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谦是谁?可能年青一代很少听说过他的大名,估计大部分网友看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是那个唱歌的薛之谦,但是当你了解了徐之谦其人其事后,你会被他的人生所折服,若干年以后薛之谦可能已经没人提起也没人记得了,可是徐之谦依然会像一颗耀眼的星星永远光彩夺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之谦是近代著名的书法大家,篆刻家,当时可谓是名动京城,被日本人抓到都不舍得杀的人,解放以后,鉴于其在中国书法界的成就和巨大影响力,许多国家重要建筑都留下了他的墨宝,比如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十块浮雕的标题文字、青龙桥新建的詹天佑墓碑的碑文、宋庆龄故居牌匾等都出自此人之手。后来接受教育部的委托结合时代特点,先后出版了出版了《雷锋日记字帖》(仿九成宫体)、《王杰日记字帖》(集柳体字)、《焦裕禄的话字帖》(仿皇甫君碑)、《毛主席的语录》(柳体字帖)、《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草书帖)和《毛主席诗词三十九首》(草书帖)。为书法爱好者展示了正宗的书法艺术,给他们提供了规范的教材,对当时书法领域影响巨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徐之谦祖上世代都是农民,家境清贫,幼年时想要读书,奈何家里都揭不开锅了,疼爱他的父母答应他学习三年,然后回家继续种田,也算是圆他的读书梦。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徐之谦虽然不想就这样放弃学业,但是他是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的情况,只能告别了老师,告别了同学,丢下手中的文具,回家拿农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之谦的童年并不快乐,他觉得这不是他要的人生,他不能一辈子围着这一套农具转,他想要冲破牢笼,追寻自己的梦想。所以他一有时间就拿起书本自学,同时刻苦练习书法,练习篆刻,遇到难题就去向村里的秀才请教,就这样,通过他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他掌握了初步的一些知识。

1920年他刚满十七岁,老天爷终于对这位怀揣梦想的青年敞开了怀抱,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机。当时私塾的同班同学介绍他去北京文楷斋做学徒,他挥挥手告别了满手老茧的父母,踏上了梦想的道路,因为徐之谦自幼就喜欢书法,所以干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格外的卖力认真,工作之余,他开始专业的临摹欧阳询的楷书。

都说机会往往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古人诚不我欺。1921年秋天的某日,文楷斋老板发现徐之谦的字居然如此出色,就破格提拔他当自己的助理,专门负责文字工作,包括图章、篆刻戳记和诸体版本的书写工作。两年后,文楷斋经营有方,规模扩大,在上海开了分店,老板就将徐之谦调过去作为大上海片区负责人。从此以后徐之谦就开上了高速快车,快速走上人生巅峰。他在上海的几年里先后用多种书体书写出版了多部巨著,每一部巨著都十分成功,对上海那些文人雅士的影响巨大,徐之谦的影响力就在这个时候不断地提高了,没几年就变成一个无人不知为人不晓的文艺界大明星。

后来又先后结识了黄宾虹、黄蔼农这两位金石书法大家,经常凑在一起研究书法篆刻,短短的一段时间,徐之谦的书法、篆刻水平再次得到了飞速进步。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不仅在上海文艺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全国各地也有了自己的粉丝团,可谓风光无限。

大师和普通人的差别是什么?有人说是技法,有人说是品德,我认为是境界,徐之谦晚年定居在阳坊镇,每天除了挥毫,治印之外,还热心的传授书法和篆刻技法,从来不计报酬,当时社会的好多名人的姓名章都是他精心篆刻的,比如周恩来、陆定一、肖劲光、刘宁一、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郭沫若、赵朴初、邓拓等社会名人,甚至一些市井友人,徐之谦可谓是来者不拒。“只要我认可你,觉得你的为人不错,不就是刻个章写几个字吗?没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看看当下那些所谓的书法大师,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招生,报名费都是天价。设置的课程学员真正能够获益的东西少之又少,最后发现花了天价挤进来就是为了最后的那张合影。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