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其实是同出一源。

并且更加巧合的是,这两句著名的诗词,在如今已经成为了国人中秋赏月之时,最常引用的佳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轼的《水调歌头》,原本是思念兄弟之作,但是因为词中含有“婵娟”二字,时常被后人当作是“爱情”诗词引用。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实打实地写爱情、亲情,可是因为“海上生明月”,所以每每被引用到各种“正式”场合。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错位扭转呢?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望月怀远》赏析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中秋诗非常有名,如今的每一位中国人,只要不是“九漏鱼”的话,肯定都在小时候学习过它。诗的作者张九龄,是唐朝的一位宰相,同时也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人物。

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都知道,张九龄写得最好的诗,其实是他的《感遇诗》。比如“江南有丹橘”以及“兰叶春葳蕤”这种,歌颂文人气节的诗篇。

但是,这首《望月怀远》,却与他过往的诗,风格迥异,因为它是一首讲述儿女情长的五言律诗。

张九龄那个时代,已经开始流行七言诗了,可是他这首诗却是五言。换句话说,它还是六朝时期的风格。

如果熟悉汉魏六朝诗歌的人,很容易就会发现,张九龄的这首诗,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全诗每一句想要表达的内涵,都可以在汉魏六朝名人的诗句中找到影子。

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就是直接脱胎于南朝谢庄《月赋》中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这句诗,同时也是苏轼的“千里共婵娟”的直接源头。换句话说,张九龄和苏轼,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语言组织形式,去表达了和谢庄《月赋》中名句相同的内涵。

《望月怀远》颔联中“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表达的内涵,也和《古诗十九首》“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但是因为《望月怀远》这首诗用语朴素浅显,诗意幽远,所以达到的效果很不一样。这首诗公认写得好的,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首句中的“海上生明月”,用了诞生的“生”而不是升起的“升”。因为这个字的运用,让整首诗的意境显得非常雄浑阔大。

古人喜欢把本土称为“海内”,因为古人认为,世界是处于一片陆地之上,陆地的四周都是海水,拥有天下被称为“广有四海”。

因此,“海上生明月”就不单纯是指明月从海上升起来了,而是象征着一轮明月,从世界的尽头“诞生”了。所以用出生的“生”字,远比用升起来的“升”字意境雄浑阔大。

整个世界都被明月的光辉笼罩着,而明月又代表着“相思”,于是这一句诗就成了中秋佳节最好的“代言”。因为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在赏月,全天下没有团圆的人,都在“相思”。

“天涯共此时”的“天涯”,暗指亲人、爱人之间的距离遥远。“共”就是“同”,这一句的意思承接上句,同样是强调这是一个“望月怀远”的节日。

首联的视野开阔,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在“赏月”,烘托出了一种明月被万众瞩目的氛围。

其次,颔联的视线由远及近,写到了自己对远方爱人的思想。在这个地方,张九龄用到了一个词,叫“竟夕”。“竟夕起相思”的意思是说,他一整晚都没睡觉,一直在思念着对方。

前一句写,这是一个全天下人祈盼团圆的夜晚,突出“相思”的人之众;后一句写,我也和大家一样,在思念远方的你,并且一整晚都睡不着,突出相思之情“深”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是一个细节描写。因为月色美,于是故意把烛光吹灭,披衣去庭院中赏月。

中秋节天气开始转凉了,所以要披衣。因为站的时间太长,身上的衣服都被露水弄湿了。这一句突出了“相思”之人的“痴”

一个人傻傻地站在那里赏月,他真的是为了赏月吗?其实并不是!他只是想和心中思念的那个人,同时欣赏同一样事物。

这种描写方式,让作者对离人的思念之情,比上一句又加深了一层。直到最后,他想捧起月色,赠给远方的离人,但是他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

你以为他最后清醒了,就放弃了吗?并不是这样!他发现不能将月色“盈手赠”时,居然第一时间想到回去做一个梦。在梦里和爱人相会,再一起赏月。

张九龄这首诗,全程紧扣“望月怀远”之主题,对天涯离人的思念,层层深入;用语朴素,情致幽远。把作者的惆怅彷徨、思潮泛滥,表现淋漓尽致,实为古代“中秋诗”的杰出代表。

特别是首联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大气,有一种庄严隆重的感觉。

所以每年中秋佳节的时候,各种电视台、正式组织机构和企业印发中秋相关海报、传单,节日主持人的开场白,总要引用到它。

相比之下,苏轼的《水调歌头》在中秋晚上的出现频率还是更高。这大约是因为,苏轼的内涵更多元,既有理想又有兄弟情,“婵娟”又老被人当成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把酒问青天”虽然写得很豪迈潇洒,但是毕竟只是写个人的潇洒而已,完全没有“海上生明月”那种壮阔的世界观。

结语

据说,张九龄是“汉初三杰”留侯张良的后人,他是唐朝开元年间的名相,兼文坛领袖。王昌龄、王维等诗人,早年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拔。

张九龄十三岁能文,诗歌功底非常深厚。从《望月怀远》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词功力。

挑了一个自汉魏六朝起就“当红”的题材来写,内容上也谈不上有创新。完全凭借诗歌的行文、结构和遣词造句,一举超越了前代所有同题材的名篇。

难怪有人说:文学不是用语言去叙述一场冒险,文学就是在语言中冒险。所以中国古代写中秋节的诗,就数张九龄这一首《望月怀远》名气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