进楼下两间,是鲁迅从日本回国后居住的地方。纪念馆从鲁迅亲友处收集到当年这两间房屋里所用的家具,并在鲁迅逝世纪念日到来之前,照原样布置。文物陈列室也增添了鲁迅幼时读过的“鉴略”;在南京求学时所用的数十本线装课本,包括他本人手抄的几本;鲁迅在绍兴中学堂任教时与全校师生的合影等文物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的卧室

故居后面,就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所描写的“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百草园经过后来住户改造,修筑了假山和亭阁,但旧貌仍依稀可辨。

三味书屋是当年绍兴“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距离新台门也不远。鲁迅在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三味书屋中鲁迅当年用过的桌椅、“三味书屋”匾和匾下方的画,以及书屋外面走廊上的陈设布置,一如当年。

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大门对面,便是周家老台门,这是周家祖先到绍兴后最早的居住地。童年时,每逢祭日或新年,鲁迅都会跟随长辈来这里行礼。1909年鲁迅从日本回国后,曾在绍兴中学堂担任教员兼监学,他当年在学堂的工作室和卧室,也已辟作鲁迅纪念室。

1953年,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七周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专款修缮了鲁迅故居及三味书屋、老台门等纪念建筑。

鲁迅手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北京故居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是1924年至1926年鲁迅在北京的住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鲁迅故居

1923年8月,鲁迅因与兄弟周作人失和,不得不搬离八道湾11号的大家庭,搬入砖塔胡同61号。当年年底,他又向朋友借钱,买下了这座位于一条偏僻胡同里的小四合院。1924年春,鲁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小四合院进行重新设计改建,并在同年5月,带着母亲和结发妻子朱安,搬来居住。此间,鲁迅完成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

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去南方后,朱安一直陪伴鲁迅母亲住在这里。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曾两次回京看望母亲,也在此居住。1943年,鲁迅母亲去世后,朱安一直独守此处直至1947年去世。此后,小院便无人照管。为使鲁迅的手稿、藏书不致受损,鲁迅生前好友通过法院渠道,以“接管”为名,将鲁迅故居“封存”,终使故居得以完整保存。

1949年夏,华北人民政府高教会曾拨款修缮了这座小四合院。鲁迅夫人许广平女士,又依照先生生前居住情形加以布置,并在10月19日鲁迅逝世纪念日这天,第一次面向各界群众开放一天。那天,瞻仰者达万人以上,长长的参观队伍,排满附近两条胡同。

鲁迅在北京的卧室兼工作室

这所故居北屋三开间,堂屋向后院突出一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被他称作“老虎尾巴”。这间约十二平方米的小屋,北窗下摆放一张木板床,铺着薄薄被褥。床头箱子上放着书,主人在床上休息时,可随手翻阅。靠东墙是一张小小书桌,上面整齐地摆放着笔砚文具,一只闹钟和一盏煤油灯。桌前是一把藤椅。书桌一头的书架上,码放了主人经常要用的书。房间西边是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鲁迅在这里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朋友。因房间小,冬天火炉只能放在堂屋。多少个冬夜,在这间寒冷的小屋里,伴着煤油灯,先生一直工作到凌晨。

堂屋里只有一张吃饭的方桌和两把椅子,一只存放衣服的藤箱。堂屋东西两边的房间,为家人所住。南屋一大一小两间,则是书房和会客室。

北屋外有一个小院子,有鲁迅亲手种的丁香等树木。但他在《秋夜》中所写道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却早已被砍掉。

1950年6月,许广平将这所故居及屋内文物捐献给中央人民政府,由文化部文物局接收保管。随后,文物局在保持原样原则下,对其进行较彻底修缮,并多方征集鲁迅生前遗物,充实陈列。10月19日,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故居开放一个月,供群众瞻仰参观。此后,每年鲁迅逝世纪念日,都有成千上万群众来此参观。1956年10月19日,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位于北京鲁迅故居旁边的鲁迅博物馆落成开放,这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人物传记性博物馆”。

广州故居

1926年夏,北伐战争爆发。作为大革命策源地,广州的革命氛围浓厚。1927年1月18日,鲁迅从厦门来到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抵穗次日,对鲁迅充满敬仰之情的广州文化界及青年学生,就在中山大学大礼堂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1月18日至9月27日,鲁迅在广州度过8个月零9天。短暂的岭南时光,成为鲁迅一生重要转折点,其思想、文学创作方式及生活等诸方面,均发生改变。

鲁迅先是入住位于文明路215号中山大学“大钟楼”西面二楼的一个房间。2月18日,应香港进步青年之邀,鲁迅赴港发表演讲《无声的中国》,将斗争锋芒指向统治者对中国人民采取的愚民政策。随后,他又在中山大学《政治训育》刊物上,发表《黄花节的杂感》,并去岭南大学发表演讲,提出“革命尚未成功”,要防止反动势力破坏革命事业,警惕攀折革命之花和摘食革命之果的人。为避免骚扰,鲁迅搬离了“大钟楼”,搬进位于白云路西段7号的白云楼。

