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下,世外有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沿着禅韵绵密、绿意盎然的小白岭古道一路南下,在宝瞻公路两侧,树林掩映下,若隐若现间,历经千年的东吴镇小白村便坐落于此。

在宋时形成聚落的小白村就像是这片土地上无数历史文化的积淀。北宋名相王安石在鄞为官时,曾作诗曰:“山山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这里所提及的“梵王宫”就是建于1700多年前、西晋年间的天童寺,建寺之后,很快便有了游客前往烧香祈福、参观游览的小白岭古道,即王安石所称“二十里松”,是古时进入天童的第一道关口,小白村便扼守在这千年古道的南首。

彼至唐代,小白岭上又有了一座小白塔,本名“五佛镇蟒塔”,是天童十景之一,也是宁波十大古塔之一,更是人们出入天童寺的路标。相传为当时天童寺方丈为清除当地蟒蛇作祟而建。

在小白塔塔院下,有三间路亭,名为“揖让亭”。据传,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十一月,阿育王寺住持大慧宗杲禅师偕状元张孝祥前往拜访天童寺住持宏智正觉禅师,宏智正觉禅师闻讯率众徒在小白塔下迎候,两位禅师相互揖让再三,才落座亭中小憩。对此,张孝祥感慨“三代礼乐,今归释氏矣”,便在亭上题了匾额“揖让亭”,以示纪念。据悉,大慧宗杲、张孝祥力主反对向金国妥协求和,曾遭朝廷主和派迫害。上世纪60年代,因修公路,揖让亭移至塔侧。

古往今来,从小白村到小白岭古道,沿线还有馒头石、太坪庵、少白庙等古迹,在村口的候茶轩旁,至今还矗立着一棵香樟树和一棵银杏树,树龄分别已有500年和200年。

现在的小白村,面积约4.5平方公里,由原来小白、河头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市级文明村,并于2016年入选区“最洁美村庄”。2013年以来,小白村凭借依山傍水的独特优势,全力实施旧村改造,在充分保留自宋以来历史原貌的同时,积极挖掘现今村落文化,在恢复小白岭古道之后,又开辟了民宿情调休憩区、文化休闲广场等,更将过去的荒地、荒废池塘、破旧农舍及竹园林地等,变身成为公共停车场、生态景观塘和沿路景观小品,逐步形成“和谐生态、半水半街、一宅一院一菜地”的特色自然生态村风貌。

步入小白村,一村一品皆入画:白墙灰瓦,马头墙、植物、塑石、石窗点缀其间;鱼儿戏水,浮岛上栽物,水塘四周铺设石板步道,并配以石栏杆及河埠头,尽显田园风光;不仅如此,还有古色古香的路灯、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道路指示牌、竹片做成的篱笆墙、墙头屋外的盆栽等,无不令人置身于青山绿水间的一片世外桃源。

今年,穿村而过的宝瞻公路又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随着湖光山色“绿水青山”实践线、太白蓝湾“山海振兴”线、海丝商贸复兴线等4条精品线路(风景线)持续打造,东吴镇持续开展“我在天童修古道”活动,并以此为依托,计划延长小白岭古道,增加由小白塔南面至太白湖共计约1.5公里的游步道,目前已完工70%左右。

(记者 张益波 通迅员 卢 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