新中国成立后,“大钟楼”设立为鲁迅纪念馆,白云楼则挂上鲁迅故居的牌子。

砖木结构的钟楼始建于1905年,正门是拱形圆柱廊,楼下四周是柱廊走道;楼的前半部为二层,后半部为一层,楼顶四面装置时钟。此处设立为鲁迅纪念馆后,复原了鲁迅当年的卧室兼工作室及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陈列展示鲁迅生平事迹的文物、照片、资料等。

广州白云楼 鲁迅故居

白云楼建于1924年,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楼房,原为邮局公寓。当年,鲁迅租赁了白云楼西段第一道门二楼的1厅3室,他与好友许寿裳各住一间,许寿裳的女儿许广平和女工合住一间。会客厅在入门处,陈设简朴。

许广平出生于广州高第街,许家被称为“广州第一家族”。1923年,鲁迅与许广平相识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到广州后,两人感情进一步加深。当时广州讲普通话的人不多,每次演讲,鲁迅都要靠许广平翻译。许广平既是鲁迅的助教,也是他生活中的向导。在许广平陪伴下,鲁迅在羊城度过了一生中最浪漫的时期。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后, 4月15日,广州当局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鲁迅愤然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蛰居白云楼,勤奋写作,撰写了《可恶罪》《小杂感》《略谈香港》等大量揭露敌人、教育人民的尖锐杂文,还整理编订了包括《野草》《朝花夕拾》在内的一批旧稿。

1949年9月27日,为迎接新的战斗,鲁迅与许广平一起,乘船前往上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与夫人许广平及爱子周海婴在上海合影

上海故居

上海鲁迅故居位于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这栋独门独户三层新式里弄房子,是鲁迅最后的寓所。1927年10月,鲁迅与许广平抵沪后,先是住在虹口区横浜路景云里,1933年4月,迁入此地,直到1936年10月19日该寓所逝世。

上海鲁迅故居

在上海生活的九年,是鲁迅事业的巅峰时期。他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编了《奔流》《萌芽月刊》《前哨》等刊物,培养了大批进步文艺青年,倡导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推动文艺大众化,还创作出版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杂文集,翻译了《死魂灵》等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期间,鲁迅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等口号。鲁迅逝世后,许广平带着家中物品搬离此住所,鲁迅遗物由此得以妥善保存。

1950年8月,为纪念即将到来的鲁迅逝世十四周年纪念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决定将这所鲁迅故居,改建为鲁迅纪念馆。经过多方努力,办好了房屋租赁,并对房屋进行维修改造,尽可能恢复原状。许广平又捐出原故居内鲁迅的书籍、家具、衣被等物品,并按照原状进行布置。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10月19日,上海各界群众,第一次前往这所鲁迅故居瞻仰参观。

上海鲁迅纪念馆

周恩来为上海鲁迅纪念馆题写的馆名

故居房前有一个小花圃。一楼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摆放着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二楼前间是鲁迅卧室兼书房,一张铁床,一个大衣柜,还有一张茶几和两把藤椅。南窗下是一张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窗边墙壁上那张日历及镜台上的闹钟指针,永远定格在鲁迅逝世那一刻——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二楼后间为储物室,储物室后为卫生间;三楼前间是周海婴和保姆的卧室,有阳台;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和桌椅,鲁迅在这里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1951年1月,鲁迅纪念馆和陈列室正式对外开放。

鲁迅在上海的卧室兼工作室

为方便观众瞻仰鲁迅墓,1952年初,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计划在鲁迅纪念馆附近的虹口公园新建鲁迅墓,并拟将虹口公园改为鲁迅公园。但政务院的意见是:“新建鲁迅墓需准备具体意见,工程缓办。”

考虑到鲁迅故居空间有限,观众较多,1952年5月,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决定:“为保护文物,鲁迅故居改经常开放为在鲁迅诞辰和逝世纪念日有组织地开放,平时供对内参观。陈列室部分照常开放。”12月,鲁迅纪念馆移交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管理,鲁迅纪念馆也更名为上海鲁迅纪念馆。

1955年3月,上海市文化事业管理局对万国公墓中的鲁迅墓进行了维修。随着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临近,1955年10月,上海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再次计划在虹口公园中新建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经请示获批准,毛泽东亲自题写“鲁迅先生之墓”。

毛泽东题写的“鲁迅先生之墓”

1956年10月14日,鲁迅灵柩从万国公墓迁移到虹口公园(现名鲁迅公园)鲁迅墓安葬。在2000多人参加的隆重迁葬仪式上,宋庆龄、茅盾等十一人扶着灵柩,从虹口公园大门口徐徐向墓地进发。新墓地摆满各界人士送来的鲜花和花圈,墓碑前的五个大花圈,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宋庆龄等敬献的。上海鲁迅纪念馆也随之迁入虹口公园。新馆舍为江南民居风格建筑,青瓦白墙、马头式山墙。

几处鲁迅故居及纪念馆,如今已成为人们瞻仰、学习鲁迅先生的圣地。

END

图丨网络

东方财经杂东方文化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